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本帖最后由 菜心有虫 于 2019-3-9 10:49 编辑
原创: 落叶果树
设施甜樱桃萌芽期管理 设施甜樱桃的萌芽期是指从揭帘升温到开花前这段时期,保证萌芽整齐是这一时期管理的主要目标。萌芽早晚、是否整齐与当年的自然环境、设施条件和管理水平息息相关。根据多年试验研究,作者结合大连地区生产实践,分析了影响设施甜樱桃萌芽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萌芽期管理技术要点,为各地设施甜樱桃促早生产提供参考。
1.影响萌芽效果的主要因素
1.1 需冷量 设施甜樱桃只有需冷量得到满足,完成休眠,芽才能正常萌发。如果需冷量不足,会产生休眠障碍,出现萌芽不整齐和萌芽期延长现象。休眠障碍一旦发生,养分向先萌发部位转移,未萌发部位会出现死芽,萌发晚的叶片和花质量较差,甚至出现花果同堂的局面,导致生产管理难度大大增加,树体生长发育节奏和树体结构受到破坏。
花果同堂,生产管理难度大
1.2 温度 设施内的温度管理决定了设施甜樱桃萌芽进程,温度越高,萌芽速度越快。在萌芽期花芽需要进一步分化,才能形成完全花,应调控适宜温度。设施温度过高,花期花柄变短,花偏瘦,影响坐果。叶片的生长发育也是关键因素,花叶齐发,生长速度相对平衡为宜。在合理的范围内,适当的提高温度,加速芽体生长发育进程,有利于早开花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
1.3 湿度 保持设施内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利于提高设施甜樱桃萌芽整齐度。湿度与温度呈反比的关系,在晴天下午2点左右,湿度最低;夜间的湿度基本维持在100%左右。萌芽前期覆盖地膜的设施甜樱桃,空气相对湿度低于未覆盖地膜的。土壤过度干旱,树体水分吸收不足,对萌芽有严重的影响。
1.4 单氰胺 通常打破休眠用药剂为50%单氰胺,单氰胺通过抑制植物体内过氧化氢酶活性,加速植物体内氧化磷酸戊糖循环,从而加速基础性物质生产,刺激芽体生长。设施甜樱桃喷施单氰胺可明显提升萌芽速度和整齐度。
1.5 设施 设施的保温性、间距、朝向会影响设施内不同区域的光照和温度,进而影响不同区域甜樱桃萌芽整齐度。一般温室前排和东西两侧树体萌芽相对较慢,可在设施前底角铺草帘,并调控区域温度,确保设施内甜樱桃萌芽的速度一致。定植时,要注意前排甜樱桃树与前底角留足距离。
1.6 品种 不同甜樱桃品种,在设施内萌芽速度不同,早熟品种>中熟品种>晚熟品种。在定植布局上,应将早熟品定植在温室前排,以减缓芽萌发速度,确保与后排中熟品种萌芽期一致。 2.萌芽期主要管理技术
2.1 修剪管理 设施甜樱桃修剪一般在升温前后进行。修剪的原则是以轻剪为主。修剪过重,容易产生徒长枝,对坐果不利。修剪时多对上层枝组进行疏剪回缩,少动下层枝,以下控上,防止结果部位上移;同时要缩放结合,适时更新结果部位。萌芽后进行复剪,主要去掉死枝,疏掉过密叶芽和花芽。
萌芽期复剪,去除死枝
去除过多的叶芽
去除过多花芽
2.2 温度管理 不同的果农对果实上市时期要求不同,结合自身管理水平,对萌芽期设施内温度调控不尽一致。若白天温度控制在21~23℃,从升温到开花约需45天;若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从升温到开花约需35天;若白天温度控制在28℃以上,从升温到开花约需25天。若萌芽期白天温度过高,应在花序分离期适当降低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影响花的质量。萌芽期夜间温度应保持在8℃左右,夜温过高,叶芽萌发速率加快,与花芽萌发产生竞争,影响花的质量;夜温过低,花芽萌发的速度快于叶芽,不利于花后树体生长发育。
升温初期,主要通过卷放保温被来控制温度,升温3~7天后,用放风口调节温度。根据生产实际,调节设施内不同部位的温度,确保萌芽开花整齐。
2.3 湿度管理 萌芽期设施内的湿度控制在70%~80%为宜,主要通过喷水和浇水进行调控。升温时浇1次大水,提高设施内湿度,当白天设施内空气湿度低于40%,进行人工喷水提高湿度。
喷水增湿
2.4 覆盖地膜 覆盖地膜的时间一般在升温后或开花前,可行内覆盖或全部覆盖。覆盖地膜后,有利于提高地温,尤其白色地膜效果更好,但不利于保持空气湿度,应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地膜。
覆盖地膜
2.5 喷施药剂 升温第1天,喷施50%单氰胺60~80倍液,要确保每个枝条和芽都喷到,被遗漏的芽萌发会延迟。升温10~15天,芽未吐绿、鳞片松动、有缝隙时喷施5~8°Be石硫合剂。花前喷施阿维螺螨酯2000倍和凯泽1500倍液,预防红白蜘蛛和花腐病。
2.6 肥水管理 升温时结合灌水,施入适量腐熟的饼肥或农家肥,尽量不破坏表层根系,否则延缓萌芽进程。花前灌一次小水,可施入适量的促根肥,有利于根系迅速生长。
本文由《落叶果树》独家首发 作者:大连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 王波 摘自《落叶果树》2019年第2期,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须在正文前注明来源《落叶果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