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60|回复: 4

无花果良种引种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2

7976

帖子

352 小时

在线时间

1

好友

★溉帮★五袋长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UID
1029
鲜花
16056 朵
农币
20748 枚
发表于 2008-1-23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无花果树是一种古老而又新兴的果树,其果实是一种高营养、高药效和多功用的新型食疗保健型水果。无花果柔软味甜,营养丰富,含蛋白质1.0%、碳水化合物12.6%,粗纤维1.9%。其干制果中,含糖量高达75%左右;鲜果中的含糖量也达15%-20%。
  
  果中还含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C及多种有机酸、微量元素、酶类和人体所必需的18种氨基酸。同时,无花果的根、茎、叶、果均可人药,有健胃清肠、治疗腹泻、消肿解毒、疗咽治痔和明目生津的功效。近期国内外的研究还表明,其果实还有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抑制四种癌细胞发生、发展的神奇功效。目前国际市场货源紧缺,其出口前景广阔,而国内消费市场也几乎鲜见,故发展无花果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新兴种植业。
  
  无花果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砂土、黏土、微酸性及盐碱地均可种植。它繁殖容易,结果早,病虫害少,效益高。既可以作为城郊绿色食品基地和高营养、高保健鲜果基地用树,也可作为开发沙荒、盐碱地,建立加工基地,形成大规模的集观光旅游、加工生态农业和“订单农业”于一体的产业化用树。同时还是很好的庭院、公园路旁绿化、田间间作套种的好树种。
  
  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喜欢食用无花果的习惯。同时,无花果可干、鲜兼用,在经济林发展中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为此,国家林业部"948"项目课题组,分别于1997年和1998年,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国家无性系种质资源圃”、得克萨斯州苗圃和日本福岛日商株式会社,引进无花果新品种金傲芬(A212)、波姬红(A132)和Vio-letteSolies等66个。其中引进了美国目前最优良的品种6个。它们分别具有果实个大(最大单果重200克)、丰产优质、果实果眼或闭眼(抵御病常害)和较耐低温等优良综合性状,优于目前国内栽培品种。从日本引进的VioletteSolies无花果新品种,其平均单果重60克以上。果实含糖18%—23%,果色鲜艳,芳香宜人,是日本市场最畅销、售价最高的干鲜兼用优良果品。
  
  通过赴美国培训学习,参观美国加利福尼亚无花果协会、Fres—凹卡尼农业中心和无花果Producers加工厂等,到日本进行民间交流,搜集了大量有关技术资料,学习了无花果产品加工、鲜果贮藏保鲜和干鲜果品加工利用技术。对引进的良种,通过全国区域化引种栽培试验评分,掌握了引进优良新品种的特性、栽培管理技术,以及适于我国气候条件下栽培、加工利用的关键技术,为在全国范围内引种栽培无花果优良新品种,满足我国人民生活需求,尽快实现无花果良种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良种引种在无花果生产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在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中,人们一直在谋求高效换种作物的选择。其中,一种新型食疗保健型水果——无花果的开发利用,在我国沿海一带正悄然兴起,值得各地借鉴。
  
  无花果是一种高营养、高药效和多功用的植物。其果实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抑制人的四种癌细胞发生发展的神奇功效,故被称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守护神”。目前,国际市场货源紧缺,国内消费市场也不多见。故无花果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一、无花果产销现状及发展趋向
  
  (一)无花果的栽培现状
  
  无花果,属桑科(Moraceae),无花果属(亦称榕属)(FicusL.)。
  
  无花果的原产地,一说是小亚细亚土耳其的Carica,一说是阿拉伯南部(沙特及也门),后来传人叙利亚、高加索及土耳其等地,再后来由希腊人与福安尼克亚人,于公元前14世纪前后,引入地中海沿岸各地。无花果传人我国大约是在汉代。最早在新疆各地栽培,至唐代(公元7世纪)才由新疆经丝绸之路传人甘肃和陕西诸地,以后逐渐传人中原。到宋代,岭南诸地也已有栽培。因其果形似馒头,故南方人多称其为“木馒头”,并始称“无花果”,谓其无花而实(宋代张师政《倦游杂记》)。元、明时期(公元14世纪),无花果栽培渐盛,除广泛食果、人药外,歉年还用于救荒(明代朱棣《救荒本草》)。无花果的栽培利用,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世人争相栽种,使无花果在中原各地得到较快发展。当时的扦插、分株等繁殖方法,在庭院的栽培配置和北方冬季防寒保护等成功的经验,一直沿袭至今。
  
