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16007
好友4
记录0
日志0
相册0
帖子373
主题303
精华0
积分1263
注册时间2016-3-7
最后登录2017-8-22
在线时间26 小时
居住地河南 郑州 金水区 花园路街道
种植规模1000
专职农技推广
初中一年级 农币3623 枚
鲜花898 朵
- 积分
- 1263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初中一年级
  
- UID
- 216007
- 鲜花
- 898 朵
- 农币
- 3623 枚
- 居住地
- 河南 郑州 金水区 花园路街道
- 专职
- 农技推广
|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猝倒病 又称“倒苗”、“霉根”、“小脚瘟”,由于中的腐霉菌、刺腐霉及疫霉菌而引起。病苗茎基部初期水渍状,后期黄褐色,病部缢缩为线状。发病后扩展迅速,常常在子叶尚未凋萎前幼苗即猝倒死亡。高温高湿时,病体出现白色棉絮状菌丝。发病原因:湿度过大、光照不足,土壤中病菌孢子萌发侵染所致。防治方法:(1)育苗场地的选择 。(2)通风透光降低苗床湿度。(3)用75%百菌清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应用蔬菜壮羁素、甲基托布津、甲霜灵等拌草木灰或干细土撒治。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41%聚砹·嘧霉胺800-1000倍液或门神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8%恶霜嘧铜菌酯水剂8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9%烯酰吗琳·锰锌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800倍液。为减少苗床湿度,应在上午喷药。
立枯病 又称“死苗”,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病苗茎基部出现褐色病斑。初期病苗白天萎蔫,夜晚恢复,病斑逐渐凹陷。后期病部干枯,幼苗死亡。发病原因:高温高湿,育苗密度过大,间苗不及时。防治方法:(1)选用无病菌育苗。(2)苗床土壤处理可用40%亚氯硝基苯和41%聚砹·嘧霉胺混用,比例1∶1,或用38%恶霜嘧铜菌酯,每亩用量25ml-50ml,均匀喷施于苗床。(3)加强田间管理。(4)药剂处理。
根腐病 主要侵染根部或茎基部,病部前期产生褐色斑点,后期根系逐渐腐烂坏死。发病原因:土壤湿度大,土质粘重,排水不畅。防治方法:(1)提倡精选品种。(2)加强田间管理。(3)用30%甲霜恶霉灵1000倍液+QQ丰壮苗威800倍液喷雾或土壤处理。
疫病 俗称“火烧病”、“叶烧病”。病苗子叶呈红褐色溃烂。叶片上初生暗绿色小斑点,后变褐色,逐渐干枯,病斑上常有淡黄色菌脓溢出。发病原因:大风暴雨刮伤叶片幼茎幼叶形成伤口,细菌从伤口、气孔侵入。防治方法:(1)苗床消毒,播前10~15天,每平方米苗床用福尔马林50毫升加水3~4公斤浇于床土,用塑料薄膜覆盖4~5天,再将处理后的床土耙松,15天后播种。(2)大风暴雨前盖好苗床,及时排除积水。(3)零星发病时用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喷雾。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