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选择回归田园,那是一种情怀,但有的人却是世世代代以此为生,带着世袭的烙印和讨生活的艰辛。
从威海到海阳,驱车一百多公里,我们来到了烟台海阳二十里店镇。和中国大多数的乡镇一样,这里并不繁华富有,而是带着小镇的朴实和宁静。镇上的年轻人不多,为了更好的发展和工作机会,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去了大城市,剩下便留在小镇以土地为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培育出独具地方特色的农特产。烟台海阳是个物产丰富的地方,网纹蜜瓜、白玉黄瓜、普罗旺斯西红柿、大樱桃都产自这个地方。北纬37度的黄金蔬果地带,依山傍海的优势地理位置,让这里成为蔬果之乡。
这里大多数的乡镇都以种植蔬果为生,大部分的经济收入都来源于土地。在这些蔬果种类中,最出名的要属海阳的网纹瓜。为了深入了解网纹瓜的生长特性和种植情况,为大家找寻“好味“,”旅味“平台来到了网纹瓜的种植基地。青桦大哥早早地便在高速路口等我们。
李青桦大哥是小镇青年的典型代表,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活。没有像其他年轻人一样外出务工,他选择了留在小镇,守护着世代留下来的土地。青桦大哥的父亲在镇上是做农资的,于是他便子承父业,一方面经营农资,为农民提供肥料和技术指导;另一方面,看镇上很多的果农愁于销路,青桦大哥也开始四处想办法,帮镇上的果农把蔬果卖出去。
市场并不像他想象的那般好做,由于自身人脉和经验的缺乏,前来买货的人并不多。我们给青桦大哥看了一个上海的生鲜APP,4斤的网纹瓜在上海卖出了69.9元的高价,但却供不应求,甚至卖到缺货。青桦大哥一脸惊愕,为什么同样的产品,在大城市能高价哄抢,在这里价格很低,却无人问津。
这也是中国很普遍的一个现象,农民的蔬果滞销,甚至卖到白菜价都无人问津,但大城市里蔬果依然价格很高,却供不应求。这也是我们做旅味的一个初衷,能够把农民的蔬果直接卖到大城市里。一方面,可以以一个比较合适的价格,帮农民卖掉滞销的水果,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也让都市里的人能够直接吃到产地现摘的新鲜蔬果。
除了家里的农资生意,李青桦大哥现在正忙着到处找市场,帮着镇上的果农卖网纹瓜。蔬果要卖得好,卖得实惠。除去采摘、筛选、打包、快递、人工,一件货辛苦下也只能赚个三四块钱,可小镇青年还是愿意干,把蔬菜码得整整齐齐,连夜销往江浙沪。卖家乡的特产,让城里的人吃到放心的蔬菜水果,夸一夸家乡美,夸一夸家乡土地的好特产,这种感觉很欣慰。
现在零售主要推的是4斤2个装,有时候为了凑够斤数,甚至要拿十几个瓜来相配,少一点顾客就吃亏了,这事肯定不能做,但多的太多自个就赔本了。一般情况下都会多个一二两出来,绝不能买的人吃亏。青桦大哥向我们吐着苦水,网纹瓜真的是不好做,但是总得有人去做。
跟着李大哥,我们来到了网纹瓜的种植基地。镇上基本每家每户都种,也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现在很多人都会觉得大多数蔬果都是打药打出来的,其实不然,这里的网纹瓜并没有打一些化学药剂,比如膨大剂、甜蜜素。瓜农告诉我们,这里产的东西他们自己也经常吃,并没有打药,只是偶尔会施一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肥料。有的家里条件稍微好点的,为了网纹瓜更好的口感,会在叶子上喷一些红糖稀释的水或者便宜点的牛奶,这样种出来的瓜口感会更好。
在瓜棚里,我们还看到了很多只跑来跑去的小鸡,看到人走近,就四处乱窜。李大哥说,瓜棚里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合养鸡了,很多农户都会在瓜棚里放十几只小鸡。
网纹瓜是很甜的一种水果,甘甜清香,同行的小伙伴笑着说,有夏日冰淇淋的味道。从中间切开,可以拿勺子挖着吃,也可以切成小块大家一起分享,的确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好味。
路过五月的麦田,路过山脚下红色屋顶的村庄,路过夏日的林荫小道。随后,我们还跟着青桦大哥一起考察了海阳的普罗旺斯西红柿和白玉黄瓜的种植基地。小伙伴尝了一个这里的西红柿,笑着说,这个西红柿好有西红柿的味道。大伙都笑了,西红柿当然有西红柿的味道。其实不然,现在我们吃的很多蔬果,都像是流水线的产物。现代科技技术已经改变了农作物本来的生长期、甜度、甚至是外形。有的甚至像是独家定制出来的,你想让它们有多甜,就可以给你改造出来多甜的水果。当然,我们大多数人都喜欢甜的水果,也很喜欢用甜不甜、大不大来判定一个水果的优劣。但你手中的水果,已经失去了它们本来的味道,变成了一个没有生命的工业品。
海阳寻味之行,让“旅味“颇有感触。真正好的蔬果是有生命的,是融合了植物的悲喜和农人的艰辛。小镇青年李青桦大哥的努力和勤勉也同样让我们感动,农人群体不易,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农人的蔬果能够敲开城市的大门,得到最合适的去处。
愿有人看见,属于土地的光。
个人或家庭尝鲜可淘宝上搜索店铺“旅味农特产”前往购买 电话:13545234588 微信同号
网纹瓜/普罗旺斯西红柿/白玉黄瓜大批量批发请联系海阳李青桦大哥
电话:139645727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