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32|回复: 7

熊蜂授粉丨熊蜂授粉技术简介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3

帖子

3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幼儿园

Rank: 1

UID
202638
鲜花
5 朵
农币
65 枚
居住地
北京
专职
种植园主
发表于 2016-10-26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熊蜂授粉丨熊蜂授粉技术

熊蜂授粉丨熊蜂授粉技术

据估计世界上至少有三分之一与人类食品生产密切相关的农作物属虫媒植物。

蜜蜂由于其独特的形态生理结构和社会性昆虫群体生物学特性,是绝代多数农作物最佳的授粉者,而蜜蜂科中的熊蜂又是为温室作物和一些特定作物授粉的佼佼者。

昆虫为农作物授粉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这已是昆虫学家和农学家的共识。


熊蜂授粉丨熊蜂授粉技术

熊蜂授粉丨熊蜂授粉技术

    第一节熊蜂授粉概述


    一、熊蜂物授粉的重要性

    蜜蜂是最理想的授粉昆虫,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蜜蜂在为棚室作物授粉时常常会有扑向温室玻璃或塑料薄膜的现象和对个别作物的授粉效果不够理想等情况。而蜜蜂亚科的野生熊蜂具有较长的口器(吻),旺盛的采集力,能抵抗恶劣环境,对低温、低光密度适应力强、能专心地在温室授粉,以及对采用蜜蜂授粉不理想的作物(如番茄、西红柿等)有较好的授粉效果等特点,能弥补蜜蜂授粉的不足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应用于温室作物授粉和特定的作物授粉。

    ⒈增加特定作物的产量

    利用熊蜂为采用蜜蜂授粉不理想的作物授粉,可提高该作物的产量。应用熊蜂利用为番茄授粉的研究结果显示,番茄的坐果率,用熊蜂授粉的为98.16%,用震动棒授粉到为90.16%,蜜蜂授粉的为75.89%,对照为60.87%;单个果重用熊蜂授粉的为140.85 g,震动棒授粉的为98.58 g,蜜蜂授粉的为90.30 g,对照为75.54 g。利用熊蜂授粉,番茄可增产40%~50%,每株增产32.9%,每平方米增产33.7%。

    1996年,上海市从国外引进了l5 ha蔬菜温室,分设在5个基地。以孙桥基地为例,借鉴国外先进授粉技术,于1997、1998两年各引进荷兰熊蜂的群,为自控温室番茄授粉,增产效果达30%以上,而且温室蔬菜的品质好,果形大小均匀一致,畸形果少,其价格比管棚产品高3~4倍。3 hm2温室蔬菜总产657.4 t,其中番茄每平方米的产量达到34.06 kg,樱桃番茄每平方米产量达到16.45 kg,甜椒每平方米产量达到12.76 kg,产量是管棚传统栽培的3~4倍。

    龚禹峰等(2001)利用熊蜂为大棚桃树授粉的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熊蜂授粉的桃坐果率为85.25%,分别比采用蜜蜂和人工授粉的提高16.95%和27.43%;畸形果率为2.76%,分别比采用蜜蜂和人工授粉的低0.61%和1.32%;总产量分别提高53 kg和67 kg。

    ⒉提高品质

    由于熊蜂会在花粉数量最多,活力最高时授粉,使大量的花粉落到柱头上并发育受精而形成更多的胚珠,从而形成更多的种子。研究显示,利用熊蜂为番茄授粉,番茄单果的平均种子数为269.54粒,用震动棒授粉为196.80粒,蜜蜂授粉为91.73粒,对照为89.40粒。果实内种子越多,果肉越厚、果实越大、质地越坚实、产量品质也就提高。Torchio(1990)研究显示,利用 B.terrestris 为温室西红柿授粉,无论在坐果率、果实形状、单果重,还是单果的种子数,要比利用蜜蜂或人工授粉的高效得多。

    Stanghellini(1997)的研究显示,对于温室黄瓜和西瓜的授粉,应用熊蜂(B. impatiens)授粉的畸形果率始终比蜜蜂授粉的低。

    龚禹峰等(2001)利用熊蜂为大棚桃树授粉的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熊蜂授粉其果实的直径分别比采用蜜蜂和人工授粉的大2.50 mm和3.05 mm;果实高度分别高出2.62 mm 和4.80 mm;单果重量分别高出5.71 g和9.06 g。

    ⒊省却管理

    授粉工作由熊蜂完成,不需额外管理。蜂箱由天然材料专门设计制造的,适合熊蜂的生存,配备3个月的食物,一旦授粉熊蜂进入棚室安置好后就无需任何管理。

    二、熊蜂授粉的应用状况

    由于熊蜂能够弥补蜜蜂对某些作物授粉方面的不足,对不良气候抗逆力较强和较适于棚室授粉等,所以熊蜂授粉在利用蜂类授粉较普及的国家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国外,近年来实现了熊蜂授粉产业化、商品化。荷兰、比利时、英国、以色列、新西兰、土耳其、美国、加拿大等国相继建立了工厂化周年繁育和出售授粉用熊蜂的专业公司。目前,国外已有20多家熊蜂授粉专业公司,他们向菜农提供应一次性用授粉熊蜂,有的还销售至国外。

