关于西昌葡萄种植面积,官方这个回复应该可以参考,个人认为实际种植面积只会比官方统计的要多。
W*** 2018-08-14 20:57
尊敬的西昌市委书记
您好!
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在西昌这么多年,这里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充足日照,以及安宁河谷肥沃的土壤。非常适合葡萄种植。以前我们都是种植玉米甘蓝以及大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收入并不是那么好,但是这几年看见有些人种植葡萄,收入甚好,一斤可以卖到八九块钱,这把西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发挥到了极致。但是近期种植葡萄的农户越来越多,他们担心供过于求,以及破产。但是我认为西昌葡萄品质是哪里也赶不上的,可与大理宾川旗鼓相当。特别是克伦生,秋收冬藏,春节到一二线城市特卖,利润丰厚!当然它的品质是十分高的,口感也是舒翠。
但是需要做的还有许多,农户缺乏种植经验,缺乏品牌,缺乏深加工,缺乏产业链,这是一个商机也是一个危机,千万不要让它重走石榴的后路!
亲爱的领导,这是一个发展的春天!您放眼一看,西昌现在处处是大棚,处处是葡萄。请您抓住机遇!创造辉煌!!
谢谢!
西昌农民
西昌市农牧局网友:
您好!您的留言已收悉,现回复如下:
您所提出西昌葡萄的机遇与挑战符合实际情况。西昌葡萄是西昌市种植规模最大的水果,主要以极晚熟品种克瑞森为主,同时搭配有巨峰、夏黑、青提等早、中熟品种。由于克瑞森市场价格好,农户种植积极性高,近年来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2018年全市葡萄种植总面积6.8万亩,其中克瑞森6万亩左右。生产过程中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大棚搭建不科学、种植技术低、绿色管理系统差以及气调库、冻库及运输冷链车严重不足等突出问题,也带来葡萄产业发展的巨大风险。为加强规避风险意识,促进葡萄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市委、市政府对快速猛增的葡萄产业做出以下工作:
1、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我市资源禀赋,出台了《关于促进葡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的意见》,在积极申请上级部门项目支持的同时,市财政加大投入,从政策上在产业基地建设、品牌创建、仓储冷链设施建设、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加工产业链延伸、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依靠科技支撑,支持特色葡萄产业发展,推动葡萄产业转型升级。
2、针对农户种植技术水平提升,市农牧局制定《西昌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依托乡镇村委会、专合组织及农民夜校,邀请省、州葡萄种植专家和本土专业技术人员,在我市葡萄主产乡镇,针对西昌葡萄种植特点,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季节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及时快速为农户解决实际生产难题,得到广大农户认可,通过培训指导让葡萄标准化生产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得到普及。
3、品牌建设方面:利用大凉山农产品品牌平台及各类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积极宣传西昌优质葡萄,申报三品一标,打造西昌优质农产品品牌。西昌葡萄成功入选《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西昌葡萄获得2018年第一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认证。
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回复时间:2018-09-04 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