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苹果谢花到套带前一般需要对果园打三次药,遇到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年份,可能打7遍也控制不住病虫害。但是若能找到病虫害发生的规律,把握好打药的时间点,提前用药,把病菌控制在未萌发或未侵染状态,就能有效的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天与大家分享几种病害的发生规律,希望对果农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褐斑病 以菌丝块或分生孢子盘在落叶上越冬,到来年春季4~5月份,温度回升、雨水变多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干燥及沤烂的病叶无产生分生孢子能力),并通过飞溅的雨水侵染靠近地面的树叶,5~6月份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开始发病,7~8月份大量发病,10月份随着气温降低危害渐渐停止,潜伏期13~55天。
 二、斑点落叶病 以菌丝在受害叶片、枝条和芽鳞中越冬,来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风雨传播,谢花7~10天开始侵染,5~6月和8月份遇高温大量发病。受害叶片病菌孢子形成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枝条上形成在7月份,所以花后一遍药要尽早,在花凋谢70%时就要开始打药防治该病害的发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轮纹病 轮纹病又叫轮纹褐腐病、粗皮病。主要为害果实和枝干。该菌以菌丝体在枝干病瘤内越冬,第二年3~4月随雨水传播先侵染枝干,后侵染果实。6~7月份时侵染幼果,但不发病。当果实在近成熟期遇高温干旱则发病较重。发病高峰在采收前到贮藏后1个月。枝干病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扁圆形红褐色病斑,中心突起呈瘤状物,病部边缘龟裂,第二年中间产生黑色小粒点。果实感病以皮孔为中心生成水渍状淡褐色小圆点(红点),扩大后形成浅、深褐色相间的同心轮纹,并有茶褐色粘液溢出,全果很快腐烂,发出酸臭味。生长前期雨水多发病早,成熟期高温干旱发病重,反之则轻。
 四、炭疽病 此病害主要危害果实。病菌以菌丝体在僵果、果苔、干枯枝及枝条破伤处等部位越冬,第二年分生孢子借雨水和昆虫传播,经皮孔侵入果实发病,并多次侵染。一般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入侵染盛期,7~8月高温高湿为发病盛期,病果大量出现。果实发病后,最初为褐色小圆斑,后变为深褐色(或黑色)病斑并下陷,中心突起黑色小粒点呈同心轮纹状排列。高温、高湿、多雨时严重发生。果园密闭低洼,通风透光不良易发病。 总之,预防病害要抓住三个关键时期:一是冬、春季的清园工作一定要彻底,将所有的修剪下来的枝条以及果园周围了草垛一并清理掉,破坏病菌越冬场所。二是花打药要尽早,在未感染或刚开始感染时进行防治。三是注意气候变化,做到雨前喷药,防止病菌扩散侵染。 交流种植经验,了解优良品种,加我手机、微信号:187665308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