    欧洲每年约有25万群熊蜂为近10000 hm2的温室蔬菜授粉,土耳其每年需求授粉熊蜂群约为90万群,熊蜂授粉成为国外温室蔬菜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开始了熊蜂生物学及其周年繁育技术和温室蔬菜授粉应用的研究。经过几年的不懈的努力,目前已掌握了熊蜂室内周年饲养的关键技术,成功饲养了3种野生熊蜂,并已经建立面积为150 m2、具有调温调湿设备、年繁育1000群熊蜂授粉蜂群繁育基地,为我国授粉熊蜂工厂化繁育、供种和授粉服务产业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7年,北京中以现代化示范农场曾引进以色列的熊蜂为自控温室内番茄授粉,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我国应用熊蜂授粉前景

    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蔬菜及设施园艺的迅猛发展,蔬菜生产开始步入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轨道。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统计,1997年我国已成为世界蔬菜保护地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共有84×104 hm2,园艺设施面积己占全国蔬菜播种面积的7.5%,其中温室而积达15×104 hm2,塑料大棚70×104 hm2。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地方统一规划布局,集中连片发展蔬菜生产,建设产地市场,如山东寿光,辽宁北宁、北票,安徽的和县、砀山,河北的永年等地,都建成了反季节、超时令蔬菜产地市场;种植由大宗菜转向多品种、专业化、特产化,实现1乡1业、1村1品,并积极创建特产品牌。如山东莘县日光温室的厚皮甜椒,安徽和县大棚的辣椒,河北满城的草莓,辽宁东港的草莓和盖洲日光温室的水果等。

    然而,当前在日光温室的发展过程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单位面积产量及产品质量不高,当前一般生产水平的实际平均产量仅为应达水平的l/5~1/4,增产潜力很大;产品质量与蔬菜生产发达的国家相比,无论是而品质量、保鲜质量及内含品质均相差甚远,效益不高;劳动生产率低,温室生产基本上靠手工操作,平均每个劳动力创造的产值为5000~10000元,生产利润小。辽宁省农业厅(1997)对该省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效益情况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占20%~25%的农户生产水平较高、效益较好,占40%~50%的农户生产效益中等,生产总收入与生产成本持平,仍有1/3左右的农户,生产总收入减去生产成本为负值。因而采用高产、优质、高效为中心的生产管理技术(包括熊蜂授粉技术),是当前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发展的必然途径。

    另一方面,从1995~1998的4年间全国各地进口的140 hm2现代化温室来看,大多只引进硬件,很少考虑种植技术,出现形式上好看,实际效益低下。由于大型玻璃或塑料温室种植蔬菜与外界隔开,四周又设置防虫网,使得一些虫媒或风媒授粉的作物授粉受到影响,导致座果率很低。为帮助授粉,采用激素点花、竹竿击打主茎、电动授粉器振动、以及鼓风机吹风等辅助授粉,虽有一定效果,但都存在不同的弊端,如激素易导致果实畸形、品质差,有时还会产生药害,竹竿击打及鼓风机吹风相对较省工,然而效果不甚明显,用电动授粉器效果最好,但增产效果最多不超过15%,且需每天操作,花工很大。目前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利用工厂化繁育的熊蜂为果树和蔬菜作物授粉,完全克服了传统授粉所带来的弊端。

    我国目前的保护地而积达84×104 hm2,只要有30%的温室和大棚利用熊蜂授粉,每年种植四茬作物,1年对熊蜂的需求量就有300多万群,每年即可创造约30亿元的社会经济效益,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据估计,每亩至少可增收节支1000元,l 万亩可直接增收1000万元。

    目前,我国从荷兰进口熊蜂群,每群价为1500元,而国内饲养每群成本价约为180~200元,出售价若定为400~500元,以每群获纯利润200元计,繁育基地每年出售5000 群,年利润额可达100万元,约2年可收回全部投资,繁育基地可自我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大力发展熊蜂授粉业是一项低成本、高效率、无污染,又能获取综合效益的重要的现代化生态农业措施和有效的优质高档果蔬生产配套技术。因而应加快建立我国熊蜂授粉专业公司,探索出昆虫授粉产业化的道路,为我国的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熊蜂授粉丨熊蜂授粉技术

