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56|回复: 1

南方地区砂梨栽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048

帖子

326 小时

在线时间

1

好友

大学一年级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UID
8341
鲜花
4490 朵
农币
8143 枚
发表于 2008-3-3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绵阳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一、南方地区砂梨栽培的现状

  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14个省(市),气候温暖多湿,是砂梨的主要栽培区域。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黄花、金水2号、翠冠、清香等新品种的推广以及酥梨的大面积发展,梨栽培面积逐年增长。据农业部统计,1991—2002年11年间,该区域梨栽培面积从11.9万公顷发展到38.9万公顷,增长了227%。2002年产量达328.6万吨,如果按1998年统计的面积作为投产面积计,平均亩产达800公斤。各省(市)梨栽培面积如表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四川(重庆)、湖北、云南、贵州等丘陵山地是砂梨栽培的主要地区。丘陵山地光照足,通风透光,排水良好,具备生产优质果品的良好环境。梨树的风土适应性强,抗逆力较强,且在农业种植业中比较效益较高,是开发荒山、荒地、滩地,发展山区经济的优良果树之一,因此在各省(市)丘陵山地仍是梨栽培的主要地区。从表1也可以看出,近年来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梨栽培面积发展也较快,分别较1991年增长211%、208%、138%。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交通方便,信息灵通,科技教育发达,市场大,资金充裕,人才济济,为梨产业化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梨生产者的栽培和经营观念不断更新。各地十分注重安全、优质果品的生产,制定并推广各项生产技术标准;注重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重视果品的采后处理、改进包装、注册商标、创建品牌;建立各种形式的梨专业群众性组织等一系列提高果品质量和有利于梨产业化发展的措施。我国的砂梨生产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但是,南方地区砂梨栽培从总体上来看,发展不平衡,普遍存在着重种轻管的现象。南方地区14个省(市)梨面积已近40万公顷,而日本梨面积也不过2万公顷,日本梨生产者不仅以优质的商品果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还要出口到国外,并以“水晶梨”、“Nashi”品牌享誉国际市场。这一显著的差异,反映出我们在梨栽培方面是远远落后于国际上先进国家的技术水平。准确地分析我们在梨栽培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国情,寻求有效地解决办法,有利于我们在与国际接轨的征程中节约资源、缩短时间。

  南方各省(市)梨面积表       千公顷

  地区     1981年     1986年     1991年     1996年     2002年
  上海      1.3        1.2        0.8        1.0        1.9
  江苏     11.9       13.6       14.2       19.3       43.7
  浙江      7.2        7.1        7.1        8.6       22.1
  安徽     10.5       14.0       17.4       22.8       36.7
  福建      4.8        4.3        7.4       15.6       22.2
  江西      7.6        4.1        4.7       23.3       21.3
  湖北     15.1       11.6       13.3       41.4       50.8
  湖南      9.3        6.5        6.5       13.8       20.9
  广东      0.0        7.1        7.9        6.6        7.5
  广西      1.7        1.7        3.1        7.4       12.0
  重庆                                               21.2
  四川      8.6       10.5       19.0       32.6       61.9
  贵州      1.3        1.7        3.0        6.3       28.4
  云南      9.7       11.4       14.5       29.0       38.7
  合计   89.0(30) 94.8(24) 118.9(25) 227.7(24) 389.3(37)
  全国总计 295.7     394.5      482.9      931.9     1042.4

  注:()内数值为与全国总计数的比值。未含台湾梨栽培面积。

  二、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密植与优质果生产

  20世纪60年代,上海、浙江等地选用砂梨中花芽极易形成、短枝紧凑型的品种,实行矮化密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梨树矮化密植具有早结果、早丰产、树体管理方便、投资回报快、早期经济效益好、品种更新快等优点。因此,梨密植栽培在南方各地迅速推广,大多新建梨园亩栽在67—111株之间,相应的栽培技术也渐趋完善。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不仅使种植者得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快速而有效地解决了当时南方夏季市场上梨果匮乏的局面。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随着树龄的增长,密植梨园的弊病也逐渐显现。