  无花果,又名天仙果、明目果、底珍树、阿驿、阿驵、映日果、蜜果、奶浆果和优昙钵等。为多年生落叶小乔木。其小花隐生于囊状花托内,为隐头花序,故名无花果。可食部分是由花托肥大而成的聚合果。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经济价值很高。
  
  其果实营养丰富,含水分83.6%,蛋白质1.0%,脂肪0.4%,碳水化合物12.6%,粗纤维1.9%,灰分0.5%。干制果中含糖量高达75%左右,鲜果中含糖量15%-20%。果实加工品耐贮运。我国虽已有千余年栽培无花果的历史,但集约栽培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至今基本上还处于宅旁园地零星种植的状况,没能进入商品化生产。近代国内外研究证明,无花果不仅味美可口,口感独特,营养丰富,果、茎、根、叶均含有多种氨基酸和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及多糖类,还富含有食疗保健、增强人体免疫能力的物质,具有显著的抑瘤抗癌功效,因而被誉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守护神”。为此,国内外都十分重视无花果的研究开发工作,其系列产品已身价倍增。
  
  美国加州的无花果果业,在世界上排第三位,位居土耳其和希腊之后。美国无花果消费总量的65%,由加州提供,其余靠进口。
  
  1987年,其无花果总产量达1.5万吨,总产值为1600万美元。在加州26个非柑橘果树中,无花果的产值居第22位,结果面积居第18位。
  
  在日本,1987年其全国无花果栽培面积约为1157公顷,比1976年增加128%。东京都批发市场1979年的无花果进货量为1040吨,1987年的进货量则达1713吨,约增加65%。1979年价格为325日元/千克,1988年则达510日元/千克,约增加157%。消费构成也发生了变化。以往是老年人为无花果特定的消费对象而近年来,无花果在年轻人中也很畅销,特别是年轻女性为了美容和健康,更是消费大增。
  
  我国无花果老产区以新疆阿图什、疏附、库车、疏勒及喀什等地栽植较多,仅疏附一地就约有2万株,至今仍留有上百年生的老树。山东青岛、烟台、威海、荣城和福山等地也栽培很多。近年来,由于无花果的应用价值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无花果栽培也迅速发展。目前,全国无花果种植面积已达到3500多公顷,在江苏省的20多个单位,建成了无花果示范园,有7个加工厂。浙江省、上海市、甘肃省、河南省、福建省、广东省和湖南省等,相继建立了无花果生产基地。无花果加工产品,如果脯、果酱等已出口日本;口服液、饮料、蜜饯和冲剂,已投入市场;鲜果由过去大家不习惯吃,变成大家抢着吃。凡此一切,使无花果产业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江苏省扬州无花果保健食品厂,由原来年年亏损,濒临倒闭的蜂皇浆企业,改为生产无花果口服液后,3年产值达到1500万元,使企业扭亏为盈。由此可见,适量发展无花果生产,有广阔的前景。
  
  (二)无花果的栽培特点
  
  1.投产早,收益快,经济寿命长
  
  无花果的一年生苗,移栽当年就能结果,第二年可收获相当高的产量,三年后即可成园,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园667平方米产量可达2000—3000千克,经济寿命可持续10年。在日本,种植第二年的销售金额每4公顷达50万日元,种植第三年每4公顷的销售额就可提高到100万日元左右,故种植无花果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2.生态适应性强,易栽培,易管理无花果原产于亚热带地区,性喜温暖干燥环境。生长适温为22℃-28℃。一般品种冬季在—12℃时新梢顶端开始受冻,在—20℃—22℃时,地上部冻死,而翌年又能从根茎下发生大量新枝。无花果耐旱,耐瘠,不耐涝。它对土壤适应性很强,尤其是耐盐性强。无花果病虫害少,易达到绿色食品标准。无花果繁殖快,扦插、分株均可,成活率较高。树形容易控制,修剪较简单,采收也十分方便。
  
  3.果期长,适于呆品加工,良种呆型大,便于鲜食和加工两用
  
  无花果果期相当长。从6月到11月份,每年有5个多月的收果期,新鲜果实可陆续不断地供应市场,又适合陆续加工,不需要堆积贮存。良种单果重一般在50-100克,较大果可达150克以上。鲜食加工兼用,对发展乡镇企业十分有利。
  
