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49|回复: 6

中国“先富起来”的一代人需要受教育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442

帖子

849 小时

在线时间

53

好友

★溉帮★六袋长老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昵称
中国有机苹果
UID
14701
鲜花
794 朵
农币
98992 枚
居住地
甘肃 平凉 静宁县
专职
合作组织
发表于 2008-9-24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甘肃定西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最近我在讲课或者作报告的时候,经常会提出一个问题:这30年里,你们最熟悉或者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什么?结果我发现,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地选了这一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确实,这句话对中国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在这句话的鼓舞下,很多中国人作为“一部分人”也确实“先富起来”了。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不过,“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的表现,却不让人满意。相当数量的“先富起来”的人,并非“仓廪实而知礼节”,竟然是“饱暖思欲”,包二奶、超生、赌博、联手。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中国“先富起来”的一代人,必须学习做富人。

“富人”,看起来是一个经济的概念,但事实上还是一个社会的概念,更是一个文化的、人的概念。我经常说,“富”而不“贵”,那只是“土豪”,而不是什么“富人”。真正的“富人”必须是“富”而且“贵”。这里的“贵”,就是有文化、有品位、有境界。

什么才是“富”而且“贵”呢?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一个是巴菲特,他是世界第二大富豪,他捐了310亿美元给盖茨基金会,而没有像中国的很多富人那样,把钱留给自己的儿女,或者去大肆挥霍。在他看来,市场经济只是“赢家”的天堂,它根本没有办法解决所有“输家”也就是穷人的问题。要解决穷人的问题,就只能靠“赢家”的道德自觉,靠“富人”主动为社会重新分配财富。

西方在出现两次财富高峰的同时,也出现了两次慈善高峰,第一次是卡耐基和洛克菲勒时代,第二次是盖茨和巴菲特时代,这绝不是偶然的。我要说,这就是“富”而且“贵”。在很多中国的富人看来,只要合法赚钱、合法纳税,就是对社会的贡献,这其实是不够的。真正的富人必须是“拼命挣钱、拼命省钱、拼命捐钱”,美国政府每年的财政总收入,有9%来源于富人的慈善捐款。中国呢?国家财政收入中每年富人的捐款连0.1%都不到,捐款的富人不过1%。

再看一个例子,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对于它的沉没,我们似乎更关注文学家杜撰的爱情故事,却忽视了船上欧洲富人的所作所为。这些人个个富可敌国,却没有一个人提出非份的救生要求,更没有人通过**的方式上救生艇以逃生。生死关头,真正显现“富贵”本色。

我并不是说中国“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身上都存在问题(而且,其中也确实不乏真正的民族精英),但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富起来的人是有问题的。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这与中西方的富人所置身的不同社会背景有关。西方的多数富人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经营能力的提高和市场能力的提高而正常致富的,所以,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他的致富是因为他的道德自觉,也是因为他的文化水平,更是因为他的社会责任感。当他致富以后,他对自己的要求不但不会降低,反而还会提高。在中国就不同了。中国的相当一部分富人是靠社会的转型——例如双轨制、炒股票、房地产——一夜暴富的。也就是说,往往并非靠创造财富而成为富人,而是靠“分配财富”、“转移财富”而成为富人。对他们来,究竟应该怎么样去做一个富人,对不起,事先根本就没有想到,只是不“仁”而富而已。事后呢?自然也根本不会去想。什么“回报社会”?什么以更高的道德自觉、更高的文化要求和更强的社会责任感来要求自己?他们统统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结果是富而不义,甚至是为富不仁。

由此,我想起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说过的一句很著名的话。他说:“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现在,在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大声呼吁: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富人。

文/潘知常(南京大学教授)
0924_456871.jpg
[url=http://www.jnapple.com.cn]http://www.jnapple.com.cn[/url]  静宁格瑞苹果合作社欢迎你
头像被屏蔽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377

帖子

165 小时

在线时间

3

好友

禁止发言

UID
22524
鲜花
-11 朵
农币
4754 枚
发表于 2008-9-25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漳州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万

帖子

2261 小时

在线时间

537

好友

★版主★

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

UID
8184
鲜花
12871 朵
农币
140432 枚
发表于 2008-9-26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支持了!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3

