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43|回复: 2

茄科作物:参差多样的起源争论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820

帖子

79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溉帮★五袋长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UID
223289
鲜花
7233 朵
农币
73253 枚
居住地
河北 廊坊
专职
农技推广
发表于 2016-8-26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柬埔寨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在植物的各个“科”(西文直译是“家族”)中,茄科(Solanaceae)是一个传奇的家族。这个家族里有马铃薯(土豆)这样的主食作物,2015年刚被中国官方认定为“第四主粮”;有茄子、菜椒(辣椒的品种)这样的食果蔬菜,有龙葵、少花龙葵(在海南等地叫“白花菜”)这样的食叶蔬菜;有辣椒、枸杞这样的调料;有香瓜茄(人参果)、酸浆这样的水果;更有番茄(西红柿)这样的身兼多职的全能作物,其大果品种可作蔬菜,小果品种可作水果,种子还可以榨油。如果要在植物里面找一个科,人类只吃其中的成员就可以满足多种营养需求,那茄科肯定是最佳候选者之一。茄科还盛产各种观赏植物,最常见的有矮牵牛、珊瑚豆、鸳鸯茉莉、夜香树、舞春花、蛾蝶花等,它们以多姿多彩的美貌点缀了人类的生活。
  不仅如此,茄科还有黑暗的一面。烟草是全球产量最大的有毒嗜好品,人类在意识到它造成的严重健康危害之后,至今仍然深陷在禁烟的苦战之中。洋金花、茄参、天仙子(莨菪)、颠茄更是著名的有毒植物(因此也是药用植物),有的甚至可以致人死地,也由此激发了民间很多阴森的传说和神话的灵感。
  然而,在上面提到的这些茄科作物中,大多数都并非起源于中国。特别是辣椒(另文已详述)、洋金花、茄子、番茄、马铃薯、烟草这几个种,虽然都有人说过是中国原产,但现在一般认为都应该是后来传入。只不过,这些争论水平不一,有学者之间的严肃过招,也有类似网络段子的搞笑附会。