  4.营养丰富,药食兼用
  
  无花果果实为浆果,整个果实除果柄外均可食用。果实营养丰富,且有明显的医疗保健功能。
  
  无花果果实含有较高的糖类、蛋白质、果胶和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Bl、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维生素D,其中维生素C含量极高,为柑橘的2.3倍,葡萄的20倍。其果实和叶片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10种是人体必需的,尤其是能抗疲劳的天门冬氨酸,在其叶片中高达0.49%。其果实中还含有淀粉糖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酯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等抗衰老营养物质,以及苯酶、呋喃香豆素内酯、补骨脂素和佛手甘内酯等有一定抑癌作用的成分。因此,无花果实为老少皆宜的果中珍品。
  
  由于无花果含有糖类、有机酸、维生素和活性元素硼、镁、锰等,因而具有调节代谢机制、降低血压、延缓衰老、增加血红蛋白、消除肌体疲劳和提高免疫能力等作用,特别是有明显的抗癌和降低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的功效。1987年,南京农业大学无花果科技开发中心与江苏省肿瘤研究所合作研究的结果表明,无花果提取液对艾氏腹水实体癌肿瘤株、S180瘤株、Lewis肺癌和HAC肺癌的抑制率,分别为53.8%,41.8%,48.85%和44.44%。在日本,用无花果治疗冠心病也获得较显著效果。无花果性平味甘,可用于清热润肠,治疗咽喉痛,以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用果实煎汁或干燥叶片煎汤熏洗,可治五痔肿痛。近年来研究证明,无花果对无名肿瘤、高血压及胃癌、食道癌、皮肤癌和肝癌等都有明显的医疗效果,因此备受人们的青睐。
  
  5.具有绿化及观赏价值
  
  无花果树形优雅,是庭院、公园的观赏树木。它一般不需用农药,是一种纯天然无公害树木。无花果叶片大,成掌状裂,叶面粗糙,具有良好的吸尘效果。如与其它植物配置在一起,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防噪声屏障。无花果树能抵抗一般植物不能忍受的有毒气体和大气污染,是化工污染区绿化的好树种。此外,无花果适应性强,抗风,耐旱,耐盐碱,在沿海地区栽植,既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绿化沙滩的作用,同时还可丰富沿海地区的果品市场,并可用于食品和药材开发。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2

7976

帖子

352 小时

在线时间

1

好友

★溉帮★五袋长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UID
1029
鲜花
16056 朵
农币
20748 枚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三)无花果产业化的方向
  
  1.扩大原有种植规模,开辟新的种植基地市场情况表明,在某些果品生产过剩的形势下,无花果的需求却正在增长。国际市场货源紧缺,而国内消费市场的无花果也货不多见,故发展无花果产业,前景广阔,很有希望。
  
  2.选用优良品种,稳定生产高品质无花果
  
  目前无花果主要优良品种(详见本书第二篇第八章)有:①麦司衣陶芬;②布兰瑞克;③绿抗1号;④紫果1号;⑤黄果1号;⑥蓬莱柿等。
  
  3.推广保护地栽培技术
  
  露天栽培无花果,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如在果实成熟期和遇连阴雨,果实易腐烂和裂果,生产不稳定。若采用保护地栽培,能达到高产、稳产和质优的目的,还可提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
  
  特别是南方多雨地区和北方高寒地区,更应推广保护地栽培技术。
  
  4.采用预冷、保冷设施,进行贮、运、销售
  
  因无花果在收获之后,其鲜度的降低非常快,在流通过程中易软化和腐烂,从而导致商品价值下降。为了保证果实质优、味美,进行预冷和保冷处理是十分必要的。普及发货之前进行预冷处理,可使鲜度糖度更高,味道可口。预冷后,使用冷藏车运输,在运到市场和销售店的过程中,保持一条“冷链”,效果十分理想。
  
  5.加强宣传,发展乡镇企业,实施名牌战略
  
  无花果除果实可食用外,植株各部位还具有药物成分,果实还可以加工,是果、药、加工兼用的树种。在市场的调节下,会有较大的发展趋势,产地之间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因此,一方面必须推动优质无花果的稳定生产;另一方面,发展乡镇企业,实施“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的生产模式,加强消费宣传,提高本地无花果的知名度,研制出自己的品牌无花果保健品和相应的加工品,全方位开发,综合利用,创出名牌,可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形成产地又一经济增长点或支柱产业。
  
