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来更新了
桃软腐病
危害特征
该病主要危害近成熟期至贮运期的果实。发病初期病果表面产生黄褐色至淡褐色腐烂病斑,圆形或近圆形;随病斑发展,腐烂组织表面逐渐产生白色霉层,渐变成黑褐色,霉层表面密布小黑点;病斑扩展迅速,很快导致全果呈淡褐色软腐;发病后期病斑表面布满黑褐色毛状物。
防治方法
①防止果实受伤;合理浇水,防止果实自然裂伤;合理采摘,避免果实碰伤;精心挑选,防止伤果进入贮运场所;尽量采用低温贮运,以利控制病害。
②生长后期注意蛀果害虫及果实病害防治。
桃树根癌病
树干危害症状
根部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
病瘤发生于树的根、根颈和树干等部位,嫁接处较为常见,受害处产生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肿瘤。初生癌瘤为灰色或略带肉色,质软、光滑,以后逐渐变硬呈木质化,表面不规则,粗糙,后龟裂。瘤的内部组织紊乱,起初呈白色,质地坚硬,但以后有时呈瘤朽状。
防治方法
①选择无病土壤作苗圃,已发生根癌病的土壤或果园不可以作育苗地;碱性土壤的园地应适当施用酸性肥料;采用芽接的嫁接方法,避免伤口接触土壤诱发病害;发现病瘤应及时切除或刮除,并将刮切下的病皮带出果园烧毁,以防病原的扩散。
②苗木定植前应对根进行仔细检查,剔除有病瘤苗木,然后用0.3%~0.4%硫酸铜浸泡苗木根系l小时;在栽植前每平方米可施硫磺粉50~100克,或5%福尔马林60克,或漂白粉100~150克。
③病瘤刮后的伤口可用100倍的硫酸铜溶液或农用链霉素400~500毫克5升,消毒后用1:2:100倍式波尔多液保护或抗癌菌剂K84的5倍混合液涂抹,然后用100倍硫酸铜溶液浇灌土壤。
桃瘿螨畸果病
危害特征
该病仅在果实上表现症状。落花后,幼小果实开始受害,果面出现不规则的暗绿色斑块。随着桃果膨大,病部桃毛逐渐变褐、倒伏、脱落,病部生长受阻而呈现深绿色凹陷状。后期病果呈凹凸不平、着色不均匀的“猴头”状,病部果肉为深绿色。果实膨大期受害,果面发生纵横裂口,有的裂口长而深。严重受害果,果肉木质化,不堪食用。感病桃树,部分叶芽坏死,开花后期常呈现有花无叶的“干枝梅”状。
防治方法
桃树萌芽期结合防治其他病虫害,喷施波美5度石硫合剂;从落花后开始10天左右1次,连喷2~3次,防治效果较为理想。
有效药剂有:10%哒螨灵乳油3000~4000倍液、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50%多·硫悬浮剂稀释400~500倍液。喷药的关键为喷药时期,一般落花后立即喷药效果较好,如果在果实加速膨大期开始喷药,则防治效果不佳。
桃潜隐花叶病
危害特征
该病主要特征是生长缓慢,桃的开花和成熟晚4~6天。第一年果实稍扁平,不如正常果干净鲜亮。病果有纹、变形、色暗,常褪色,缺香味。核也稍扁,有开裂,果缝木栓化,开裂。感病第五年病株开始衰老早熟,许多芽坏死,植株呈光秃状,枝多而生长弱。少数叶片有花叶而不变形,只是呈现鲜黄色病部或乳白色杂色,或发生褪绿斑点和扩散形花叶。只有少数感病严重的植株全树黄叶、卷叶和大枝出现溃疡。
防治方法
使用无类病毒繁殖材料,修剪时工具要消毒,避免传染。(桃花叶病属类病毒病,在我国发生较少,但近几年由于从国外广泛引种,带入此病,有蔓延的趋势。该病只寄生桃,扁桃无此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