熊蜂授粉丨熊蜂授粉技术

第二节  熊蜂生物学


    一、熊蜂外部形态特点

    熊蜂(图3-1)体粗壮,中型至大型,黑色,全身密被黑色、黄色或白色、火红色等各色相间的长而整齐的毛。口器发达,中唇舌较长,吻长9~17 mm,但也有较短的个体;唇基稍隆起,而侧角稍向下延伸;上唇宽为长的两倍,颚眼距长;单眼几乎呈直线排列。胸部密被长而整齐的毛;前翅具3个亚缘室第1室被1条伪脉斜割,翅痣小。雌性后足跗节宽,表面光滑,端部周围被长毛,形成花粉筐;后足基胫节宽扁,内表面具整齐排列的毛刷。腹部宽圆,密被长而整齐的毛;雄性外生殖器强几丁质化,生殖节及生殖刺突均呈暗褐色。雌性蜂腹部第四与第五腹板之间有蜡腺,其分泌的蜡是熊蜂筑巢的重要材料。图 3-1  熊蜂(B.terrestris)

    二、熊蜂筑巢习性

    熊蜂一般在土表如鸟巢、干草下或土缝隙中筑巢,也有些种类在土中如鼠洞、蛇洞、土穴等筑巢,其深度不一,巢体零乱。但无论选择那种巢穴,都必须较干燥,能防雨。

    熊蜂巢由用以产卵及哺育幼虫的巢室和用于贮存的蜜室及花粉室构成。巢室由熊蜂腹部腹板蜡腺分泌的蜡制成,呈罐状,巢室的大小有较大差异,排列也不整齐。1个巢内有十几至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巢室粘在一起,有些种熊蜂在同一地块筑巢,可形成较大的巢群,且年复一年在旧巢基础上筑新巢室(图3-2)。

    熊蜂蜂巢的大小因蜂种不同差异较大。有的熊蜂蜂巢直径约80 mm,有的可达230 mm。蜂巢的形状则取决于巢穴的内部形状。

    有的熊蜂种,如造蜡囊型熊蜂(pocket making species),其育子的方式是多个卵虫在同一个巢室内培育,所以巢室的大小随其内的幼虫成长由蜂王(育第1批子和部分第2批子时)或工蜂(育第 2批子开始)逐渐扩大。当巢室内的幼虫充分发育吐丝作茧时,同一巢室的熊蜂虫蛹借助茧衣形成的小巢室隔离开来。但另有一些熊蜂种,如贮粉型熊蜂(pollen storing species),其幼虫不久就由薄膜构成的小巢室相互隔开,幼虫之间没有什么联系。

    熊蜂一般在第1批卵产下后,开始筑造第1个蜜室。第1个蜜室通常用蜂蜡建造在巢门内侧。筑造时,先筑造蜜室的基础,然后筑造室壁。一般建造1个蜜室需1~2 d。筑好的蜜室高约20 mm,直径约13 mm。

    熊蜂在筑造巢室时,也会像蜜蜂那样利用蜂蜡,它会将那些内部幼虫已结茧化蛹的巢室顶部的蜡取下,用于其它巢室的建造。而被取下蜡的巢室茧衣露出,利于新蜂出房。

    从培育第2批熊蜂开始,巢室的筑造与培育第1批熊蜂的不同,一般是在前一批幼虫结茧化蛹巢室的蜡咬除后,在前一批熊蜂茧的上部边侧筑造下一批培育熊蜂的巢室。而前一批熊蜂出房后留下的小巢室则用于贮存蜂蜜或花粉,熊蜂将其上口边缘整平,并在需要时用蜂蜡加高以增加容积。用于作蜜室贮存蜂蜜时,当蜂蜜装满时熊蜂就用蜂蜡将其封盖。

    熊蜂巢的粉室筑造因蜂种不同而异。贮粉型熊蜂利用位于蜂巢中央的熊蜂出房后留下的小巢室贮存花粉,并用蜂蜡将小巢室加高达100 mm;造蜡囊型熊蜂则在育虫巢的边上用蜂蜡筑造蜡囊贮存花粉,当育虫巢团向外扩展时,这种贮有花粉的蜡囊便改造成为巢室,用于培育蜂子,熊蜂幼虫可以直接食用其中贮存的花粉。

    三、熊蜂蜂群组成

    熊蜂与蜜蜂相似,是社会性昆虫,但群体内虫口数量少,每群由1只蜂王,若干只雄蜂及数十只至数百只工蜂组成。

    ⒈熊蜂蜂王

    由受精卵孵化后,食用足量的营养物质发育而成,是蜂群中唯一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性蜂。蜂王具有孤雌生殖能力,可产未受精卵培育雄蜂,产受精卵培育工蜂或蜂王。

    蜂王个体大比工蜂和雄蜂大。不同蜂种间蜂王大小差异较大。B.terrestris蜂王体长20~22 mm,明亮熊蜂(B.lucorum)蜂王体长19~20 mm,B.lapidarius蜂王体长20~22 mm,B.pratorum蜂王体长15~17 mm,长颊熊蜂(B.hortorum)蜂王体长15~17 mm,B.pascuorum蜂王体长16~18 mm。