  6.研究开发利用,不断深入发展
  
  无花果是人类栽培最古老的果树之一。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在西南亚和地中海沿岸地区的人们,已经开始种植无花果。在古老的西伯来经典和《圣经·创世纪》里,都多次提到无花果。大约在公元前2000-2500年,在巴比伦时代的古墓中,发现镶嵌无花果图案的精致浮雕。在古埃及金字塔中,也发现尼罗河沿岸居民灌溉无花果树的浮雕图案和采收无花果的壁画。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尼普尔古城堡中,发掘出公元前3000年的石刻图,上边用楔型文字记载了12个药方,其中都有无花果。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话故事中,无花果被尊为“守护之神”、宫廷中重要的饰品,表示人们对它的无限崇敬和喜爱。公元9—13世纪,无花果开始向世界各地传播。约在公元8世纪,“圣果”沿着“丝绸之路”,由商人和僧侣带到中国,首先传人我国新疆。今天,新疆阿图什市的无花果,依然历久不衰。至今当地居民还保留有每天吃几粒蜜浸无花果可以长寿的传说和习惯。在维吾尔族的药方中,记载了70多种病需用无花果人药。我国早在唐代就有关于无花果的记载。在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称无花果为“底称实”,在《救荒本草》中,称“底珍树”、“映日果”。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无花果“能开胃止泄痢,叶治五痔肿痛”。显然,我国栽培无花果之初,就把它用于生食和作药了。
  
  据近年研究结果表明,无花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属一种营养全面、口味独特的保健性果品。据国内外报道,迄今无花果提取液已证实对13种癌细胞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无副作用。利用无花果及其提取物质防癌抗癌的研究,不断深入发展,成果层出不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无花果及其植株中氨基酸、维生素C、蛋白酶、黄酮、补骨脂素、果胶、微量元素以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分离,也都在不断深入开展。
  
  无花果还是美容化妆品十分重要的原料。在国外,无花果美容品已十分普及,它对皮肤的净白效果是独特的,国内还处于研制试验阶段。据报道,被誉为“黑色天使”、“21世纪人类健康的守护神”的无花果产品,正风靡国际市场,供不应求。
  
  无花果系列食品的开发,更是日新月异,成果辉煌。全世界无花果产量为250万吨,国外市场除鲜销外,其加工产品主要是无花果酱,其次是干品和饮料。我国无花果栽培面积已达3删公顷,产量与美国相当,约6万吨,其加工产品主要是无花果蜜饯和果脯,其次是少量的果酱和饮料。近年我国许多企业,根据无花果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先进工艺设备,已开发和正在开发许多食用新产品(如“无花果含片”)和保健食品(“无花果开胃营养剂”、“无花果酒”)。
  
  用无花果制作的系列精制产品,如罐头、果粉、果酱和果茶等,也竞相挤上货架。因无花果果实含有独特的抗癌物质和具有独特的风味,所以无论是鲜果或是加工后的新产品,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二、无花果良种引种的意义和作用
  
  (一)良种引种的概念
  
  果树种子工程是“十五”期间果业发展的重点工程,对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进果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选种难是当前各地果业树种、品种结构调整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良种的顺利推广和高效益的实现。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是其客观因素,但对良种的概念及其特点认识模糊,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正确认识良种的本质特征,改革和完善良种创新机制、推广机制,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应用良种,确保果业种子工程的顺利实施,使良种能够真正地实现其市场价值,发挥促进无花果树经济发展的作用。
  
  1.果树良种的概念
  
  关于果树良种的定义,反映品种的产量、质量、适应性和抗性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经济价值,还要反映市场需求的情况。采用果树良种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是市场。因此,果树良种应是:其产品质量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繁殖材料。这一概念揭示了良种的市场属性和本质特征,一是有利于今后制定的果树良种标准,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市场需求,使经过审定的果树良种能够通过市场,真正体现其经济价值,从而有利于良种的推广普及;二是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果树科技人员和生产人员的市场意识,拓宽良种的创新和应用空间,促进果树良种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为市场提供丰富多彩的林产品,以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
  