  由于适用于砂梨的矮化砧木尚未选育成功,南方梨密植均采用乔化砧木。因此,生长势中庸的品种如新世纪等,十年生左右的树体受栽植密度的影响,生长枝难以自然伸展,往往采取人为的手段,控制树冠的扩展,易导致徒长枝密生,园地郁闭,通风透光不良,病虫害严重,结果枝组老化,结果不良,产量减少,果实品质下降,栽培经济效益降低,树体经济结果年限缩短等弊病。而生长势强的品种如翠冠、黄花等,在良好的环境中,5—6年生的树体即出现上述弊病。查阅近20年来有关南方梨优质、丰产的资料报道,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即所有报道的果园树龄都在10年生之内,由此可见一斑。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果品的要求日益提高。安全、优质果品不仅市场价格高,且容易受消费者青睐。品质低劣的果品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保持并合理利用树体的经济结果年限,生产优质果品,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根据各地梨园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1、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100厘米以下)、土壤肥力好、栽培水平较好、5年生以上的园地,尤其是已经架设棚架的园地,应及时予以间伐。按照目前栽植距离,缓坡地隔株间伐成类似于4×4米的密度;平地可采取分期隔1—2株及隔行间伐成5×5米或4×6米;棚架园地逐年间伐成6×6米或7×7米。

  2、新建梨园适宜的栽植距离应根据品种、土壤、地势而定。如新世纪、丰水等品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平原、海涂地栽培,以亩栽27株左右为宜;翠冠、黄花等生长势较强的品种以亩栽18株(株、行距5×7或6×6米)为宜;山坡地可适当加密。前期地面实行套种蔬菜、花卉、药材等经济作物,以短养长。如实行计划密植,可在上述永久性树株间及行间栽植临时性树,随植株长大,分批间伐。

  3、土层瘠薄、地下水位高、土壤肥力低、较粗放栽培的园地,可保持原有栽植距离,不必间伐。

  (二)根系管理与枝、叶、花、果管理

  近年来各地十分重视对树体地上部分管理技术的推广实施,普遍应用了修剪、拉枝、疏花、授粉、疏果、套袋等新技术,促进了砂梨生产水平的提高。但是,往往因根系管理的不足,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树体在粘重土壤中,徒长枝发生多,结果不良,树冠难以开张;盐碱土壤中叶片黄化;果实品质不佳、裂果的发生;早期落叶、秋季的二次生长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地上部管理技术的改进是难以奏效的。

  众所周知,根系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是使树体固定于土中,吸收养分和水分。根系在土中分枝多,蔓延广,与土壤接触面大,则固定力和吸收力亦大。根系的生长与地上部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生长量的相关性;骨架枝、根生长方向的相关性;枝类与根类生长的相关性。影响根系生长的环境主要是土中的空气、水分、养分的含量和土壤温度。土壤的理化性状,不仅关系到树体的生长、结果,还直接影响果实的品质。这些道理我们在理论上都能明白,但在实际栽培中却往往付之东流。土质粘重、不透气、有机质含量少、偏施化肥,养分配比不合理、水分供应不均匀等土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仅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且成为制约优质梨生产的障碍。

  有关优质梨生产在土壤领域中的科学研究,我们做得实在是太少了,甚至可以说是个空白。在土壤管理中,我们只能凭经验、凭习惯、凭想象,凭借着这些仅有的知识,对土壤管理提出如下建议。

  1、深翻土层60—100厘米。粘质土深翻100厘米,壤土深翻60厘米。以打破深层土不透气的结构,有利根系向深层伸展。可以在建园时一次深翻,也可以在大穴定植后,结合施有机质基肥,逐年扩穴深翻。

  2、活化土层40厘米。梨树大部分吸收根发生在离地表40厘米的土层以内,该层土壤的活化就能激活根系的生长,从而促进树体的生长和结果,形成地上和地下部生长的良性互动。在深翻的基础上,每年在该土层施入大量有机质肥料,使该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达1.5%以上,团粒结构充分,土壤疏松、肥沃。