    熊蜂蜂王通过冬眠越冬,春季苏醒的时间因蜂种和气候不同差异较大。在英国,自然状态下B.terrestris 一般在春末夏初苏醒。

    授精的蜂王在春季蛰居醒来后,就开始野外界采食、筑巢、产卵和育虫,但当第一批工蜂出房后,巢内外工作均由工蜂承担,而蜂王则专伺产卵,有时协助工蜂哺育幼虫和做些巢内工作。

    至夏末,蜂群发展到最大群势,巢内又有大量粉蜜贮存时,蜂群便开始培育新蜂王和雄蜂,进行繁殖。由于熊蜂蜂种差异,其培育新蜂王和雄蜂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有的蜂种既能培育新蜂王,又能培育雄蜂;有的蜂种只能培育新蜂王;有的蜂种只能培育雄蜂。蜂群开始培育雄蜂和蜂王,是该蜂群开始消亡的征兆。

    新蜂王通常在雄蜂羽化7 d后出房,出房5 d后性成熟开始婚飞。处女王的婚飞半径约300 m。

    新蜂王交配后,食用大量蜂蜜和花粉,为冬眠积累脂肪,然后离开原群找一个合适的场所冬眠。一般地,新蜂王积累脂肪使得体重达到一定时才能安全越冬。据研究显示,英国的B.terrestris熊蜂新蜂王体重须达到6 g以上才能安全度过寒冷的冬天。

    野生状态下的熊蜂,蜂王交配均在野外进行。据观察,在人工提供的交配笼内,蜂王与雄蜂都能进行多次交配,一般蜂王经1次交配即可满足终身产卵受精用。蜂王交配时获得的精子贮存于内生殖器的贮精囊中供来年繁殖用,以后不再进行交配。

    自然越冬蜂王的产卵率高,而人工繁育蜂王的产卵率相对要低一些。

    蜂王的寿命一般为1年,但热带地区和在新西兰某些周年蜜粉源不断的地区,有些熊蜂种的蜂王寿命可超过1年。蜂王具螫针。

   ⒉熊蜂工蜂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雌性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的雌性蜂。工蜂个体最小,不同蜂种工蜂间大小差异较大。 B.terrestris 工蜂体长11~17 mm,明亮熊蜂工蜂体长11~17 mm,B.lapidaries工蜂体长11~16 mm,B.pratorum 工蜂体长10~14 mm,长颊熊蜂工蜂体长10~14 mm,B.pascuorum工蜂体长10~15 mm。

    工蜂从卵到羽化出房发育期不同蜂种有较大差别,一般历时21~28 d。工蜂刚羽化时,其体毛呈银灰色,翅皱折且较软。羽化1~2 h后,体毛颜色变得与采集蜂一样,24 h后翅膀完全展开且较硬朗。

    工蜂的职能是担负起蜂群中包括泌蜡筑巢、饲喂幼虫、采集食物和守卫等各项工作。工蜂是熊蜂蜂群中的主要成员,授粉就是靠工蜂来完成的。

    熊蜂工蜂开始采集活动的日龄和采集的次数完全取决于其个体的大小。一般地,个体大的工蜂开始从事采集活动比个体较小的工蜂要早,而且个体大的工蜂出巢采集的次数比个体较小的多。因此,在任何一天中,采集蜂的平均个体大小都大于巢内蜂的。熊蜂工蜂依据个体大小分工有2个优点:一是较小个体熊蜂便于在巢内窄小的通道穿行从事巢内工作,二是个体大的工蜂采集时吸蜜较快,且体能好能携带较多的花蜜和花粉,利于从事采集工作。但是,熊蜂工蜂的分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必要时采集蜂也可以转而从事巢内工作,内勤蜂也可转而从事采集工作。

    工蜂是雌性器官发育不完全的雌性个体,但当熊蜂群发展到后期,群内工蜂大量增加,食物丰富,气温较高刺激一些工蜂卵巢发育,产未受精卵培育雄蜂。当群内出现工蜂产卵时,蜂群的协作失调,蜂王敌对产卵工蜂,并常常试图吃掉工蜂卵,产卵工蜂之间常常互相攻击。

    工蜂具螫针,但螫针上无倒钩。熊蜂较温驯,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或动物,但如果其巢穴遭到侵扰,则工蜂会群起袭击入侵者保护家园。由于工蜂的螫针无倒钩,螫刺入侵者后工蜂可收回螫针,不会像蜜蜂那样螫刺后因螫针丧失死亡。工蜂的寿命为 2个多月。