文献学家力辩洋金花的传入时间

  和菊科一样,茄科起源于南美洲,此后便不断向周边扩散。有学者通过分子研究,发现茄科至少可以分成19个“宗支”,其中有16支在南美洲有分布,在这16支中又有13支在中北美洲也有分布,说明茄科在历史上曾经多次成功地从南美洲向北传播。不仅如此,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新大陆的茄科植物还至少向旧世界扩散了十几次,光是茄属(Solanum)这个包含1500种左右的超级大属就至少扩散了4次。而且,茄科植物从美洲向外扩散有东西两个方向,既可以向东到达非洲和亚欧大陆,又可以向西到达夏威夷和澳洲,真可谓是善于移民的家族。
  茄科之所以特别擅长远距离传播,是因为它们的果实要么肉质多汁,可以被鸟类吃下,要么带有钩刺或黏液,可以附着在鸟类身体外面。随着鸟类的迁徙,茄科植物也就轻松地把种子传播到了远方。尽管如此,茄科植物却不像菊科植物那样善于适应环境,它们到了异国他乡,往往还是眷恋故乡的生境,喜旱的仍然喜旱,喜热的仍然喜热。所以,虽然茄科在旧世界分布比较广泛,种类相对来说却不算太多[ 1]。一些原先认为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扩散到旧世界的种属,经研究之后却发现很有可能在哥伦布时代之后才走出美洲。著名药用植物洋金花(Datura metel)就是其一。
  洋金花属于曼陀罗属(Datura)。过去很长时间,学界都认为洋金花是曼陀罗属的旧世界种,而且早就在印度、阿拉伯等地方被当成药材使用了;甚至还有很多人认为早在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本草学家迪俄斯科里德斯(Dioscorides)的《本草》一书中就记载了洋金花。然而在1991年,有两位澳大利亚分类学家西蒙(David E. Symon)和海吉(Laurie Haegi)却通过分析表明,整个曼陀罗属都是美洲原产的植物,它们只不过在“地理大发现”之后不久就传入旧世界,迅速成为归化植物罢了。在此之前,欧亚古籍中一切疑似这种植物的记载都是错误鉴定,本来应该是其他植物[ 2]。后来,几位墨西哥学者从分子角度研究了洋金花的起源,发现它很可能是由中南美洲的野生植物毛曼陀罗(Datura innoxia)栽培驯化而成,进一步支持了曼陀罗属原产美洲的说法[ 3]。
  然而,这种断然的结论不可避免会引发其他学者的不满。有一位印度学者和一位约旦的阿拉伯学者就质疑西蒙和海吉文献看得太少,中世纪的阿拉伯文献只看过伊本·西拿(Ibn Sīnā,拉丁名叫“阿维森纳”Avicenna)著作的拉丁译文,至于南亚文献和东亚文献则压根没有看过。“两位作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如此有限,这必然会随之使他们……结论的牢靠程度也有限。”接着,这两位亚洲学者——一位能看懂阿拉伯语,一位能看懂梵文——就罗列了许多证据,表明阿拉伯和南亚的文献中确实有些记载指的是洋金花无疑[ 4]。因此,他们并不否认洋金花原产美洲,只是认为早在公元后第一个千年就传入亚洲了。
  我不懂阿拉伯语,也不懂梵语,无法判断他们的考证是否可靠。我相信植物学界的很多学者(特别是欧美学者)也是如此,难怪他们并没有正面驳斥这篇文章,只是习惯性地不相信这种纯文献考证得来的结论。茄科分类专家奥尔姆斯泰德(Richard G. Olmstead)在2008年的一篇论文中就说得很直白:“尽管曼陀罗属在亚洲有一些早期记载,南亚的一些前哥伦布时代文献的注释版本也有它的记录,但是曼陀罗族很可能是个在后欧洲接触时代早期传入亚洲的新世界类群。”[ 5]老实说,我觉得这样的态度,对辛辛苦苦做文献研究的学者来说,未免有些不公平。
  当然,我自己研究“东亚文献”中的中文文献时,确实发现在哥伦布时代之前,便没有洋金花的可靠记载。比如在宋代虽然已经有了“曼陀罗”一名,但其中只有南宋学者周去非的《岭外代答》提供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广西曼陀罗花,遍生原野,大叶白花,结实如茄子,而遍生小刺,乃药人草也。盗贼采干而末之,以置人饮食,使之醉闷,则挈箧而趋。”又是“大叶”,又是“白花”,又有遍生小刺的果实,又能让人吃下后昏醉,确实很像洋金花,但鉴定为茄属的毛茄(Solanum lasiocarpum)也未尝不可。直到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其中提到的“曼陀罗花”才能比较肯定是指洋金花,而这部著作的成书年代显然已经晚于哥伦布返航的1493年了。因为这种诠释的不确定性,植物学家对纯文献考证采取漠视态度,看来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至于今天植物学上所说的“曼陀罗”,指的又不是洋金花,而是同属另一种原产墨西哥的一年生植物(Datura stramonium)了。
  还有人用东汉末年的神医华佗为例,说那时候中国人就用洋金花入药,做成麻醉剂“麻沸散”,就更不足信。且不说“麻沸散”的成分史无明文,史学大师陈寅恪在1930年就发表论文《〈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指出神医华佗的故事只不过是附会到一个叫华旉的中国人身上的佛教神话。当然,这是一个比考证“曼陀罗”还大的巨坑,这里就不展开了。

茄子:又一场“中印战争”

