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11|回复: 0

我国果品进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426

帖子

68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初中一年级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4430
鲜花
-5 朵
农币
3689 枚
发表于 2009-2-12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一、我国果树生产情况
2005年全国果树栽培面积9486.5千公顷,占全世界水果种植面积的20%,水果总产量7678.5万吨,占世界果品总产量的16%,均居世界首位。其中,苹果栽培面积1900.5 千公顷,产量2110.1万吨,占世界苹果总产的36.69%;柑桔栽培面积1505.7千公顷,产量1345.3万吨,占世界柑桔总产的11.36%;梨栽培面积1061.5千公顷,产量979.8万吨,占世界梨总产的50.28%。我国苹果、梨、桃、李、杏、枣、草莓、猕猴桃、荔枝、龙眼、枇杷年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柑桔产量仅次于巴西和美国,列第三位。
二、果品贸易情况
(一)出口贸易
我国是果树生产大国,栽培面积及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并非果树生产强国,由于我国生产的果品在外观、品质及包装、贮运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很少,且价格较低、竞争力差。
近年来,我国果品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2005年我国果品及加工品出口总量为312.59万吨,同比增长17.18%,出口金额16.47亿美元,同比增长20.08%。
1鲜苹果出口。 2005年我国海关公布的苹果出口数量达到了77.42万吨(逼近第一出口国法国),价值2.745亿美元,平均单价为355美元/吨,比上年度分别增长了27%、31%和3%。出口国家以亚洲及周边国家出口为主。出口东南亚和独联体等周边地区的苹果占贸易量的85%以上,单价只有300美元/吨左右。出口欧美发达国家的比例占贸易量的10.7%,贸易额占17%;出口中东地区的苹果只占贸易量的3.6%,贸易额占5%。此外,每年通过边贸向周边国家出口苹果超过125万吨。2005年山东通过海关出口鲜苹果34.8万吨,辽宁出口4.1万吨。陕西出口苹果1.9万吨。
2苹果浓缩汁贸易  我国苹果浓缩汁95%以上供应出口。据海关统计,2005年苹果浓缩汁出口量达到48.7万吨,价值3.25亿美元,其出口量已经占到世界浓缩汁贸易量的近一半。产品主要出口美国(占中国总出口量的49.2%,贸易额的49.9%)、日本、俄罗斯等发达国家。主要出口省份山东2005年出口苹果浓缩汁17.7万吨,占全国出口量的36.3%,平均单价676美元/吨。陕西出口16.9万吨,占全国出口量的34.7%,平均单价675美元/吨。
(二)进口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消费者对优质高档果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我国生产的优质果品在质量和数量上又存在着不足,为国外高档果品进入我国市场创造了条件。2005年,我国进口水果106.19万吨,同比增加4.22%,进口金额5.86亿美元。近年来我国进口果品已占国内各类果品流通量的10%左右,其价格高出国内同类果品数倍,仍然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进口量和销售量与年俱增,已对我国的果树生产构成严重挑战。
以苹果为例,2002~2005年我国鲜苹果进口量相对稳定,保持在15~17万t左右。 2005年鲜苹果进口平均单价为663美元/吨,而同期我国鲜苹果的出口平均单价为344美元/吨。苹果出口价格仅是进口价格的54.34%。出口率不足年产量的1%,仅占世界出口量的2%左右,排名第12位,约为法国的1/7,美国的1/6,荷兰的1/4。
我国进口的果品主要从香港经广州转运全国,进口果注重包装,冷链运输,品质优良均一,多为淡季供应和稀有品种。近年来,进口果的品种和数量越来越多,几乎包括了所有的水果品种。随着我国加入WTO,水果市场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国家瞄准了中国市场。在此形势下,提高我国果品质量及市场竞争力,积极应对外来果品的挑战,是我国果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
二、我国果品进出口贸易的特点
1出口量少  按照2005年出口312.59万吨计,出口率只达4%,出口份额占世界7%,这与我国果树产量占世界近1/5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符。
2售价低  以苹果为例,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2004年,世界苹果平均出口价格为614.1美元/吨,而我国出口价仅为355.1美元/吨,只及世界平均值的57%.
3果品质量不高,竞争力差  大部果品产区立地条件差,资金、技术投入不足,导致果实均一性差,果形偏扁、着色度低、果面欠光洁,果实病虫害重、农药残留超标、采后保鲜能力差,所以,品质缺乏竞争力。
4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少  我国果品主要是向周边国家出口,特别是东南亚的国家和地区。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同一包装或同一批次果实均一性差  先进果树生产国果品采后均经商品化处理(洗果、打蜡、分级、包装),采用先进的重量分级、光电分级法,使果实色泽和大小一致,均一性好;而我国多数果区还沿用人工分级板,按果实横径进行分级,至于果面色泽、光洁度、虫眼、果面损伤等全凭经验和肉眼识别分级,偶然性多,均一性差。果实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影响出口信誉。
2果实品质不高  国外先进生产国均在最适宜区建出口基地,土肥水条件好,管理技术水平高,实施有机农业,进行无公害生产,在大规模生产条件下,采用规范化技术,便于商品化、工业化生产,所以,优质果比例高达70%以上;而我国果园多分布在不适于农作物的土地上,土肥水条件差,多栽乔砧苹果树,果农经济紧张,没有大的投入,文化技术水平不高,专业户分散经营承包,不可能进行规范化管理。因此,在果实品质上,高低不均,优质果率较低,果实大部分表现果个偏小,果形矮扁偏斜,着色不匀或暗淡,光洁度差,果实附带某些病虫害,风味欠佳,不耐贮运等,因此,影响出口售价和市场竞争力。
3采后贮运保鲜能力不足  国外,鲜果采后48小时内进入冷藏库和气调库,先进生产国贮藏能力为苹果产量的80%。我国贮藏能力只达总产量的20%,而且大部分是土法贮藏和节能贮藏。
4加工转化能力弱  我国当年加工量仅占总产量的5%左右。尽管我国果汁生产已成大国,但缺少适于加工的原料;另外,加工品种单一。在加工转化过程中,缺乏产品质量标准及过程控制体系,农药超标严重,因而无法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造成销售的被动局面。