    ⒊熊蜂雄蜂

    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成(图3-3)。在蜂王未产生之前,雄熊蜂已在蜂群中繁育,其职能是与新蜂王交配。雄蜂个体大比工蜂大,但比蜂王小。因蜂种不同其大小差异较大,B.terrestris雄蜂体长14~16 mm,明亮熊蜂雄蜂体长14~16 mm,B.lapidarius雄蜂体长14~16 mm,B.pratorum雄蜂体长11~13mm,长颊熊蜂雄蜂体长11~13 mm,B.pascuorum雄蜂体长13~14 mm。

    至夏末,蜂群发展到较大群势,巢内又有大量粉蜜贮存时,蜂群便开始培育新蜂王和雄蜂,进行繁殖。雄蜂出房后,食用巢内贮存的蜂蜜,2~4 d后离巢自行谋生,常常夜里或白天因下雨寄宿于植物花的背面。Plowright R C等人(1966)对B.rufocinstus熊蜂的研究显示,如果雄蜂不离巢,则在几天内就会被工蜂杀死。

    雄蜂通常与它群新蜂王交配。交配后的雄蜂不像蜜蜂的雄蜂那样立即死去,而与其它雄蜂无不同之处。熊蜂的寿命约为30 d。


图 3-3   熊蜂雄蜂

    雄蜂无螫针,头尾呈近圆形,与蜂王和工蜂易于区别。另外,一些熊蜂品种的雄蜂与工蜂和蜂王的体色有明显的差异。

    四、熊蜂的群势

    熊蜂群势因蜂种不同差异较大,群势大小从几十只至数百只不等。群势较大的熊蜂其授粉利用价值就大。 B.terrestris 和明亮熊蜂较易驯养,且群势最大时可达400~500 只工蜂,其授粉能力高被广泛应用于温室番茄粉授。而B.pratorum和长颊熊蜂2种熊蜂,其群势最大时只有数10只工蜂。同1个蜂种,即使在同1个年份,由于蜂王的产卵力、当地的气候、蜜粉源等条件不同,其所能达到的群势也有很大差异。

    一般地,熊蜂群势达近百只时就可用于温室作物授粉,群势达到数百只时即达到熊蜂群发展高峰,其后群势就开始下降,直至群势下降至无授粉价值,乃至蜂群消亡。通常,1 个数百只熊蜂的授粉蜂群,在温室内授粉的周期可达为2.5~3个月,可以重复用于授粉工作。

    五、熊蜂的生活史

    ⒈第一批熊蜂的培育

    熊蜂以交配成功并未产卵的蜂王休眠越冬。当春季气温升高时,冬眠的蜂王开始苏醒,这时蜂王体质纤弱、卵巢很小,卵巢发育不完全或者还没有发育。经过21 d的营养补充和飞翔锻炼,蜂王的体质健壮,卵巢发育完全,具备了产卵的能力。其后,蜂王一般要花几天,甚至几星期,在树篱、河岸或者荒芜的地表低飞,寻找合适的筑巢地点。巢址选择好后,蜂王开始利用纤维类材料筑造直径约20~30mm的巢窝。巢窝筑好后,开始正常觅食,常常将花蜜带回巢中,吐在巢窝的纤维上,以供天气不好时食用。随着天气转暖,部分植物开花,蜂王开始较大量采集花蜜和花粉,同时开始泌蜡筑造第一个巢室,并将采集的花粉装入巢室内,然后在巢室的花粉上产卵育子。少数熊蜂,如B.ignitus和明亮熊蜂等,开始时将采集的花粉制成直径6~10 mm的花粉团,然后在花粉团的小穴上产卵,有的熊蜂在花粉团表面上产卵。其后,用分泌的蜡把包在花粉团和卵外面,形成巢室。以后产卵均产在准备好的巢室内。

    通常,蜂王第1批产卵的数量因蜂种不同而异,一般可产4~16粒卵,卵的直径大约1 mm 、长约3~4 mm的卵(图3-4)。

    卵孵化和幼虫发育的适宜温度为30~32℃,温度低于30℃卵内胚胎和幼虫的发育都会延缓。蜂王在哺育第 1批工蜂孵卵时,就像母鸡报窝孵蛋一样卧在巢室上面,并通过快速振动胸部和腹部产热,使卵在30~32℃下孵化,幼虫在30~32℃下发育成长。孵卵期间蜂王取食积蓄的饲料,很少出巢采集,如有出巢采集则每次出巢一般不超过2 h。

    熊蜂卵在30℃的温度下孵化,经4~6 d后幼虫孵化,并以花粉和蜂王反刍吐在巢室中的食物为食,从中获得生长必需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图3-5)。随着幼虫成长,对食物的需要量增多,这阶段时间蜂王经常出巢采集。幼虫成长过程中经几次蜕皮,最后一次蜕皮并饱食后吐丝作茧进入蛹期(图3-6)。