  就像印度学者和阿拉伯学者在用历史文献争论洋金花传入亚洲的时间一样,中国学者也在用历史文献争论茄子(Solanum melongena)的驯化地。
  茄子的起源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就像水稻一样,南亚、东南亚和中国都曾被说成茄子的起源地。然而,因为印度学者很早就梳理过南亚古代文献,发现早在公元前3世纪的梵文典籍中就有茄子的记载,所以一直以来最流行的说法是,茄子是在印度驯化的。这一回,轮到中国学者不同意了。若论古代传世文献的丰富程度,中国毫无疑问是第一,而且在版本和编年上更可靠。如果连中国文献都没研究过,又怎么敢断言茄子一定是印度起源呢!
  中科院植物所的文献学家王锦秀就发现,如果把中国古籍中有关茄子的记载都摘录出来,按年代顺序排列起来,可以显示出一条清晰的驯化历程。在中国传世典籍中,最早记载茄子的是西汉末年王褒的《僮约》。这是一篇滑稽的文字,讲述了成都一个傲娇的仆人拒绝给主人的客人打水,客人一怒之下把他买了下来,然后当场制定了极为严苛的行为守则,终于杀了这位傲仆的威风。这篇契约要求仆人在春分时节干一大堆农活,包括“落桑皮棕,种瓜作瓠,别茄披葱”,也就是说,要给桑树剪枝,要剥取棕榈纤维,要种甜瓜和瓠子,还要把茄子和葱分别种到各自的地里。《僮约》中有明确的年代——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这不但让中国的茄子栽培史长达2000多年,甚至都可以让今人能精确地在2042年庆祝茄子栽培两千一百周年了!不仅如此,稍晚于王褒的扬雄在《蜀都赋》中也说成都人“盛冬育笋,旧菜增伽”,其中的“伽”也是茄子,更可证明茄子在西汉的成都地区就是常见蔬菜。
  西汉之后,西晋嵇含《南方草木状》、南朝沈约的《行园诗》和北齐贾思勰《齐民要术》也都提到了茄子,而且这些记载粗略勾画出了茄子从岭南地区北传长江流域、再传黄河流域的轮廓。不仅如此,在《齐民要术》之后,从历代有关茄子的图文记录又可以清楚地看出茄子由小到大、由圆到长、由苦涩到香甜的驯化过程,而这在印度古代文献中是找不到的。考虑到在中国也发现了类似栽培茄子的野生植物,那就不能排除茄子在中国驯化后才反传印度的可能性[ 6]。
  毫无疑问,王锦秀的研究表明中国人在茄子的驯化上的确出了很大力气,但是,这和茄子原产印度的观点也不矛盾。完全可能是这样的情况:茄子先在印度驯化出又小又圆、仍带苦涩的原始类型,再传入中国,得到中国人的进一步驯化,其中部分植株在南方逸为野生。
  而且,中国古籍中对茄子的记载也并非无可争议。《僮约》中的“茄”字,在其他版本中又写作“茹”、“落”、“薤”等,究竟哪一个正确很难断定。即使这个字是“茄”,而且和《蜀都赋》中的“伽”可以相互印证,还有一个问题:先秦时代并没有“伽(茄)”(gia,相当于普通话的qié)这个读音,就目前的文献来看,它基本只出现在汉以后的外来语(特别是梵语)音译词中(比如伽蓝、僧伽等)。而正好茄子在梵文中叫vātiga-gama,其中两次出现类似“伽”的音节,实在不能不让人怀疑,“茄”实际上就是个从印度北部来的音译词。
  这个时候,我们自然会把目光转向分子研究,希望它能对这桩疑案做出初步裁决。2010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茄子的野生祖先是原产非洲和中东的苦茄(Solanum incanum),是浑身带刺的植物。苦茄的果实虽然不堪食用,但可以用来鞣革,或是作为草药,所以后来就从原产地传入了热带亚洲,并在这里被驯化为茄子。然而遗憾的是,这项研究并没能确定茄子在热带亚洲的具体传播途径,作者只能重复前人的说法,认为做蔬菜用的茄子在印度或中国驯化,或者同时在两个地方驯化[ 7]。有关茄子的起源,还需要今后更细致的分子研究才能解决。在此之前,我自己还是倾向于国际上的主流说法,认为茄子的祖先从非洲或中东传入东部亚洲后,最有可能在印度北部初步驯化,然后在公元前1世纪之前连同它的名字一起传入中国西南地区。

异想天开者的狂欢

  洋金花传入亚洲的时间,以及茄子的驯化地,都是严肃的学术讨论,所以讲起来也不免会让人觉得有点艰深。但下面要说的番茄、马铃薯和烟草的起源争论,就可以让人像看滑稽剧一样轻松观赏了。

