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50|回复: 0

无花果良种标准及良种苗木的鉴定与识别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2

7976

帖子

352 小时

在线时间

1

好友

★溉帮★五袋长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UID
1029
鲜花
16056 朵
农币
20748 枚
发表于 2008-1-23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一、无花果良种标准
  
  无花果良种主要包括实生良种和芽变良种。
  
  (一)实生良种
  
  长期以来,无花果处于半栽培半野生状态。其繁殖方式多是随机性很大的自然繁殖,即种子繁殖和扦插、压条和分株等无性繁殖。在自然传粉条件下,花粉来源复杂,会导致后代单株间性状和特性分离广泛,即使无性繁殖,由于母树本身在遗传上杂合程度较大,后代性状分离也在所难免。就生产而言,这是不利的。但是,这也为选择不同要求的单株,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1.选种标准
  
  (1)树性树形均匀,树冠开放,发育正常,生长良好。
  
  (2)产量果枝多,坐果率(坐果数/节位数)在50%以上;单株生产能力高,定植2年平均株产5千克以上,定植4年平均株产10千克以上,且稳产性好。
  
  (3)果实果个大,均匀,平均果重120克以上;果皮红色或,果面光滑洁亮。
  
  (4)晶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以上,风味酸甜或甜。干果中含糖量80%以上,鲜果含糖量在20%以上,含酸量0.3%以下。
  
  (5)抗性抗寒,抗旱,抗病虫,适应范围广。
  
  (6)特殊牲状可根据需要,选择具有特殊的其它优良性状的无花果品种,如特别早熟或特晚熟,果特大等。
  
  2.选种方法
  
  (1)资源普查通过资源普查,弄清当地无花果品种资源分布情况,按照选种目标,确定优良品种的优株。为了扩大选种范围,资源普查面要尽可能大一些,以保证优良资源不丢失。
  
  (2)初选在资源普查的基础上,依据选种标准,经连续2—3年的调查研究,通过对有关性状的定量定性综合分析,在首先确定表型优良品种基础上,进一步优选。对初选优树,要及时采条扦插繁殖,以备选种圃和多点生产鉴定实验用树所需。而对母树,要继续观察,并做好保护工作,结合修剪管理,剪取一些接穗,对附近的低产劣树进行高接换种,使之提早结果,进行高接鉴定,以收到与无性系后代鉴定同时进行的双重鉴定效果。
  
  (3)复选为避免初选优树生长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造成的差异,给选择带来误差,故需对初选优树进行多品种多点试验鉴定,以确定其性状的遗传稳定性。为缩短选种年限,减少工作量和试验用地,可先进行果前苗期测定。根据育种工作经验,其种苗生苌健壮、抗性强、枝条粗壮、叶片大而厚、叶色绿和芽大而饱满,是丰产性状,与高产、优质呈正相关。苗期测定是对初选树的再选择,要淘汰一部分品种和预选树。对经苗期测定后升选的优良株系,要统一育苗,并在不同生态区建立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园。再经不少于3年的果期鉴定,决选出优良品种,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二)芽变选种
  
  芽变是遗传物质的突变,表现多种多样,极其复杂。它是植物产生新变异的无限丰富的源泉。它既可为良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又可直接从中选出优良的品种,是选育新品种的一种简易而有效的方法。无花果种质资源丰富,为开展芽变选种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
  
  1.选种目标的确定
  
  芽变选种,主要是从原有优良品种中,进一步选择更优良的变异。要求在保持原品种优良性状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主要缺点,通过选择而使其得到改善。
  
  2.芽变选种方法
  
  进行无花果芽变选种,重点应放在果实的经济性状和品质两方面。经济性状包括果实大小、形状、果皮厚薄、光滑程度和色相与色调等,品质包括可食率、含糖量、含酸量和风味等;抗寒性和抗病性,也是选种时应注意的重点。
  
  为提高芽变选种的效率,除在无花果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各个时期进行细致的选择和观察外,果实及其品质的选择在果实采收前1—2周内是最佳的时期。而剧烈的自然灾害(霜冻、严寒、大风、旱涝和病虫害)之后,是选择抗自然灾害变异类型的最佳期。
  
  在芽变选种过程中,要正确区别变异是芽变还是饰变。无花果以枝条扦插繁殖为主,其芽变在无性繁殖下保持稳定,而饰变会因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因此,要通过一定的试验程序来确定。
  
  无花果芽变选种可分两级进行。第一级,是从品种资源内初选优系,包括枝变、单株变及多株变(如立地条件不同,可排除环境的影响污染);第二级,是对初选优系的无性繁殖后代统一建园,进行多点试验,通过对其连续三年的果树学与农业生物学的完整的鉴定数据的综合分析,决选出新品种。
  
  优良品种选择的标准,以丰产和优质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抗性(包括抗病虫害)。品种选择标准见表6—1。
  
  表6-1无花果优良品种标准
  
  二、良种苗木的鉴定与识别
  
  为保证良种的典型性和纯度,在良种繁育过程中,除了在采种、采穗和繁殖过程中都应做好明确标志,繁殖后要绘制苗木品种分区种植图外,还要在生长期和起苗出圃期各鉴定一次。前者在停止生长到落叶前,枝叶性状有充分表现时进行鉴定。按品种为单位划分检查区,超过5X667平方米的选二个检查区,超过10X667平方米的选三个检查区,每个检查区内苗数以不少于500—1000株为宜。在划定的检查区内,按确定的取样规划,划出取样点,受检查的株数不应少于检查区内总数的30%。
  