  2.良种的特点
  
  (1)客观性果树良种是以其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而客观存在的,它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认识良种的客观性,尊重良种发展客观规律,排除现有良种审定体系中不恰当的人为因素,按照市场规律建立灵活高效的良种审定机制和市场进入或退出机制,用于不断满足市场发展对果树良种的需求。
  
  (2)市场性首先市场需求是良种创新的源泉。良种只有其产品质量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才能通过市场获得较好的预期效益。
  
  因此,市场需求是产生良种的源泉。鉴于市场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发展性,为良种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其次,市场途径是良种实现其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任何没有通过市场途径证明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品种,只能称为新品种。新品种和良种的内涵是有质的区别的。新品种产生的产品质量不一定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不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益,而良种产生的产品质量必须满足市场的需求,并能够取得一定的效益。第三,市场标准是衡量商品优劣的重要标准。产品只有在其质量能够满足市场标准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市场准人,并通过市场交易体现自身的价值。产品质量满足市场标准程度越高,其价值也越大,效益也越好。目前许多所谓“优质”产品出现销售难的局面,其商品质量难以符合市场标准是其中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要求不断地研究市场,切实按照市场标准制定相关的良种标准。第四,市场需求会随着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故没有永恒的良种。鉴于此,良种产生、发展和衰退的全过程都是在市场条件下完成的,良种是市场的产物。
  
  (3)周期性任何一个果树良种都具周期性。一般可分为创始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时期,呈倒“U”字形。引起良种周期性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是收益递减规律。良种及其产品在创始期和成长初期,由于其总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在一定时期内,会获得较高的利润率,同时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收益也增加。但超过限量后,收益杠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第二是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需求量的变化,会导致良种标准的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良种。同时,1市场需求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人们对果产品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第三是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生物技术中的基因工程、酶工程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果业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果树良种更新周期大大缩短,种类将更为丰富多彩。以果树为例,近几年新品种和其果品大幅度增加,使果农对果树良种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果品市场也更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对各种各样水果的需求。
  
  鉴于良种的周期性,在良种选择时,应密切关注良种的市场发展趋势,最好能选创始期和成长初期的良种,切忌选择成熟期和衰退期的良种。
  
  (4)效益性良种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是良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以推广、并形成产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特点,没有经济效益的树种、品种,即使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无法在市场上得以推广,也难以称得上良种。同时,良种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果树良种及其产品的生产过程应该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良种及其产品的质量应该有利于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5)多样性市场需求具有多样性,其原因:一是由于人们的经济条件存在巨大差距。二是个人偏好存在显著差异,个人的偏好也会发生变化。三是产品的用途不同,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同。
  
  四是环境、社会文化的差异。如不同的国家、民族、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由于良种是其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的繁殖材料,因此,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良种的多样性。正确认识良种的多样性,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修改和完善果业良种标准,改革果树良种审定和推广机制,不仅有利于拓宽果业良种创新空间,丰富和扩展果树良种及其产品种类和数量,而且有利于果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6)稀贵性良种及其产品的稀缺性,是良种能够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物以稀为贵”。石榴、无花果如果同苹果、柑橘一样多,就会变得同苹果、柑橘一样价格低廉。产量在一般情况下总是与价格成反比例。因此,果树良种工程一定要严密关注市场需求变动信息,严格控制生产规模,才能确保良种推广能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果农能够增收。
  
  (7)区域性良种是特定区域环境的产物,对自然条件和栽培技术都有特定的要求。因此,在一定情况下,不同区域引种,即便采用相同的栽培管理技术,其产品也并不一定能够表现出原本优良的性状。即使是同一区域,立地条件不一样,同一良种的产品质量也会产生很大差异。如不同的地形地貌、土壤和水分条件等都会影响产品质量,再就是不同的栽培技术对产品质量影响也很大,特别是经济林中的果树,对技术条件的要求更为严格。
  
  一般来讲,良种引进地的产品质量不及原产地的,在市场竞争中相对缺乏竞争力。但为什么目前依然有许多地方热衷于引种呢?其原因:第一是利用当地市场产品的稀缺性,通过引种可以弥补市场供求缺口,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第二是利用产品上市时间差。一是提前上市,二是延迟上市,主要是利用海拔高差。如高山引种无花果,一般可以比平原延迟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上市。
  