  3、生草或覆草。目前大部分梨园无灌溉设施,尤其是山地梨园易受高温干旱影响。梨园实施生草或覆草,不仅能有效地保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还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覆草材料可采用稻草、麦秆、砻糠、杂草等,临近梅雨结束时,每亩覆草3500公斤。也可在树冠下按每平方米覆草5公斤,行局部覆草。生草栽培目前尚无理想的草种可推荐,一般利用园地内自然生长的杂草。为减缓杂草早期生长与树体争夺养分的矛盾,早期应适当补给肥料,以氮肥为主,施肥量应视土壤肥力及树势而定。在梅雨结束前,刈割覆盖或每亩喷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60—90克稀释液抑制杂草的生长。

  (三)整形修剪

  南方梨树整形修剪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随着集体和国营果园的兴起,以及新中国培养的新一代农业技术人员的诞生,梨树的修剪技术开始予以重视并逐步推广。当时基本沿用北方梨疏散分层形的修剪方法。直至60年代后期,为适应梨树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修剪方法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革。其主要特征是:单干形树形的推广以及控制树高、减少大枝和拉枝技术的推行。80年代以来随着南方梨优良品种的不断涌现,栽培梨的热情不断高涨,各地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探索出适宜当地推行的树形。例如重庆、桂林市的曲主干扇形、湖北、江西等地的双层开心形,沿海地区如浙江省慈溪市的开心矮化盆形等。90年代后期,各地纷纷引进日本的“梨棚架式栽培”方法,很多地区借用梨棚架树形的修剪方法,将原树体去掉中心干,改造成开心形。50年来广大梨工作者在探索南方梨整形修剪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宝贵经验。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在整形修剪方面,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规范的、可实际操作的方法。姑且勿论“见枝剪一刀”或“见枝就拉平”等盲目修剪带来的后果,即使在管理水平较好的地区,我们也很难看到树形整齐、枝配置规范的园地。纵观这几年来,我们在梨栽培技术普及上做了大量工作,出版了大量科普书籍,举办了多次培训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尽人意的现象呢?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生产实际中普遍发生的问题,反映出我们在理论上的空白。由于在整形修剪的实际操作中,指导者思想的不明确和相互之间的不一致、导致操作者的无所适从。

  反观日本、韩国在梨树整形修剪方面,不论是东南西北,从试验场到大田,从研究员、技术员到梨专业农家,众人“一口价”,棚架式整形修剪技术家喻户晓。在引进技术方面,我们也不妨采用“拿来主义”,或者借鉴他人的经验为我所用。据此,对南方砂梨整形修剪提出如下建议:

  1、积极创造条件,推广棚架栽培。梨棚架栽培最初在日本是为防止台风为害实行的栽培分式。栽培实践证明,棚架栽培不仅可有效地防止风害,且树体结构合理,有利于优质果的丰产、稳产,操作方便,经济效益好。因此,棚架栽培成为目前日本、韩国梨的主要栽培方式。自上世纪90年代,各地引进梨棚架栽培方式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正在逐步推广。如浙江省慈溪市在2003年,梨棚架栽培面积已发展到2000亩。棚架栽培主要采用三主枝开心形,树体结构如下。

  棚架式开心形:树高2m左右,干高70cm左右。主枝3个,呈120ο方位角,基角45ο延伸至棚面。副主枝9个左右,每一主枝两侧配置3个副主枝,离中心干分枝处100cm左右处配置第1副主枝,第2副主枝在第1副主枝对侧,相距40cm左右,第3副主枝与第1副主枝同侧,相距1.7m左右。副主枝与主枝夹角90ο左右。侧枝在主枝、副主枝两侧呈90ο,同侧侧枝间距70cm左右。幼龄期侧枝可适当多留,3年后选留生长较强、部位适宜的侧枝,作副主枝保留,其余侧枝可更新。

