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各位老师,各位邦友大家好,本人从事果树技术推广十多年,现将果树推广十多年遇到的一些牛人的种植成功经验与大家分享,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技术良种与高端分级强强联合 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的沾化,有上千年的冬枣种植历史,目前全区冬枣种植面积达50万亩,经过30年的发展,沾化冬枣从1984年散落在农户庭院里的56棵老冬枣树,发展成今天50万亩的大块头,昔日的盐碱滩涂变成葱郁的大枣园,冬枣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金牌”产业。细数过去几年沾化冬枣的发展历史,“技术”“良种”“高端果品”“分级销售”这几个关键词不得不提。它们成为沾化冬枣产业获得成功的命门所在。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为发展冬枣产业,组织实施“沾化冬枣产业优化提升工程”、并颁布《沾化冬枣标准化生产技术管理规程》与《冬枣标准化技术标准》。据悉,通过普及新技术,粘虫胶、粘虫板、杀虫灯、性诱剂等防治方法已被沾化枣农广泛接受,用以确保冬枣品质。与此同时,加快良种优系选育步伐也从未停歇。
“技术 良种”引领致富路 每到冬枣采收季节,很多消费者都慕名来到王富田的“冠军枣园”进行采摘。自2008年起,沾化区每年都要举办“林茂杯”赛园赛枣活动。王富田的沾冬1号已蝉联6届特等奖,其中4次以第一名身份夺冠。 生态种植深入人心,病虫害物理防治逐渐取代农药 “品质好,就不愁卖不出好价钱。”下洼镇西孙村枣农丁太平说,今年他通过合理间伐和疏果将亩产量由2000公斤降到1000公斤,冬枣品质得到提升,比如,新品种“沾冬二号”每斤能卖到80至100元,是普通冬枣价格的10多倍。治虫曾是冬枣生态种植的一大难题。早些年,为了防治盲椿象等虫害,枣农从枣树开花起就要打药。结果,有的冬枣农药残留超标,影响了冬枣品质,甚至影响了沾化冬枣的声誉。走进下洼镇卢家村卢功林的枣园里,枣树间密密地种着三叶草。“这些草,旱季能保湿,雨季能吸水。还可以引虫、沤肥,防止面源污染。如今,生态种植已经深入沾化农民内心,病虫害物理防治方法正逐渐取代喷洒农药。在下洼镇东平村,农民王春跃指了指枣树上悬挂的黏虫板和灯笼似的诱虫罐,板上、罐里密密麻麻的全是诱捕的盲椿象:“现在基本不用啥药了。“化肥能让枣树快速长旺,这只是一种‘虚胖’,越来越多的枣农意识到,要想养壮树势,就得增施有机肥。”下洼镇冬枣办主任刘荣昌说
沾化冬枣喜获丰收 讲到自己的冬枣种植经验,王富田说:“其实,我的技术都是这些年一点一滴学来的。” 从种枣开始,王富田就骑着自行车四处请教,一直到现在,他还在不断钻研。科技日新月异,稍有怠惰,就有落伍危险。在这方面,王富田有过深刻教训:2010年冬枣成熟期,阴雨连绵,王富田的冬枣园也出现了冬枣裂果、落果,损失很大。怎么才能躲避这场灾害呢?翻阅书籍,王富田发现建冬枣大棚是个可行的办法。2011年春天,王富田便到下河乡学习冬枣大棚建造技术,学成后回家建起了两个各占地4亩的冬枣大棚。大棚冬枣能提前成熟10到15天,同时有效预防风雨霜冻等自然灾害和灰飞虱等病虫害的侵袭,延长采摘期,同时使冬枣有了充分成熟的时间。 2011年,沾化区开始推广沾化冬枣新品种——“沾冬2号”,其外型酷似小苹果,口感确比苹果更脆更甜。改进后的“沾化2号”比“沾化1号”价格高出二三倍。王富田又感到了巨大压力。2012年春天,他到下洼镇参观学习后,将2亩大棚冬枣嫁接了沾冬2号。粘虫板、粘虫胶、诱虫灯、性诱剂杀虫、增施有机肥等,王富田将自己学来的新技术运用到自家大棚。在种枣过程中,只要遇到技术难题,只要发现新技术、新设备,这位冬枣冠军不耻下问,甘当学生。也正是如此虚心学习的态度令王富田博采众家之长,最终建立了自己的生态管理体系。 王富田的枣园依托其冬枣品质好、口感好等优势,广受各地市场青睐。每年他的冬枣不用出园,只旅游采摘一项就可卖出令人满意的价格。2014年王富田的沾冬1号每公斤卖到了30元以上,沾冬2号每公斤100元以上,总收入达到了25万元。他开心地说道:“今年冬枣的长势更好,目前看品质比去年更高,现在愁的是,预订冬枣的客户太多,冬枣供不应求!” “科技 良种”的致富秘方枣农们争相引用。李子彬的冬枣园同样因此而焕发生机。走进他的枣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树盘覆盖的黑色无纺布,地头的两棵冬枣树上分别挂着几种温度计刻度盘。李子彬拿出一个本子,展示他每天记录的数据,他说“根据去年冬天以来的测量对比,覆盖无纺布的土壤,在气温较低的冬春季,比未覆盖无纺布的土壤温度高2-3℃,而气温较高的夏秋季,温度反而低2-3℃,可见树盘覆盖无纺布能调节地温。” 李子彬的枣园虽然没有其他“明星枣园”那么有“个性”,但确是名副其实的高科技枣园,几乎所有被验证成熟的新技术都已被运用其中。近几年来,李子彬枣园不仅用上了杀虫灯、诱虫器、粘虫板,还引用了增施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无纺布覆膜等新技术。随着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他的冬枣品质也逐年提升。 高端果品带来高收益 在分享冬枣种植经验时,李子彬特别以自己举例,去年他们12亩沾冬1号总收入不到18万元,而其他枣农有5亩沾冬2号就收入20多万元的成功经验,这使他认识到除去科学管理,不断更新品种,走高端果品路线才是带来高收益的保障。 近几年,沾化着重建设农超对接等高端产品基地,重点开拓高端市场。将冬枣园大致分为核心园、精品园、示范园、普通园4个类别,推进分类管理、分级销售。目前,全区建成各类示范园353处,面积15万亩,已引进沃尔玛、麦德龙等知名超市在沾化建立直采基地,全县“农超”对接基地总面积达到3.8万亩。北京客商在下洼镇预定30亩枣园,今年依托网络销售,1.5公斤装每箱399元、299元、199元,销售火爆,现在日均销售已达100多件。为了达到出口标准,沾化区西贾沾化冬枣专业合作社依托沾化冬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立了200亩沾化冬枣出口基地,严格按照统一技术、统一浇水、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一切农事均严格记录在案,各个环节均可追溯,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达到了出口的质量要求。去年沾化冬枣首次进入迪拜市场就受到消费者喜爱,今年沾化冬枣品质更好,希望能把沾化冬枣卖到中东、东南亚、非洲等更多国家和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