图 3-7   熊蜂出房

    熊蜂卵和幼虫的发育和成长阶段通常多只共同生活在一个蜡造的巢室中,但到幼虫发育完全吐丝作茧后,同 1个巢室内的熊蜂幼虫通过茧衣互相隔离开来,成为独立的小巢室,幼虫在其中化蛹。此后,蜂王将巢室上部的蜡咬除,并利用它筑造其它巢室。

    熊蜂工蜂从卵到成虫的发育期,一般地,卵期为4~6 d,幼虫期为10~19 d,蛹期10 ~18 d。熊蜂工蜂的发育期除了因蜂种不同有差异外,发育期间的温度和食物的量与质量对发育期长短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某种环境下,熊蜂工蜂从卵到成虫的发育期约需21 d多一点,而在另一种环境下,则要超过42 d。

    熊蜂工蜂个体的大小取决于其幼虫阶段获得的食料的量和营养价值的高低。由于早春外界食料来源短缺,且只有1只蜂王哺育,所以第1批成蜂通常个体都较小。

    ⒉第2批熊蜂的培育

    当第1批培育的熊蜂幼虫作茧化蛹,蜂王将其巢室上部的蜡咬除后,蜂王便开始在第1 批茧上部外侧用蜡筑造培育第2批熊蜂的巢室,并在新筑的巢室内产下第2批卵培育第2批熊蜂。培育第2批熊蜂的巢室一般2~18个,每个巢室产卵6~14粒。

    大多数种类的熊蜂,如贮粉型熊蜂,蜂王培育第1批蜂子时通常将卵产于花粉团上,但从培育第2批蜂子开始,就直接将卵产于巢室底部,幼虫孵化后,由工蜂饲以花蜜和花粉的混合物。只有少数种类的熊蜂,如造蜡囊型熊蜂,仍然先在巢室内准备好充分的花粉,然后将卵产在花粉团上,幼虫孵化后食用巢室内的花粉和工蜂喂饲的花蜜。

    几天后,第2批产下的熊蜂卵孵化,几乎与之同时,第1批熊蜂成蜂羽化出房,此时出房的熊蜂立即投入到筑造其它第2批巢室和培育第2批幼虫的工作中。

    一般情况下,第 1批卵发育的成蜂都是工蜂(图3-7)。第1批工蜂成熟出房后,参与巢房的建设,使得蜂巢快速加大,它们替代蜂王泌蜡筑巢、采集花蜜和花粉、哺育幼虫。当有足够的工蜂出房时,蜂王便停止出巢采集,专心产卵,整个巢房无规则的向上和向四周扩展。

    随着蜂群的壮大,蜂王的产卵率也逐渐提高。但在蜂群壮大过程中,培育蜂子的数量与现有熊蜂的虫口数成一定比率增加,蜂群的哺育能力与所培育的蜂子数量间始终保持平衡。

    ⒊熊蜂种群的繁殖

    当熊蜂群达到最大群势时,会产生有性个体蜂王和雄蜂。一般地,蜂王第3批产卵时,熊蜂的群势已达到高峰,此时蜂王开始产未受精卵培育雄蜂。同时,群内出现王台,开始培育新蜂王。

    雄蜂出房后,食用巢内贮存的蜂蜜,2~4 d后离巢自行谋生和寻找处女王交配。新蜂王通常在雄蜂羽化7 d后出房,出房5 d后性成熟进行婚飞。

    熊蜂的交配行为因蜂种不同而异。有的蜂种,雄蜂爬在巢门口等待处女王飞出;有的蜂种,雄蜂按一定方式环绕飞行后急降到草从或者嫩枝上留下标记气味,处女王遁气味找到雄蜂交配;有的蜂种,雄蜂按确定的路线盘旋飞行,以吸引处女王。野生状态的熊蜂蜂王的交配都在野外进行,人工饲养的熊蜂在交配笼内交配。

    交配后的新蜂王仍迷恋母群,经常回到原群取食花蜜和花粉,待体内的脂肪体积累充分时,便离开母群另找地方冬眠。在地下越冬的熊蜂,一般在地面以下60~150 mm,直径约30 mm的洞穴中冬眠。

    ⒋熊蜂蜂群的消亡

    原群熊蜂培育新蜂王和雄蜂后,蜂王尽管贮精囊中还有充足的精子,但它不再产卵培育工蜂。蜂群随着老蜂的死亡,群势逐渐衰弱。随着天气的变冷,食物日渐贫乏,原群老蜂王和其它熊蜂工蜂也逐渐死亡。