(1) 番茄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的故事比较平淡。它的野生种原产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区,但最早驯化地是在墨西哥还是秘鲁一带,现在还有争论。当然无论墨西哥还是秘鲁都是美洲,对中国人来说,都意味着番茄只能在“地理大发现”之后才能传来。根据文献记载,番茄传入中国的时间大概在明末万历年间,此后因为主要只是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在国内的传播比较缓慢,到清末民国时才开始广泛栽培。
  有关番茄原产中国的“证据”,也不外乎是考古学的孤证和误当成本土野生植株的逸生野化植株。1983年7月,成都凤凰山一个砖厂的工人在工作中意外发现一座古墓,后来判定是西汉武帝初年的墓葬。墓中出土了4个藤笥(箱子)、5个竹笥,里面装有一些已经炭化的稻谷。这些藤竹笥运到成都文物管理处的仓库之后没几天,里面竟然长出了一些幼苗,而且越发越多,共有三四十根。经过栽培之后,它们陆续开花结果,人们才发现竟然是番茄。于是“成都发现西汉番茄”的消息不胫而走,考古学者也兴奋地用中国南方野外有很多本土野生的番茄植株(实为逸生野化植株)作为旁证,宣称“我国自古以来确实有番茄”[ 8]。
  这当然是个非常重大的发现,可惜疑点实在太多。比如,为什么墓中的杏核和稻谷都已经炭化,独独番茄种子没有炭化,还能健康地长出幼芽、开花结果?如果考虑到番茄的种子一般只有8–10年寿命,这就更不可思议了。由于当时的技术所限,这批种子未能做放射性碳年代测定,如今已经无法确定来源。但这样的考古孤证,显然不足以推翻番茄原产美洲的坚实结论。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这些种子恐怕是那些藤竹笥出土之后才神不知鬼不觉地混进去的。

(2) 马铃薯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的原产地在秘鲁到玻利维亚极西北部的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可能也在万历年间,此后又几次经不同的路线传入中国。但一直到民国年间,马铃薯在中国的种植都十分有限,真正得到大规模栽培是1949年以后的事情。
  本来,马铃薯从来没有像花生、番茄那样莫名其妙地从什么古墓中出土,也无法逸为野生,我以为应该不会有人说它是中国原产,结果我还是低估了国人开脑洞的能力。1999年,有个署名“黎南”的人在一本叫《学问》的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散文·随笔”,题目叫《从玉米、马铃薯等原产于中国说开来》。这文章上来就说“印第安人是古代中国的移民”,还说“美国学界通过DNA的化验早已证明了这一点”(事实上,“DNA的化验”表明印第安人实际上是中亚狩猎-采集人群的后裔,他们在1.65–1.35万年前向美洲迁徙时,“中国”还压根不存在),然后就一口咬定,凡是美洲的作物都是印第安人从中国带去的种籽培育出来的。
  更令人瞠目的奇论还在后面。“黎南”又说,《山海经》中的“丁令之国”就是南北极,而且这书中还有金鸡纳树的记载;《诗经》中有一句“四月秀葽(yāo)”,“葽”就是马铃薯,所以至今山西还管马铃薯叫“山葽蛋”……看到作者一本正经地讲这种高级黑段子,连连发出“悲夫”的哀叹,我本来还拼命憋着笑,但看到后面又说共产主义就是“孔丘主义”、communism一词的第一音节com-就是“孔”的时候,终于忍不住喷了出来[ 9]。

