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43|回复: 0

广阔天地好作为 十三陵尜枣也搞“产学研”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万

帖子

5446 小时

在线时间

244

好友

★版主★

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

UID
12392
鲜花
36543 朵
农币
291852 枚
居住地
新疆 和田
专职
农技推广
发表于 2008-5-15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新疆和田地区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
广阔天地好作为 十三陵尜枣也搞“产学研”
  来源:科报网 发布日期:2008-5-14   
     北京市科委主任马林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农村科技协调员就像当年的“赤脚医生”,源于农民,服务农民,但又不同于赤脚医生。因为这支队伍有强大的科技资源作后盾,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更大的威力和更广阔的天地。今天,就请大家跟着记者去昌平转一转,看看昌平的科技协调员们在广阔天地里如何取得不平凡的业绩。  
  贫困村成了“奥运接待村”  
  在北京西北部有个叫麻峪房的村子。别看它小,它可是“北京十大最美的乡村”之一。  
  10年前,这里还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人均收入只有700多元。短短十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创出了四个第一:第一个由贫困村变为富裕村,第一个成为民俗旅游规范村,第一个实现全村农户100%从事民俗旅游,第一个开始接待外宾的旅游村。更被媒体誉为“京郊民俗旅游第一村”。  
  提到麻峪房村的旅游,就不能不说说一个名叫宋兴海的科技协调员。麻峪房村民俗旅游的发展初期,农户市场意识不强、缺乏责任心、信息不足、服务不到位……为了和市场接轨,宋兴海牵头成立了民俗旅游协会,党员干部为理事,民俗旅游户为成员,农户自主经营,协会开发市场、指导服务。   
  这样一来,协会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把民俗旅游农户拧在一起,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增强了责任心。仅半年时间,经营状况好的农户就收入8000多元,搞旅游的农户尝到了甜头,其他农户也纷纷效仿,民俗旅游户迅速发展到50多家,还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水果、羊肉、兔肉被游客食用或带走,再也不为推销发愁,价格还高出不少。  
  既然搞民俗旅游,当然得吸引新游客、留住老顾客。2005年底,宋兴海带领农户们建成了无线局域网系统,建立了麻峪房民俗旅游网站,成为北京市首家“数字民俗村”。民俗户可以在网上展示自家特色,旅客也可以到这里上网,使忙里偷闲的商务人士做到工作、休闲两不误。  
  “我现在搞培训,我们的民俗户们培训都上了瘾。”宋兴海很得意地说。村里开展最多的要算厨艺提高培训。经过培训,民俗户们学会了四十多种特色菜、五十多种面食的制作。随着游客不断增多,宋兴海又请来昌平职业学校的老师为民俗户们培训营养搭配,做出色香味俱全的农家饭吸引游客。现在,麻峪房村所有民俗旅游接待户均持有“六证一牌”———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卫生许可证、健康证、旅游培训上岗证、中级厨师资格证和“北京市民俗旅游接待户”牌。  
  麻峪房村再也不是当年那个贫困村了。全村60户人家全部从事民俗旅游接待,户均收入8万元。去年麻峪房村又被昌平区旅游局确定为2008年奥运乡村旅游接待村,全村有62人次获得首都窗口行业奥运培训合格证书。昔日的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了“奥运接待村”,实在是农村科技协调员们的大功劳。  
  山坳坳里也搞“产学研”  
  2007年5月的一天,在一场秧歌表演的热烈气氛中,“北京农学院十三陵新农民学校”和“北京卓越大种植合作社”在昌平十三陵镇同时揭牌成立,十三陵农200余人当天即成为合作社的社员。  
  十三陵地区风景好,但是山坳坳多,尜种植作为具有十三陵特色的果林种植已有多年历史。十三陵地区有树数百万株,但多在山地半山地,耕作条件差,果农又缺乏种植管理知识,影响了尜的产量和质量。  
  面对自然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重重困难,当地的果农并没有退缩,他们“自有妙招”,那就是山坳坳里搞“产学研”。  
  位于农民之家的十三陵果业协会,是当地群众自发成立的农业合作组织,这个果业协会常年定期组织包括树在内的果树种植免费培训班,提高当地果农的种植技术和市场意识。他们还创造性地在农业生产中采用“经营科技”的做法,组织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村科技协调员,为缺乏劳动力和技术水平低的会员管理果园。  
  根据十三陵地区果林生产的实际情况,北京农学院借助大合作社这一平台,设立“北京农学院十三陵新农民学校”作为学院的产学研基地,利用自身的农林技术优势,将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推广到田间地头。新农民学校和合作社合一,可以更紧密地跟踪农民树种植,对尜生产进行产前、产中和产后的针对性培训,依靠社员力量培育新农民,并帮助培养农业科技致富带头人,以点带面培植出十三陵大产业的广阔前景。  
  “特种部队”科技指导员  
  科技协调员这个词早已为人熟知,农村科技协调员虽然都是植根农民、服务农民,但也有不同的身份和工作内容。比如,在爱农信息驿站工作,负责将信息上传下达的“信息员”;以乡镇科技管理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为主,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把握农民需求的“调研员”;农技推广机构中专门给农民朋友解决难题的“技术员”;以科技成果推广职能为主,连接市场的“推销员”等等。  
  最近,昌平区又开发出一支新的骁勇善战的“特种部队”———科技指导员。科技指导员的工作就是及时反馈农民的切实需求、生产难题,使政府明确自己的工作重点和方向,从而实现科技资源与广大农民的互动。  
  昌平区科委于泓主任告诉记者:“科技指导员是我区基层科技管理的一支特色队伍,全部来自于最基层的农村和社区。区科委通过培训、参观、考核、聘任的工作模式,运用现代科技工具让科技指导员能够及时获得新信息、学习新技术,让他们掌握一定的科普知识和实用技能,具备一定的科技素养,成为推进基层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力量。通过培训、考核以及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向农村辐射新信息、新技术和农业发展新思路,及时反馈农民的切实需求、生产难题,实现科技资源与广大农民的互动。”  
  加强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建设,是时代的选择,市场的选择,农民的选择,政府的选择。人们期待着,他们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有更大的作为。

.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4-4-25 22:28 , Processed in 0.022057 second(s), 2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