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1 次 组织活动:0 次 ★溉帮★八袋长老
     
- 昵称
- oli
- UID
- 61
- 鲜花
- 7056 朵
- 农币
- 152008 枚
- 居住地
- 北京
- 专职
- 果业媒体
|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湖北日报讯
图为:宜昌城郊生态第一村——官庄
图为:晓曦红柑桔光电分级自动化生产线
图为:夷陵红柑桔园物联网信息化管理系统
图为:鸟瞰10万亩生态橘园
三峡山水美,夷陵蜜桔甜。
金秋的夷陵,桔红橙绿。满山的苍翠中,一串串金黄的桔子压弯了枝头,笑盈盈地迎接八方来宾,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柑桔是夷陵农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是20万桔农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近年来,该区紧紧围绕打造全国知名“桔都茶乡”战略目标,大力推进柑桔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立足自然禀赋 推进产业规模化
夷陵区位于亚热带北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柑桔生长,是农业部确定的柑桔优势生产区域。据史料记载,2000多年前,夷陵区就已种植柑桔,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任夷陵县令时就写下了“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的绝妙诗句。近年来,全区按照“东部柑桔西边茶”的思路,加快柑桔优势板块基地建设,形成了以温州蜜柑为主的小鸦路百里柑桔绿色走廊。目前,全区有10个乡镇(街道、开发区、试验区)125个村近6万农户以种植柑桔为主业。2015年,全区柑桔总面积33.5万亩,其中结果面积30万亩,产量约50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六位和第五位,位居湖北省第一位。被评为“中国早熟蜜柑之乡”、“湖北省水果大县”。
立足生态转型 推进基地标准化
以小(小溪塔)鸦(鸦鹊岭)路沿线的小溪塔街道、龙泉镇、鸦鹊岭镇为建设重点,大力实施标准果园建设,促进柑桔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规模扩张向品质效益转变。捆绑交通、水利、农业等项目,实施公路硬化到园、水电供应到园、沟渠贯通到园、机械普及到园、综合防治到园等“五到园”工程,累计建设标准果园12万亩。全区柑桔基地认定面积达19.2万亩,其中绿色食品原料基地认定17万亩。鸦鹊岭、龙泉两镇20万亩柑桔荣获全国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称号。在2009年7月召开的全国标准果园创建启动会上,“三级网络抓培训、四项规程定标准、五大配套进果园”的“夷陵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
立足科技增效 推进链条产业化
大力扶持柑桔专业合作社、柑桔深加工企业等龙头企业,着力延伸产业加工增值链条,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全区发展柑桔加工企业73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晓曦红柑桔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产后处理生产线75条,其中引进2条全国领先的智能光电分级打蜡生产线,生产量为45吨/小时,全区产后打蜡加工能力达到了700吨/小时,柑桔产后商品化处理率达90%。浙江荣盛、山东嘉源等3家桔瓣罐头加工企业落户夷陵区鸦鹊岭镇食品工业园区,年生产桔瓣罐头能力达5万吨以上,可消耗鲜果7.5万吨。目前,仅柑桔商品化加工处理这一项,每年就直接增加农民收入6000多万元。
立足市场营销 推进产品品牌化
坚持每年召开销售联谊会,举办精品果园开园仪式,召开推介会、参加全国各地的展销推介活动等多种办法,不断提高夷陵柑桔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出台品牌创建奖励政策,提升柑桔品牌影响力。全区现有“晓曦红”、“小溪塔”、“金银岗”、“宜品贡”等柑桔品牌,其中“晓曦红”品牌荣获湖北省三大名果、湖北省名牌、湖北省著名商标等荣誉,并成功打入上海家乐福、武汉沃尔玛等大型超市。夷陵区生产的宜昌蜜桔以皮薄光洁、橙红艳丽、肉质脆嫩、风味浓郁、营养丰富等特点多次在国家和省级评比中获奖,柑桔及桔瓣罐头畅销国内23个省(市、区),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下一步,夷陵区还将按照“稳定面积、调整结构、创新机制、打造品牌”的发展思路,力争到2020年全区柑桔面积稳定在30万亩,标准桔园面积达到20万亩,总产量达到80万吨,产后商品化处理率90%以上,柑桔产业综合收入实现30亿元以上。同时推进柑桔产业与区域特色文化、城市休闲产业、城镇化进程深度融合,带动桔农持续增收,力争将夷陵建设成全国知名桔都和湖北柑桔产业第一县(区)。
农旅融合统筹发展
夷陵柑桔产业步入“柑桔+旅游”时代
金秋的夷陵,既是柑桔飘香、硕果盈枝的丰收时节,也是市民休闲秋游的好去处。
