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秋肥是金、冬肥是银、春肥是废铜烂铁。”
农友懂这道理,大忽悠们更懂。
眼下正是秋季用肥的高峰期,肥料忽悠团又开始兴风作浪,他们无孔不入,借机炒作大肆行骗准备大捞一把,而受骗的不仅有新农人,还有老农友,白花花的银子就被这些狗娘养的骗走,骗钱就骗吧,有的时候弄些假货烂货还祸害了果树,让多少农人欲哭无泪!
忽悠团有什么显著特征呢?
首先,他们往往请一个金光闪闪的大忽悠讲师,讲师能说会道善于察言观色,尤其是对农友们的心理把握的极准,要么利用大家急于解决问题的心理,要么就是利用大家贪图便宜的心理,总之,这帮老油条可以说是很合格的心理学家,我们的一个眼神都可能会被他们利用;
其次,他们总是送些小礼品比如一桶油了几包肥料了。,有的还请大家吃饭,甚至带着歌舞团,俗话说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他们就是让大家觉得不好意思不买他们的产品,我的意思啊,就是该吃吃,该拿拿,该不买就不买,这种积极又消极的战略只要大家都用起来,保管他们几次就不来了。
还有最重要的是,他们还请托,各种分工合作,吹拉弹唱各司其职,制造声势营造氛围,总之就是组团忽悠。
各位农友要与肥料忽悠团战斗,保护自己,保护亲人,保护农友的利益,我们需要打一场漂亮的狙击战。
如果遇到这些丧尽天良的垃圾,请发动大家把他们的礼品拿光,好饭好菜吃光,最后赶紧在朋友圈曝光,赶紧在微信群里提醒大家,能报警的赶紧报警。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标准《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复混(合)肥》主要参与制定者沈兵曾经教大家擦亮双眼,学好用好“国标”武器,切实保护好自身利益。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下。
遇到忽悠团,应如何通过简便方法辨别真假化肥,降低假劣肥害的风险呢?
沈兵建议,辨别真假化肥,主要从包装袋的标识入手,检查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同时,千万不可贪图流动商贩的小恩小惠,要从有口碑的零售商处购买正规厂家的产品。
尿素中,硫含量也计入了养分。
记住:仅氮、磷、钾计入总养分
“目前,在我国化肥的国家标准中,不论尿素、二铵还是复合肥,只有氮(N)磷(P2O5)钾(K2O)3种元素能够计入产品总养分。”沈兵介绍说,“比如,凡是名字叫尿素的化肥,其氮素养分必须达到46%,叫二铵的氮磷养分必须达到57%和64%两个标准。”
针对有不法商家将有机质、中微量元素计入总养分的造假现象,沈兵进一步提出:“肥料标识的总养分中如果计入了除氮磷钾之外的元素,就是违反了国家规定的标识要求,存在造假嫌疑。比如复合肥,常见的造假手段就是号称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并借此将非氮磷钾的元素混入标识鱼目混珠。”
由于生产工艺的多样性,复合肥产品外观五花八门,即便是专业人士也很难从其外观辨别真假。沈兵解释说:“凡是复合肥,氮磷钾3种元素必须在同一个颗粒里。”
此外,农友还要当心肥料标识中的夸大性语言,谨防概念炒作。沈兵举例说,他们在市场督查调研中见到一些假化肥,标识着“王”“皇”“全元素”“金银”等夸大性语言,凡有此类夸大性语言的,均存在造假嫌疑。“比如,近段时间,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的三铵、四铵假化肥事件。目前市场上根本不存在三铵、四铵类化肥产品,只要如此标识,必涉嫌造假。”
中微量元素也计入了总养分
记住:根据需要选择肥料
除检查总养分标识外,农友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沈兵认为,应根据作物的实际需要购买相应元素比例的化肥。比如,购买复合肥要注意氯元素含量,认清是低氯、中氯还是高氯。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一般施用不含氯或者低氯化肥,因为它们的施肥量较大,氯累积会造成作物生长受阻,土壤盐渍化、板结和地力下降。