  但随着贮藏技术的提高,延迟上市的相对优势会逐渐消失,提早上市优势也会减弱。第三是利用相对成本优势。尽管品质上可能比原产地要逊色,但产品在本地市场上销售,其运输费用可以节省,如果原产地比引种地经济发达,那么可能还有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在其价格竞争上也就具有相对优势。
  
  鉴于良种的区域性,引种时,一是要考虑引种地和原产地在地理环境条件上要相似;二是尽可能全面、准确与及时地掌握有关引进良种及其产品的市场信息,并且要对该产品市场发展趋势作出科学论证,在确认其有一定的市场发展前景的前提下,才能引种;三是引种地要满足良种对环境条件、栽培技术条件的要求;四是引进良种要先进行引种试验,确认能适应当地栽培并能保持其优良性状和较好经济效益,才能在生产上推广。然而果树生长具有周期相对较长的特点,引种试验又往往容易错失最佳商机,等到生产上推广后,产品投产时,市场又可能出现相对过剩的局面,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之间的关系。既要规避盲目引种带来的自然风险,又要抓住市场机遇。
  
  (8)系统性人们栽培良种,目的是利用其产品通过市场销售获得利润,而良种从栽培到利润实现的过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良种仅仅是其基础工作中的一环。常言道“三分种、七分管”,这还仅仅是良种通过栽培管理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要转化为资金,实现利润,还有一个市场销售过程。因此,良种必须与良法相配套。这里的良法主要包括:良好的栽培技术和良好的市场营销技术。我们一些良种之所以难以取得预期效益,缺乏良法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鉴于果树良种引种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第一,要确立林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尊重果农选择良种的自主权,政府可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引导农民选择种什么。第二,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改革现有良种审定机制和推广机制,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第三,良种推广要搞好规划,严格控制总量,在规模扩张上,不应单纯注重种植面积的多少,产量的高低,而是要看其市场占有和市场集中的情况,同时扩大规模要与流通环节的规模采购相连接,使规模生产和规模销售更好地衔接起来,以真正实现规模经济。第四,要加强与良种相配套的栽培技术供应,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果业良种生产标准化体系,绿证培训、农函大和专项技术培训等途径,切实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同时要加强相关产品市场信息供应,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其它各种媒体,为农民提供较为全面、准确与及时的市场信息服务。并加强果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灌溉与电力等,改善果业发展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素质和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五,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果产品期货市场。充分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规避风险功能,为农民选择果业良种和获得稳定的预期收益服务。
  
  3.引种的概念
  
  植物的种类和品种,在自然界都有它一定的分布范围。人类为了某种需要把植物从其原分布区移种到新的地区,叫做植物引种(plantintroduction)。植物引入新地区后的反应:一种是不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失去经济栽培价值乃至死亡;另一种是适应新的环境条件,能正常生长发育,保持经济利用价值。
  
  对直接应用于经济栽培的引种,成功的标准一般应该包括:
  
  ①与原产地比较,不需特殊保护而能露地越冬、渡夏,正常生长、开花和结实;②保持原有的产量和品质等经济性状;③能用适当的繁殖方式进行正常的繁殖。至于园艺植物中的某些种类和品种,如以营养器官为食用或观赏用的蔬菜和观赏植物中的一些种类,只要在新地区能保持其经济利用器官的产量和品质,生产上可以采用从外地引进种子或幼苗以及其它的繁殖方法进行栽培。所以,能否正常开花结子可以不作为引种成功的主要标准。
  
  (二)无花果良种引种的意义
  
  引种是对现有资源的选择利用,对解决生产上、消费上对品种的要求来说,常具有简单易行、迅速见效的特点。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生产中,外地起源的种类和品种往往占有较大比重。中国幅员广大,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具有探索和引种利用不同地理环境下各种植物资源的优越条件。据统计,截至1970年,我国从世界各地引入的植物有267科,837种,约占国内栽培植物的25%—33%(谢孝福,1994)。中国虽然是很多园艺植物的起源中心,种类和品种极其丰富,但在生产中占重要地位的苹果、葡萄、石榴、无花果、番茄、甘蓝、马铃薯、悬铃木和茉莉花等,都是在不同时期从国外引入的。其中引人时期较早的种类,已选育出不少当地的品种类型;
  