第三节  熊蜂授粉应用

    一、熊蜂的授粉特性

    熊蜂个体大,寿命长,浑身绒毛,有较长的吻,对一些深冠管花朵如番茄、辣椒、茄子等的授粉特别有效;熊蜂具有旺盛的采集力,日工作时间长,对蜜粉源的利用比其它蜂更为高效;熊蜂能抵抗恶劣的环境,对低温、低光密度适应力强,既使在蜜蜂不出巢的阴冷天气,熊蜂可以继续在田间采集;熊蜂的趋光性比较差,不会像蜜蜂那样向上飞撞玻璃,而是很温顺的在花上采集;熊蜂的声震大,对于一定的声震作物(一些植物的花只有受到昆虫的嗡嗡震动声时才能释放花粉)的授粉特别有效;而且,熊蜂不像蜜蜂那样具有灵敏的信息交流系统,能专心地在温室内作物上采集授粉,很少从通气孔飞出去。因而,熊蜂成为温室小比蜜蜂更为理想的授粉昆虫,尤其为温室内采用蜜蜂授粉不理想的番茄、西红柿等作物授粉,效果更加显著。此外,熊蜂采集力强,飞行距离5 km以上,更会利用蜜源。

    二、授粉熊蜂管理

    授粉熊蜂群一般应在授粉作物开花前进入场地,但较理想的进场时间是在授粉作物开花达5%时进入。

    用于授粉熊蜂群运输时,常常将它们数箱绑成1组搬运,每组重量一般不宜超过15 kg,以便于搬运。

    蜂群在授粉场地的排列,通常每4~6箱(群)为1组排放。排放时,蜂箱要架高离地面至少180 mm,并要避免排放在蚁巢附近和道路旁(图3-13)。

    对于群势较强在授粉熊蜂群,一般可以重复利用。当在大田重复利用授粉时,至少要将蜂群搬到2 km以外的场地授粉,以免回蜂。

    熊蜂群在授粉期间一般无需供水。

    三、熊蜂授粉蜂数估算

    美国缅因州在利用熊蜂(B.impatiens)为大田栽种的越橘(blueberry)授粉时,提出了一种估算授粉熊蜂数量是否满足授粉要求的方法。其估算的方法是:在蓝草莓盛花前,均衡地将用熊蜂授粉的区域分成10个小区,上并用木桩或小旗标记。在3个不同的日子,观察每个小区熊蜂出现的次数。每次观察应在有阳光、无风晴天的9∶00~14∶00时进行,且持续观察1 min时间。观察时,应小心接近观察区,避免惊扰采集中的熊蜂,且要站在距观察小区30 cm处,以免挡住熊蜂大盖飞行路线。每次观察都要记录每个小区熊蜂出现的次数,然后统计平均数。一般地,每英亩(4046.24m2)配备3群熊蜂时,每分钟每平方码(0.836m2)熊蜂的平均数量应为0.1只,这相当于花期中每10个1平方码的面积内,每分钟有1只熊蜂在访花。达到这样的密度的熊蜂数量,对蓝草莓的授粉才是充足的。

    下面列举2个例子说明估算方法。

    例 1

    第1 d 观察:2只熊蜂在小区内采集。这样第 1 d 每分钟每平方码的熊蜂数为2只蜂/10个小区,即为0.2只;

    第2 d 观察:0只熊蜂在小区内采集。这样第 2 d 每分钟每平方码的熊蜂数为0只蜂/10个小区,即为0只;

    第3 d 观察:3只熊蜂在小区内采集。这样第 3 d 每分钟每平方码的熊蜂数为3只蜂/10个小区,即为0.3只;

    这样,日平均每分钟每平方码的熊蜂数为

(0.2+0+0.3)/3 d=0.16只

    例 1 说明,在利用熊蜂为该区域的蓝草莓授粉时,日平均每分钟每平方码的熊蜂数量为0.16只,其值大于0.1只,因此用于授粉的熊蜂数量是充足的。

    例 2

    第 1 d 观察:1只熊蜂在小区内采集。这样第 1 d 每分钟每平方码的熊蜂数为1只蜂/10个小区,即为0.1只;

     第 2 d 观察:0只熊蜂在小区内采集。这样第 2 d 每分钟每平方码的熊蜂数为0只蜂/10个小区,即为0只;

     第 3 d 观察:1只熊蜂在小区内采集。这样第 3 d 每分钟每平方码的熊蜂数为1只蜂/10个小区,即为0.1只;

    这样,日平均每分钟每平方码的熊蜂数为

(0.1+0+0.1)/3 d=0.06只

    例2说明,在利用熊蜂为该区域的蓝草莓授粉时,日平均每分钟每平方码的熊蜂数量为0.06只,其值小于0.1只,因此用于授粉的熊蜂数量是不足的,需增加熊蜂数量。

    由于熊蜂授粉效率比采用蜜蜂或切叶蜂的高。所以,一般情况下,利用熊蜂为作物授粉时,花期中日平均每分钟每平方码的熊蜂数量为0.1只即可满足授粉要求。由于西方蜜蜂授粉的效率比熊蜂低约10倍,所以采用西方蜜蜂授粉时,花期中日平均每分钟每平方码的蜂量为1.0只才能满足授粉要求。