  鉴定项目应选择其中容易区别良种的几项特征特性。一般不外乎从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物候期等方面加以鉴定,确定良种的真实性和品种纯度,淘汰混杂变异类型。苗木出圃分级时,还要根据枝条的颜色、皮孔特征以及芽的形态特征,再行鉴定,从而去杂去劣。
  
  (一)良种苗木检验
  
  良种苗木检验,包括引进苗木的检验和出圃苗木的检验。
  
  1.引进苗木的检验
  
  为严防引进苗木过程中随之带来的重要病虫源,应按照国家植物检疫有关法规实施检疫和隔离试种。只有符合规定标准的苗木,方能引进。对于引进作为原种的苗木,更须严格要求,经检验证明确实无夹带检疫性病虫源后,才可在该苗木上剪取接穗,另行繁殖苗木,供作原种。对一时难于肯定的或有潜伏期的病害,应先行隔离培育。对带有检疫性病虫源的,必须加以销毁。某些国家已建立一套严格的制度,对引进种苗通常要进行隔离培育后,再决定取舍。
  
  2.出圃苗木的检验
  
  苗木出圃前,生产单位须报经当地农业行政部门进行规格质量检查,符合国家或省级种苗质量标准,并按规定履行检疫手续的,可取得“果树种苗质量合格证”和“果树种苗检疫合格证”。
  
  (二)良种苗木的生产与经营
  
  中国农业部1990年发布了“果树种子苗木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对果树种苗的生产与经营作了明确规定。认真贯彻落实,就会逐步地改变我国长期以来苗木生产的混乱局面,使之进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正常轨道。
  
  果树种苗,是指用于果树生产的苗木、砧木种子、接穗、插条及其它繁殖材料。凡从事苗木生产的单位或个人,均应具备必要的技术力量和生产条件,报经县级以上(包括县级)农业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发给《果树种苗生产许可证》,方准生产。同时,必须按省农业区划布局指定的品种进行繁育。所需的砧木种子和接穗、插条等繁殖材料,由县以上农业行政部门统筹安排。
  
  果树种苗的经营,要纳入农村系统经营管理范畴,按国家《种子管理条例》执行,经县、乡以上主管部门核查后,对符合条例的发给《果树种苗经营许可证》,凭证到当地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经营。县级以上工商、农村主管部门对其经营活动监督检查。生产单位取得种苗合格证和检疫证,方能出圃,进入市场销售和调运。果树种苗调运,由县级以上(包括县级)农业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安排,凡无“两证”的种苗,铁路、公路、水运、海运、邮政和民航等部门均不予承运。
  
  (三)良种繁育档案制度
  
  在良种繁育过程中,必须建立完整的档案。以积累有关资料,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从而不断提高种苗质量。同时,在给生产单位提供种苗时,亦应对不同品种提供有关技术资料,其中包括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主要经济性状,以及栽培技术特点等,以指导今后的生产和鉴定品种在生产中的反应,使品种退化现象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种苗档案内容有以下几项:
  
  1.苗圃基本概况
  
  包括圃地、面积、地形、地势、土壤、肥料和水源等情况。同时还应附有平面图、苗圃区号和苗圃轮作计划表。
  
  2.苗木生产情况
  
  (1)工作历从繁殖材料的采集、贮存和繁殖,直至苗木出圃,要记载每一项技术措施的进行日期、具体内容、工作质量和数量、劳力、材料及其它的情况。
  
  (2)苗木生产记录包括树种和品种的来源,母本树和繁殖材料情况,砧木及其来源、播种期、移植期和数量、成活率和适宜嫁接砧木合格率,嫁接数量、成活率、苗木合格率、各等级的株数和百分率、单位面积出苗数,病虫害情况等。
  
  (3)气象资料记录包括气温、土温、降水量、空气湿度、日照、风、霜及其它情况,也都要一一认真记录。
  
  3.品种鉴定和检验记录
  
  通过生长期和种苗出圃期的选择和鉴定,记录品种纯度、混杂情况及原因分析,有无检疫性病虫害等情况。
  
  4.品种生物学特性
  
  (1)物候期记录种子出土期或枝条萌芽期,新梢生长始期,生长旺盛期,停止生长期和落叶期。
  
  (2)生长习性记录生长势,枝条生长角度,发枝力和根系分布特点等情况。
  
  (3)适应性及抗逆性此项记录包括对土壤、气候的适应性以及对干旱、寒冷和病虫害的抵抗性。
  
  5.品种植物学性状
  
  记录在苗期可以区别品种的主要形态特征
  
  (四)良种苗木的识别
  
  1.品种要求
  
  品种性状完全符合本品种的特征和特性,无混杂和变异现象。
  
  2.苗木质量要求
  
  苗高≥100厘米,茎粗≥1.0厘米,根径大于0.2厘米粗的侧根不少于6条,侧根长度≥18厘米,根、干无劈裂,表皮无干缩。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5-12 20:36 , Processed in 0.05483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