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57|回复: 3

果树修剪—缓放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万

帖子

3885 小时

在线时间

687

好友

★版主★

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

昵称
果树园丁
UID
7944
鲜花
25609 朵
农币
476916 枚
发表于 2008-12-7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缓放”又称“长放”和“甩放”。是指对一年生枝条放任生长,不进行任何的修剪。甩放并不是对所有的枝条而言,而是指对一部分枝条甩放不剪,多用于发育枝向结果枝的转变和结果枝组的培养。
    缓放,是在梨树幼旺树的整形修剪上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缓放较长的枝条由于顶芽延伸,侧芽一般不易萌发强枝,发短枝多,并且由于停止生长早,成花多,结果早。缓放无论对长、中枝,都有一定的减弱长势、增加生长量和降低成枝力的作用。长枝缓放以后,枝条明显增粗,长势明显减弱,中、短枝的数量明显增加,早期叶片的形成数量也多,因而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和花芽分化。中枝缓放以后,其反应因品种不同而有所不同。如莱阳茌梨、香水梨和鸭梨等,由于顶芽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所以缓放后,可以使顶芽继续延伸生长形成中枝,下部的侧芽则可以萌发较多的短枝。另外一些品种如黄县长把梨和大部分的日本砂梨品种,由于顶芽的长势较弱,缓放后,顶芽不能继续延伸生长形成中枝,只能形成短枝而封顶,下部的侧芽也只能萌发形成短枝,有利于花芽形成和早期结果。
    由于梨树枝条缓放后有上述反应,为了提早结果,就应对幼树、初果期树的长、中枝进行一定的缓放。在有空间的情况下,尽量多地对一些斜生枝条和水平枝条进行缓放,可有效的促进花芽分化,对直立的枝条可以先拉平后缓放,也可以形成花芽。
    缓放后的效果虽然比较明显,但是如果对一系列的中、长枝连续进行缓放,往往会造成树冠内的枝条紊乱,枝组细长和结果部位外移等不良后果,并且缓放后的枝条若不及时进行疏枝和回缩,任其自然生长还会出现“枝上枝”和“树上树”。
我校苗木品种及价格清单
http://bbs.shuiguobang.com/thread-47850-1-1.html
单位:山东省莱西市职业中专科研处
联系人:于新刚   电话:13905425398 E-mail:lxzyzz398@126.com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3040

帖子

615 小时

在线时间

10

好友

★溉帮★七袋长老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UID
10457
鲜花
1737 朵
农币
129548 枚
居住地
山东 青岛
发表于 2008-12-7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剪与不剪,都是相对的。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445

帖子

143 小时

在线时间

7

好友

初中二年级

Rank: 8Rank: 8

UID
29500
鲜花
-4 朵
农币
3189 枚
居住地
山西 运城
发表于 2008-12-7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运城
道理就是道理,应用在树上,后面的长相可是千姿百态哦.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万

帖子

3885 小时

在线时间

687

好友

★版主★

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

昵称
果树园丁
UID
7944
鲜花
25609 朵
农币
476916 枚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该剪的剪,不该剪的不剪!
我校苗木品种及价格清单
http://bbs.shuiguobang.com/thread-47850-1-1.html
单位:山东省莱西市职业中专科研处
联系人:于新刚   电话:13905425398 E-mail:lxzyzz398@126.com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4-30 11:29 , Processed in 0.073190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