漫步夷陵桔园,一串串黄澄澄的柑桔压弯了枝头,迎着阳光熠熠生辉。田间地头,游人如织,桔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到夷陵柑桔主产地官庄、仓屋榜等地游玩采摘柑桔的游客络绎不绝。仅10月5日,官庄村星翔柑桔合作社的桔园里,前往桔园采摘的游客就达到2000多人次。如今,随着柑桔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到夷陵游园赏桔已经成为市民休闲新潮流,休闲农业已成为全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新模式。
统筹规划 柑桔与旅游融合发展
柑桔是夷陵特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该区20万桔农赖以生存的农业主导产业。夷陵也是旅游大区,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全区3.2万农户从事乡村旅游行业。
柑桔与旅游,两个看似互不搭界的产业。在夷陵区委、区政府农旅结合、统筹规划的推动下产生了交集。近几年来,该区将标准化柑桔基地与旅游设施一并规划建设,使桔园变景点,生态变品牌,推出了“桔黄稻香”等乡村游精品线路和“习家岗柑桔生态观光园”等一批特色景点,进一步增加了夷陵柑桔的知名度和附加值。
打造样版 柑桔与旅游统一建设
赏万亩桔园,游最美官庄。在夷陵区,提起柑桔和乡村旅游,都离不开官庄村。该村有1.5万亩柑桔,其中有7000亩高标准精品果园。被誉为宜昌城郊生态第一村,也是夷陵区精心打造的柑桔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样版村。
2013年以来,夷陵区对官庄村按照简约中式风格进行集镇临街房屋立面改造,建设仿古休闲旅游一条街。实施集镇道路美化绿化和官庄路黑化工程,修建了柑桔文化广场、柑桔博物馆、木纹牌坊、风景石和休闲绿道,打造官庄河生态景观带。
粉墙黛瓦、花草藤蔓,推门望山见水、开窗绿意盎然。如今,官庄村荣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成为该区柑桔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一面旗帜。
联合推介 柑桔与旅游无缝对接
9月21日,夷陵区在武汉举行推介会,首次将柑桔与旅游打包推介,向国内外游客推出了桔都茶乡秋色之旅,包括“览万亩桔园、游最美官庄”、“游石屋稻海、觅田园乡愁”、“游三峡茶谷、品乡情乡味”、“游山水田园、忆农耕岁月”四大特色项目,将柑桔产业与乡村游有机结合起来。下一阶段还将到荆州、荆门、福州等地进行专场推介。据了解,与去年“十一”同期相比,今年到夷陵旅游的外地游客占比提高25%以上。
今日开幕的第五届中国宜昌(夷陵)柑桔节将与乡村游路线无缝对接,将开展“万名市民游桔园”、“百名微博达人微桔园”等一系列乡村旅游活动,为推介官庄以及周边乡村旅游搭建平台,全面展示夷陵城乡统筹发展丰硕成果。
夷陵区柑桔产业龙头企业
湖北晓曦红柑桔专业联合社
宜昌晓曦红柑桔专业合作社是集柑桔生产、加工、销售、果蔬冷链物流、农业科技开发、柑桔生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该社生产的“晓曦红”宜昌蜜桔畅销国内23个省(市、自治区),并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被认定为“国家绿色食品”、“湖北名牌产品”、“湖北三大名果”,“晓曦红”宜昌蜜桔及其生产技术规程荣升为湖北省地方标准。
湖北星翔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湖北星翔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生产的“夷陵红”生态柑桔,被国家农业部确认为绿色食品,A级标准A级产品。在中国(武汉)第十二届农博会上,“夷陵红”蜜桔、苦荞茶产品双双获得金奖。星翔联社坚持不懈抓农产品生态特色体系建设,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和农产品市场诚信度品牌化建设。同时在夷陵柑桔百里走廊兴建了夷陵红柑桔精品园现代物联网,展示现代种柑先进技术。
宜昌洋红农贸有限责任公司
宜昌洋红农贸有限责任公司是集柑桔生产、收购、加工、包装、销售和出口贸易一体化的宜昌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占地80亩,固定资产5000万元,员工150多人。公司拥有健全的销售网络,稳定的市场,强大的物流配送体系,注册的“洋红”牌宜昌蜜桔,自营出口远销加拿大、俄罗斯、泰国等多个国家。2014年共销售柑桔7万吨,其中出口柑桔2.3万吨,创产值1.1亿元,为农民增收1000万元。
宜昌天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宜昌天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累计投资5500余万元,建有标准生产车间两栋,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建成柑桔初加工生产线3条,年加工柑桔8万吨,公司拥有年产包装箱100万个的塑筐厂1个,无公害柑桔园4500多亩。公司坚持工艺与技术创新,带领果农共同致富,带动裙带区域的经济发展,逐步形成观光休闲等于一体的水果产业布局链。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武汉) 撰文:何英 朱永杰 摄影:张国荣 黄一木 李承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