5服务体系不健全  果业服务体系在我国刚刚起步,然而在国外这种服务体系已经建立并且十分完善,确保果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对策
全面提高果品质量,实现加工转化增值,是进一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需求,是适应市场需求、满足消费水平提高的需要,也是与国际贸易接轨、增强我国果品在国内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
1果树质量标准及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果树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将直接起到引导农民种植、恢复农民信心和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启动我国整体消费的作用。果树质量标准是果树市场化的依据,将对指导果树生产、采收、贮藏、运输、加工、贸易等各个环节起到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多方的经济利益。
2加快果树良种繁育体系的建立,推广适用技术和重大技术,调整布局和品种结构
培育良种苗木是提高果品质量的关键措施。严格实行“果树种苗生产许可证”、“果树苗木合格证”和“果树苗木检疫证”的“三证”管理制度。必须加大适用技术和重大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果品的单产和质量。重点是推广普及先进的常规技术和新技术,将优良品种、矮化栽培、合理修剪、疏花疏果、配方施肥、果园覆盖、节水灌溉、综合防治、商品化处理和贮藏保鲜等措施和技术组装配套。同时大力发展果树无病毒栽培。充分发挥无病毒果园的示范作用。果树的区域布局由不适宜区、次适宜区向最适宜区和适宜区集中,充分发挥气候生态优势,积极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
3优质果品生产、出口基地建设
根据国际卫生、植物检疫标准,扶持一批优质水果生产、出口基地。国家应尽快调整农业资金的使用方向,安排一部分资金支持我国优质水果的出口,按照国际卫生和植物检疫标准建立优质水果生产和出口基地。通过果品生产和出口基地的建设,提高果品的整体质量,扩大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提高果树生产的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4提高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
通过制定产品质量标准,搞好国产设备和引进设备的选型工作,提高优质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清洗、分级、打蜡和包装)水平。同时改进包装,推行注册商标,实行名牌战略。采用以果品个数为主、参考重量,按照标准箱计价的包装方式,取代传统的重量计价包装方式,尽快与国际接轨。
5发展果品贮藏加工业,提高果品的贮藏保鲜水平
我国的果品贮藏保鲜及加工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我国果品产量持续增加,增加果品贮量、提高贮藏保鲜水平和加工能力可大大减少鲜果市场的压力。果品贮藏保鲜和加工的迅速发展是果树种植业稳定发展的必要保证,大力发展果品加工业可解决用于鲜销后所剩水果的出路。另一方面,国外优质价廉的鲜果和加工品的大量涌入对我国的贮藏加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强贮藏加工中的科技投入和资金投入,重视果品贮藏保鲜技术(尤其是气调贮藏)的研究,完善果品的贮藏保鲜技术体系,提高果品的贮藏质量,让国产的优质果品能够周年供应国内外市场,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国内消费量的增加,防止未来可能发生的果品过剩,防御国外果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同时必须依靠工业推动,多渠道筹集资金,建造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化贮藏保鲜设施,解决果品的贮藏保鲜过程中设施落后和贮量不足的问题,为果品的贮藏保鲜及加工提供可靠的保障。
6 树立现代果树产业观念,建立果树产业集团,
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一是要在建立和完善果树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实行农、科、教三结合,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果农素质,推动果树生产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果树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二要增加基础建设投入,加强以水利建设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以减少用于果品生产的成本支出,减缓水果集约生产成本的上升速度,继续保持价格优势。三要努力提高果农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宣传引导,增强联合和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建立果品生产和出口行业联合会(或协会),提高水果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形成行业自律组织,沟通信息,规范行业内的生产经营,联合起来与外商进行贸易合作,加快实现果树生产经营产业化和国际化。
7加大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和新资源的投入
加入WTO把所有果树生产国都推入到面临过剩、充满竞争的国际大市场中。大力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资源,对于迅速提高我国果树生产的水平十分重要。果树产业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果品质量、丰富品种类型,达到提高商品竞争力的目的。以科技为先导,重视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藏保鲜技术的引进、研究和推广,加快产前、产后综合技术体系的建立和新成果的推广。抓住有利时机,依靠科技与政策,合理调整品种结构,加快贮藏保鲜设施的建设,培育国内外消费市场,使我国果树产业大步进入国际市场。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5-2 13:10 , Processed in 0.055094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