熊蜂授粉丨熊蜂授粉技术

嘉禾源硕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656978


    参考文献

    马德风等. 1993.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养蜂卷. 北京:农业出版社, 260

    方兵兵. 1999. 熊蜂为温室作物授粉(译). 中国养蜂, 50(5):32

    中国养蜂. 1999. 熊蜂室内人工繁育技术已被突破. 中国养蜂, 50(5):封二

    安建东,彭文君,梁诗魁. 1999. 熊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授粉应用前景. 蜜蜂杂志, (9):3

    安建东,彭文君,梁诗魁,吴杰. 1999. 熊蜂(Bombus spp.)与温室蔬菜授粉. 中国养蜂学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

    安建东,彭文君,梁诗魁,吴杰. 2001. 熊蜂(Bombus spp.)的授粉特性及其人工饲养. 中国养蜂, 52 (3):25-27

    陈盛禄主编. 2001. 中国养蜂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541-582

    吴杰,梁诗魁,彭文君,安建东,国占宝. 2001. 熊蜂生物学与为温室作物授粉应用. 第二届海峡两岸蜜蜂生物学研讨会专辑, 166-170

    徐祖荫,张麟,朱同兴. 1986. 红三叶授粉蜂—熊蜂蜂巢的初步观察. 蜜蜂杂志, (1):9

    梁诗魁,吴杰,彭文君,张国良,王加聪,安建东. 1999. 熊蜂的生物学观察及其室内繁育. 中国养蜂, 50(5):17-18

    龚禹峰,邢艳红,马书英,崔晓红. 2001. 熊蜂为温室大棚桃授粉技术应用. 中国养蜂, 52(5):18、21

    彭文君. 1998. 熊蜂授粉需求增大(译). 中国养蜂, 49(3):34

    彭文君,安建东.1999. 一种优良的温室授粉蜂—熊蜂. 养蜂科技, (5):20

    彭文君,安建东,梁诗魁. 1999. 熊蜂生物学特性及授粉机理. 中国养蜂, 50(6):27

    彭文君,梁诗魁. 1999. 熊蜂资源的开发利用势在必行. 蜜蜂杂志, (10):6

    彭文君,安建东,吴杰,梁诗魁. 1999. 熊蜂人工饲养初报. 中国养蜂学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

    Wyatt A. Mangum. 2000. The Bumble Bee Minefield, American Bee Journal, (10):957-959

    Fisher and Pomeroy.1989. Pollination of Greenhouse Muskmelons by Bumble bees (Hymenoptera:Apidae). J.Econ. Entomol, 82(4):1061-1066

    Stanghellini M.S. et al. 1997. The effects of honey bee and bumble bee pollination on fruit set and abortion of cucumber and watermelon. American Bee Journal, 137(5):386-391

    R. C. Plowright and S. C. Jay. 1966. Rearing Bumble Bee Colonies in Captivity. Journal of Apicultural Research 5(3): 155-165

    Free J B. 1982. Bees and Mankind.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15-35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万

帖子

594 小时

在线时间

24

好友

★溉帮★七袋长老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UID
229568
鲜花
29752 朵
农币
59159 枚
居住地
新疆 巴音郭楞 库尔勒市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6-10-26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来看看,学习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200

帖子

929 小时

在线时间

2

好友

★溉帮★六袋长老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昵称
看海听风
UID
235344
鲜花
3995 朵
农币
95361 枚
居住地
江苏 常州 武进区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6-10-26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第一张图壮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742

帖子

134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高中三年级

Rank: 12Rank: 12Rank: 12

昵称
火龙果迷
UID
229102
鲜花
263 朵
农币
5833 枚
居住地
广东 江门 蓬江区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6-10-26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江门
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3

帖子

3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幼儿园

Rank: 1

UID
202638
鲜花
5 朵
农币
65 枚
居住地
北京
专职
种植园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7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西红柿熊蜂授粉

西红柿熊蜂授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3

帖子

3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幼儿园

Rank: 1

UID
202638
鲜花
5 朵
农币
65 枚
居住地
北京
专职
种植园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7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大棚蔬菜授粉丨大棚西红柿授粉丨大棚草莓授粉丨Biobest熊蜂授粉技术丨400865697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万

帖子

594 小时

在线时间

24

好友

★溉帮★七袋长老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UID
229568
鲜花
29752 朵
农币
59159 枚
居住地
新疆 巴音郭楞 库尔勒市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6-11-8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新疆
来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478

帖子

116 小时

在线时间

3

好友

初中二年级

Rank: 8Rank: 8

UID
243256
鲜花
550 朵
农币
3141 枚
发表于 2017-1-6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泰安
多少钱一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4-5-22 23:57 , Processed in 0.054402 second(s), 5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