(3) 烟草
  就连烟草(Nicotiana tabacum)这种有合法身份的**植物,也有人愿意把它说成中国起源。烟草实际上是一种杂交起源的栽培作物,原产地也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但比马铃薯偏南,在玻利维亚一带。到哥伦布抵达美洲时,烟草已经在那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了。烟草最早传入中国也是明末,但扩散得相当快,到康熙年间就已经普遍种植,由此可见这种嗜好品植物的巨大威力。不过,今天中国栽培的烟草品种大部分是20世纪初才传入的。因为传统的品种不适合做卷烟,所以当卷烟受到中国人的普遍欢迎之后,烟草品种就发生了大更替[10]。
  尽管烟草是晚近传入的植物,但中国古籍上确实记载了点燃植物吸入其烟的实践,比如款冬就是一种经常用来点烟治病的草药,于是就有人拿一些这样的记载作为论据,说中国人早就开始抽烟。还有人说烟草原产甘肃,依据竟然是当地的传说故事,说唐肃宗有一天梦见自己驾着祥云,跟一群仙女到了一座仙山,醒来之后就派人到处寻找,结果在甘肃那个地方找到了形状类似的山,便在此建了行宫。有一天,肃宗前往行宫附近的泰山庙求子,突然闻到一阵香气,发现是一位老汉正在吸烟。肃宗好奇地试了一下,顿觉香气沁人心脾,令人神清气爽,便当即传旨,封这里的烟草为贡品。
  更有人附庸风雅,在古诗词里搜了一堆含有“烟草”、“烟叶”的句子,就说这些都是对烟草的描述。于是,白居易的诗句“烟叶蒙笼侵夜色”,成了唐代开封种烟草的依据,而北宋词人贺铸的名作《青玉案》的最后几句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表明那时候的苏州城外已经有大片的烟草田![11] 然而,只要有起码的文言水平,就应该知道此“烟草”非彼“烟草”。把这些诗词拿来当植物起源的考证材料,完全是焚琴煮鹤。
  其实,就像越有名的人,越容易遭受谣言蜚语一样,这些各有搞笑之处的“中国起源论”,也只能说明茄科作物在中国确实是最常见、最为人熟悉的作物。何况,人类文化本就多姿多彩,有辉煌就有阴暗,有大气就有卑琐,有学者的严肃研究,也难免会有“民科”的自娱自乐,这就正如茄科既有可口的食物、美丽的花卉,也有令人色变的毒物一样。看来,还是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得对:“参差多样,对幸福来讲是命脉。”
参考文献
[ 1] Olmstead, R.G. (2013) Phylogeny and biogeography in Solanaceae, Verbenaceae and Bignoniaceae: a comparison of continental and intercontinental diversification patterns.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71: 80–102.
[ 2] Symon, D., Haegi, L. (1991) Datura (Solanaceae) is a new world genus. In: J.G. Hawkes, R.N. Lester, M. Nee et al. (eds.) Solanaceae. Kew Royal Botanic Gardens and London: Linnaean Society: 197–211.
[ 3] Luna-Cavazos, M., Bye, R., Jiao, M. (2009) The origin of Datura metel (Solanaceae): genetic and phylogenetic evidence.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56: 263–275.
[ 4] Geeta, R., Waleed Gharaibeh. (2008) Historical evidence of Datura in the Old World and implications for a first millennium transfer from the New World. Journal of Biosciences, 32(7): 1227–1244.
[ 5] Olmstead, R.G., Bohs, L., Migid, H.A., et al. (2008) A molecular phylogeny of the Solanaceae. Taxon,57(4): 1159–1181.
[ 6] Wang, J.-X., Gao, T.-G., Knapp, S. (2008)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reveals pathways of eggplant domestication. Annals of Botany, 102: 891–897.
[ 7] Weese, T.L., Bohs, L. (2010) Eggplant origins: Out of Africa, into the Orient. Taxon, 59(1): 49–56.
[ 8] 徐鹏章. (1988) “西汉番茄”的发现、培育、和初步研究. 农业考古, (1): 191–194.
[ 9] 黎南. (1999) 从玉米、马铃薯等原产于中国说开来. 学问, (6): 52–53.
[10] 蒋慕东, 王思明. (2006) 烟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中国农史, (2): 30–41.
[11] 匡达人. (2000) 对烟草起源我国论的辩析. 农业考古, (3): 201–204.
来源:南方蔬菜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万

帖子

2119 小时

在线时间

40

好友

★溉帮★七袋长老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昵称
小树有梦想
UID
167425
鲜花
20936 朵
农币
83661 枚
居住地
辽宁 大连 瓦房店市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6-8-26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非常喜欢这类科普短文,配上插图就好了,美中不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3996

帖子

64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溉帮★五袋长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UID
343016
鲜花
7964 朵
农币
64243 枚
发表于 2020-10-5 21: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4-4-19 10:02 , Processed in 0.035562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