再如,同样不适用于蔬菜、果树的尿基复合肥一般也不能用作种肥。施用尿基复合肥时,肥料与种子须隔开8厘米以上的距离,作底肥时也要尽量远离根系,切勿施在根毛区。
沈兵还举例说:“有的复合肥包装袋正面写着硝基复合肥,背面写着‘本品含缩二脲’,这明显是假的硝基产品,因为复合肥中硝基和尿基二者本身不可能共存。”
“一定要看清包装袋上的产品登记证、许可证,不要买流动商贩的化肥,尽量从有口碑的固定销售商购买。”针对套袋假化肥,沈兵特别提醒,要注意观察包装袋的封口线有没有开过封、是否为一次性缝合,如果有重复使用的痕迹,则有套袋造假的嫌疑。
记住:留下样品莫贪便宜
假化肥的价格可不一定低,而且多数不能赊销。由于肥料是农业生产资料,其价值基本上“一分钱一分货”,正规厂家的销售价格相对固定,鲜有价格暴长的。从“黑心肥”的销售渠道看,零售商往往具有较高积极性,因为假劣产品进价低,售价却同正规产品相当,差价大、暴利多。
农友一旦遭遇“黑心肥”坑害,造成减产、绝收该怎么办?沈兵建议,假劣化肥案件一般属于农业执法范畴,可到各县土肥站或农业执法队进行举报。“农民在购买化肥时,一定要索要销售凭证,施完后还要留下1~2斤的样品,以供日后检验之用。”
但实际上,农友们往往举报有门、解决无路。“假化肥标识的厂家地址基本上是假的,即使你向执法部门举报了,也很难找到生产厂家。”沈兵表示,“由于零售商一般握有正规进货发票和凭证,很容易推诿给子虚乌有的厂家。零售店的注册资金比较低,即便官司打输了,一般赔付注册资金内的钱,这点赔付相对于农友的损失可谓杯水车薪。而农业保险只承担天气等不可抗力造成的减产、绝收,不负责假劣农资在内的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因此,‘黑心肥’事件到最后,往往是农人蒙受损失。”
“大家千万不能贪小便宜,有些不法厂家和农资商专搞赠送活动来忽悠我们,如果贪图小恩小惠,到最后吃亏的很有可能是我们自己。”沈兵再三告诫说。
这些也是假肥料,千万不要买
又到用肥旺季,化肥市场激战正酣,同时,更是假劣化肥横行的时候。金色颗粒、黄色外包装的“金尿素”,钻地缓释不怕晒的“晒肥”,中微量元素计入总养分凑出46%的“含锌、含硫尿素”肥明目张胆地摆放在各农资经销店。假肥泛滥,在坑农害农的同时,对正规厂家的品牌肥市场造成严重挤压。
换包装、偷含量、傍名牌、写洋名……近几年还出了化肥“忽悠团”等各种运作方式。在此,笔者将今年以来收集的假冒肥料进行了盘点,希望引起重视,以免上当受骗。 假进口德国硫酸钾
德国钾盐集团钾肥公司是全球知名的跨国化肥和盐类生产商,“红牛”是该公司的注册品牌。近年来,一些不法厂商为了牟取暴利,以打擦边球的形式仿冒德国硫酸钾。如,“红牛国际”、“德国红牛”,“××红牛××”之类产品等,混淆名称概念,蒙骗消费者。
假进口氯化钾肥料假进口氯化钾包装上标有在境外注册的所谓“加拿大”公司、“钾肥原产国加拿大”等字样,但均未标注进口合同号,且故意缩小标注执行的企业产品标准,将其他元素含量计入总养分中,其单一氧化钾(K2O)含量仅占合格品的一半,是不能够标称氯化钾的,更不是进口氯化钾。这类产品通常标有氯化钠钾60%,标有的单一氧化钾(K2O)含量为22%,远远达不到(K2O)60%的要求。
国产肥料仿进口肥料
有些肥料虽然标称是“俄罗斯”、“丹麦”等国外公司,但在产品包装上没有标注产品的进口合同号,而是标有执行中国标准GB15063-2009、GB15063-2001、生产许可证号以及肥料登记证号,明显是以国产肥料傍进口肥料。
傍知名品牌
近年,一些不法厂商,为了牟取暴利,以打擦边球、傍大款、虚假宣传,甚至涉嫌侵权行为仿冒××肥料,例如:××国际、××肥料、××红福等,混淆名称概念,蒙骗消费者。 傍名牌还胡乱标注
有机肥料仿生物肥料
肥料包装上均标有执行NY525-2002有机肥料标准,却擅自将商品名更改为“生物有机菌肥”或“酵母菌生物有机肥”,有肥料登记证标的是省级农业厅颁发的有机肥料登记证,而不是农业部颁发的微生物肥料登记证。
以“硝酸铵钙”冒充尿素
有的产品在包装上标称“多肽尿素”和“尿素”,标的执行标准号是《硝酸铵钙》(HG/T3790-2005),擅自将中微量元素加在总养分中,从而达到尿素优等品要求。
本文整理自:农视网、中国好农资、郑杰农资,191农资人
责任编辑:191农资人,温泽泽;农人之家APP,十一月的肖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