2879

帖子

3505 小时

在线时间

101

好友

★管理员★

Rank: 45Rank: 45Rank: 45Rank: 45Rank: 45Rank: 45Rank: 45Rank: 45Rank: 45Rank: 45Rank: 45Rank: 45

昵称
大老虎
UID
2
鲜花
7166 朵
农币
592587 枚
发表于 2008-9-27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原帖由 静宁有机苹果 于 2008-9-24 20:26 发表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最近我在讲课或者作报告的时候,经常会提出一个问题:这30年里,你们最熟悉或者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什么?结果我发现,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地选了这一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确实,这句话对 ...

呵呵,说下我的看法
国外慈善家多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很重要:
1、信仰,基督文明下的商人把捐赠当成对上帝的一个义务,基督徒十捐一虽不是强制,但已经成为他们信仰里的一部分了,国人没这个信仰吧,呵呵,转载一段话给大家看看:
在基督徒的角度,我們的金錢,其實也是社會的賜與和上天的恩惠。沒有安定繁榮的社會,我們能賺到什麼?所以我們應有計劃地在自己的收入中撥出一個固定的百分比(聖經要求「什一捐獻」,即10%)去幫助別人,以答謝社會養育和神保佑之恩。

教徒亦有責任幫助教會經費,所以要慷慨捐獻。

至於清貧的家庭,盡力而為便可。聖經上說:「每人照心中所酌量的捐助,不要心痛,也不要勉強,因為『天主愛樂捐的人。』」(格後9:7)
有一些經濟能力富裕、又樂於支持教會的教徒,更會捐20% or 30%。

捐獻是用「心」的;你是吝嗇,還是真的經濟上做不來,主是知道的。

不是每間教會都會公佈教徒的捐款金額。如你不需稅項減免的捐款收據,教會更不會紀錄你捐了多少。 (當然,聞說也有教會會列捐款清單。)

2、良好的捐赠法律支持,为什么西方那么多富豪热衷于捐赠,其实除了信仰外他们有现实的考虑,希望法律在这方面有严格规定,比如巨额遗产税,捐赠后税收方面的减免等,这些制度性的东西很重要,反观国内还很需要加强相关立法。
再多说几句,富人也要分群体的,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暴发户和新时代的富豪是有区别的,你数数现在当红的富豪很多都是受到很好的教育,留洋回来的,但我也没见到他们多么豪爽阿,能富起来的人学习能力是很强的,他们即使没受到过很好的大学教育,但他们的综合素质总体来说很高的,教育很难把人教育成慈善家的。
写这么多并不是要为富人辩护,而是要反思深层次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386

帖子

187 小时

在线时间

14

好友

初中三年级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0767
鲜花
274 朵
农币
3929 枚
发表于 2008-9-27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濮阳
中国国民整体素质都亟待提高,中国政府官员难道不需要吗?他们中的某些败类素质低下做的事可是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呀!工人、农民不都是一样吗?如果整体素质提高了,就不会有毒奶粉事件了呀!中国人都要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教育!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79

帖子

501 小时

在线时间

2

好友

高中三年级

Rank: 12Rank: 12Rank: 12

UID
185
鲜花
70 朵
农币
3958 枚
发表于 2008-10-7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马来西亚
为富不仁不义的富人如在教育!也不知会不会改变!
可能他们没有信仰,不知 [头上三尺有神明]  [善恶到头终有报] 这到理!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4639

帖子

1377 小时

在线时间

99

好友

★农艺师★

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

昵称
小马哥
UID
20830
鲜花
8573 朵
农币
103142 枚
居住地
山东 烟台 蓬莱市 登州街道
专职
农技推广
发表于 2008-10-7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原帖由 康康虎 于 2008-9-27 09:27 发表

呵呵,说下我的看法
国外慈善家多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很重要:
1、信仰,基督文明下的商人把捐赠当成对上帝的一个义务,基督徒十捐一虽不是强制,但已经成为他们信仰里的一部分了,国人没这个信仰吧,呵呵,转载一 ...

同意.
中国有句古语:为富要仁.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4-26 00:41 , Processed in 0.104611 second(s), 4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