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57|回复: 0

大樱桃园需科学施肥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万

帖子

2261 小时

在线时间

537

好友

★版主★

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

UID
8184
鲜花
12871 朵
农币
140452 枚
发表于 2009-9-15 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陕西渭南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日期 2009-8-15

  《陕西果业》
    一樱桃需肥特性大樱桃从展叶、抽梢、开花和果实发育到成熟都集中在生长季节的前半期,从开花到果实成熟仅需45天左右的时间,而花芽分化又在果实采收后的1~2个月内基本完成,具有生长发育迅速、需肥集中的特点。一年中从展叶到果实成熟前需肥量的大;采果后花芽分化盛期需肥量次之;其余时间需肥量较少。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必须抓好冬前、花期前及采果后的施肥,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重要措施。

    二合理施肥根据国内外配方施肥的经验总结如下:

    山东省烟台福山产地区东陌堂大紫、那翁樱桃园施基肥,一般腐熟的猪圈肥4吨/亩;结果树株施腐熟的人粪尿4~5.5公斤或猪圈粪3~5吨/亩。

    日本大樱桃生产区山形县,一般土壤亩施氮10公斤、磷4公斤、钾8公斤为宜。施用有机肥时应相应减少化学肥料的用量。

    美国密执安州对对甜樱桃的施肥要求是:氮肥,成龄树株施氮肥454~567克。生草法要比精耕法增加20%~50%磷肥,一般每亩施磷 15~30公斤;钾肥,一般每亩施钾10~20公斤,轻沙土每3~5年施用1次。

    德国吕德斯报道,给樱桃每亩施6.7公斤氮素肥料,带来了最好的营养生殖生长。当施氮量提高到每亩20公斤时,导致了生长和产量的降低。

    意大利马茨纳等研究证明,树重量的增加最适宜的条件是低磷+钾或磷+钾,无氮;和高磷+钾,少氮。适量施用氮肥时,地上部分受到了根本性的促进,再继续加大施氮量时,实际上根本没有促进作用。

    资料表明,对大樱桃结果树过多的施氮,单纯的施钾,都没有好作用;最好是有机肥,或者按土壤和植株营养分析结果,配方使用生物有机复合肥效果最好。

    三施肥时间与方法冬前、花期及采收后是大樱桃施肥的3个重要时期。

    1 秋施基肥:宜在落叶前9~11月间进行,故又叫秋施肥,以早施为好,有利于树体贮藏养分的积累,对开花坐果提供充足养分。基肥施用量占全年总施肥量的60~70%。秋施基肥的肥料在种类可以用腐熟的人粪尿、猪圈肥、鸡粪和饼肥等有机肥料,最好用有机无机生物有机肥料,既省时又省工,还省钱。通过试验幼树株施龙飞大三元1~2公斤,成年挂果树株施3~4公斤或用木美土里+迪米佳(1:1),幼树施1.5公斤,成年挂果树株施3公斤,这样强壮树势,提高果实品质效果很好。人粪尿多采用放射状沟施或开大穴施入,猪圈粪则多结合土壤深翻进行撒施或行间开沟深施,沟深50公分左右;复合肥主要采用围绕树盘挖穴(4~6个)施入,穴深20~25公分。

    2 花期追肥甜樱桃开花坐果期间对营养条件有较高的要求。萌芽开花需要的是储藏养分,坐果则主要靠当年的营养,因此,初花期追施氮肥对促进开花坐果和枝叶生长都有显著的作用。追肥主要以高氮配以磷钾的复合肥最好,一般采用株施迪米佳1~2公斤即可。

    3 采果后补肥采果后10天左右,即开始大量分化花芽,此时正是新梢接近停止生长时期。此次是一次非常关键性的追肥,对增加营养积累,促进花芽分化,维持树势健壮都有重要作用。整个花芽分化期约40~50天,采收后应立即施速效复合肥,即含硝态氮和铵态氮,双氮合一的迪米佳肥料,成年挂果树株施1~2公斤,采用弧形沟施,开7~9条施肥沟,深度在20公分左右,以扩大施肥面积,便于根系吸收,避免烧根。

    4 根外追肥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每次用果友氨基酸300~400倍叶面喷施,可有效的保护叶片,增强树势,提高果品品质,增强对病虫害和抗寒抗旱的防御能力。郑其峰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5-18 12:30 , Processed in 0.054125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