  该树形的特点是:单株占地40平方米左右的面积内,三大主枝、9个副主枝向不同方位分布,其间两侧着生主要结果单位—侧枝。枝的分布合理、均匀、明确,结构简单而严谨,值得推广。

  主枝的修剪:定植当年冬季,如第一层3大主枝已形成,生长势强而均匀,可拉开3主枝呈45度角度,并予以轻剪,抹除剪口芽后的背生竞争芽;如3主枝生长势不平衡,强枝予以中度短截{剪去枝的1/2左右},弱枝予以轻剪;如全树生长势偏弱时,予以重剪{剪去枝的2/3左右},待第二年重新整形。生长正常的树体,第一次主枝定形后,之后对主枝延长枝的短截程度逐年加重,即从轻截{剪去当年生枝的1/4左右}—中截{剪去1/3—1/2}—重截{剪去2/3左右},主枝长度达2.5米以上时,全树已进入盛果期,主枝延长枝可采取极重截{基部瘪芽处剪截}。棚架式主枝的修剪,主要是上棚面后,主枝水平直线延伸,生长势易转弱,因此剪口芽易选生长强的饱满芽或上芽,如主枝延长部位生长过弱时,也可在剪口附近选2枝短截或用小竹支撑抬高延长枝段,以加强顶部枝段的生长势,第二年再选留强枝作延长枝。

  副主枝的修剪:可依据前述树体结构予以掌握,修剪方法可参照“主枝的修剪”。
  侧枝的修剪:侧枝主要着生在主枝、副主枝的两侧,分枝角近于直角,是全树的主要结果单位。其生长势的强弱对果实品质也有极大的关系,生长过强、过弱均不利于着果及果实的正常发育。因此侧枝应保持年青{枝龄短}、充实。修剪方法如下。

  {1}预备枝的选留:预备枝的选择标准,因品种而异,如生长势中庸的菊水、新世纪等,可选择基部粗度在6—8毫米{如香烟粗度}的枝;生长势较强的品种,如黄花、翠冠等,应选择基部粗度在10—20毫米的枝。6月下旬拉开枝角度成60度角。冬季修剪分别在15—20厘米及20—30厘米处选饱满芽予以短截。留枝长度视枝的粗度而定,枝细则短、枝粗则长,但过于细弱及过于粗大的枝不适宜作侧枝的预备枝。剪口芽留上芽,抹除其余背生芽,也可以仅留剪口附近二芽,抹除其余芽。

  {2}一年生侧枝的修剪:第二年从预备枝先端发生的当年生枝,生长强壮充实,在6月下旬拉开角度成70度左右。冬季修剪时,仅剪去枝端弱芽部分,腋花芽保留作第二年结果用。

  {3}二年生侧枝的修剪:第三年视枝的生长势及短果枝的发育状况而定。如生长势强、短果枝充实,仍予以轻剪,短截度较上一年较强。

  {4}三年生以上侧枝的修剪:因枝段负果,延长枝剪截度应逐年加重。新世纪、翠冠等品种侧枝在三年生以上时应及时予以更新。侧枝更新可采取老枝更新及换枝更新两种方法。老枝更新即在三年生侧枝基部选留预备枝,第二年培养成新侧枝,去除原四年生侧枝。换枝更新即在原侧枝附近选留预备枝,培养成新侧枝后,疏除原侧枝。为保持侧枝的年青化,全树每年应保留“三套班子”,即预备枝、一年生侧枝、二年生侧枝各占1/3,有利于结果的稳定和树体的紧凑。

  2、借鉴棚架式开心形的树体结构和修剪方法,在实践中努力探索适合于无棚架栽培的理想树形和修剪方法。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57

帖子

65 小时

在线时间

1

好友

小学四年级

Rank: 5Rank: 5

UID
19288
鲜花
1 朵
农币
1901 枚
发表于 2008-9-29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学习中。。。谢谢楼主。。。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4-4-20 00:17 , Processed in 0.028170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