  而引入时期较晚的种类,如洋梨、甜樱桃、青花菜和石刁柏等,生产上至今仍以直接利用外引品种为主。至于国内地区间的引种,对丰富生产上的种类及品种组成,更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是生产上已具有较丰富种类品种的产区,仍可从国内外引入比现有品种更为优良的品种直接用于生产。我国加入WTO,为了与国际市场接轨,我国农村农业种植结构正在大幅度调整,发展稀有的新兴果树是调整种植结构的一个热点,无花果是新兴而又古老的果树,发展和引进无花果良种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引种也是实现良种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广义的引种还包括引种质资源,为育成更多、更好的新品种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无花果良种引种的作用
  
  1.良种在诸多增产因素宁的地位
  
  园艺作物的产量和其它经济性状,都是品种和栽培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推广良种时,常伴随着适应该良种的栽培条件的改善。因此,要科学、客观地评估育种的作用,就必须用一定的试验设计和统计方法,区分这两种不同的效应。辽宁省农业科学研究所(1975)曾对1950—1974年间辽宁省果树品种及杂交种试验中226个区域试验点,184个参试材料,2530次试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是品种改良在诸多增产因素中占37.1%。河南农业大学估算的结果是品种改良占38%-42%。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数据为30%-40%;衣阿华州的数据为32.9%(Darrah,1970)等。从不同方面估算的数据比较近似。
  
  2.良种促进无花呆生产的多种功能
  
  (1)增加产量良种一般都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和适应环境胁迫的能力。推广无花果高产品种,增产效果一般在20%-30%以上,有的甚至成倍增长。高产品种在大面积推广过程中,保持连续而均衡增产的潜力,就是说在推广范围内对不同年份、不同地块的土壤和气候等因素的变化环境胁迫,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多年生果树的无花果来说,更重要的是品种本身有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
  
  (2)提高品质对于无花果来说,提高品质的重要性,常远远超过产量。在市场上大田作物产品的品种间质量差价大体上不超过一倍,而果品、蔬菜和花卉则由于外观品质、食用品质、加工品质和贮运品质方面的差异,其市场价格相差几倍到几十倍的情况并不少见。由此可见,引种无花果良种,对于改进品质,促进生产,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3)延长果晶的供应和利用时期无花果是随着新梢的生长,而在每节结果的,其果实的成熟期延续很长时间,有春果、夏果和秋果之分。因此,它能自然地长期供应市场,尤其是引种优良品种,更能满足市场优质果的供应,解决市场均衡供应问题。如有的是以春果为主的优良品种,有的是以夏果为主的优良品种,可根据市场要求,引种不同的优良品种,扩大无花果供应时期和范围。
  
  (4)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病虫害是发展园艺生产的重要威胁。生产者每年不仅在防治病虫的农药方面的耗费很大,而且在产品、土壤、大气及水源方面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人们的健康。抗病虫品种的育成可起到减少污染,降低成本的作用。无花果品种在保护地生产中,常因光照不足而难以开花结果。为满足其光照要求,需要较多的能源。育成适应于保护地生产的品种,可显著降低设施园艺的能源消耗。
  
  (5)适应集约化管理、节约劳力园艺生产高度集约,需要大量劳动力。无花果矮化砧和短枝型品种的育成,能大幅度地节约整形、修剪与采收作业的用工量。
  
  总的来说,育种致力于改良遗传因素(C),提高园艺植物高产、优质的内在潜力;栽培着重改进环境因素(E),使C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还有一种可能效益很大,但常常被人们忽略的CE效应,如新品种特别适应于改变了的栽培环境,或者是栽培技术更加适应于新品种的需要。因此,植物遗传改良和耕作栽培技术的改进,应该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才能使无花果生产得到更快的发展。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79

帖子

501 小时

在线时间

2

好友

高中三年级

Rank: 12Rank: 12Rank: 12

UID
185
鲜花
70 朵
农币
3958 枚
发表于 2010-9-10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马来西亚
看了以上的文章,对无花果的认识,算增进一步了,多谢果果留香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415

帖子

220 小时

在线时间

5

好友

初中二年级

Rank: 8Rank: 8

UID
114881
鲜花
75 朵
农币
1583 枚
发表于 2012-7-12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好文章,要反复打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497

帖子

681 小时

在线时间

19

好友

大学二年级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昵称
乐此悠悠
UID
112419
鲜花
3845 朵
农币
6060 枚
居住地
福建 福州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2-7-14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好文章,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5-4 11:59 , Processed in 0.074090 second(s), 3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