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98|回复: 3

土壤pH值的测定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9870

帖子

681 小时

在线时间

12

好友

★溉帮★五袋长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UID
186997
鲜花
14540 朵
农币
36096 枚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5-4-3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土壤pH值的测定
【原理】土壤里含有许多有机酸、无机酸、碱以及盐类等物质,各种物质的含量不同,使土壤显示出不同的酸碱性。土壤的酸碱性可以用酸度表示,即用pH值表示土壤的酸碱性。习惯上把pH值在6.5~7.5范围内的土壤叫中性土。土壤酸碱度的分级情况见下表。
土1.jpg
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作物生长,各种作物对土壤pH值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下表是一些主要农作物适宜生长的酸度范围。
土2.jpg
测定土壤的酸度,一般用蒸馏水或盐溶液(常用氯化钾)提
取土壤中游离态或代换性的氢离子,然后用pH试纸或备有标准色阶的pH混合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如果用pH计,测定的值更精确。 【操作】称取1g风干或新鲜土样,放入试管内,加入5mL蒸馏水,试管口加塞后充分振荡,放置澄清后用精密pH试纸(pH值在5.5~9.8)测定上层清液的酸度。 【说明】
(1)土壤样品的采集要科学。例如,测定大田的土壤酸度,采样时应多点取样,如10亩地可取5个点,30亩地可取10个点,大于30亩可取15~20个点。把各点的样品充分混合后,测定所取土样。为了保证测定准确,应重复测试一次,加以验证。
(2)蒸馏水必须用pH=7的中性水,否则要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把pH值调到中性。 (3)速测用的土样一般以新鲜的自然湿土为宜。保存备用土样要风干,潮湿的土壤易受微生物的作用而改变土壤的性质。风干的方法是:把土样摊在塑料薄膜或纸上,趁它在半干状态时压碎,除去残根等杂质,铺成薄层晾干,再用木棒碾碎。风干场所要干燥通风,防止酸、碱气体侵入。风干后再次研磨、过筛处理,最后装入土样瓶或塑料袋内,保存备用。 土壤中速效氮、磷、钾的测定
【概述】测定土壤的养分,是田间科学管理的必要步骤,也是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养分的简易测定,是有实用意义的实验。测定的一般原理是:将含速效氮、磷、钾养分的一定量土壤,用浸提液把氮、磷、钾浸提出来。然后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和浸出液中的氮、磷、钾等养分作用,使溶液呈现不同的颜色。浸出液中所含的某一养分,因浓度不同,颜色的深浅也不一样。将这一颜色跟用纯试剂配制的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色列相比较,可以粗略确定浸出液中某一养分的浓度,由此推算土壤中某一养分的含量。下面分别介绍土壤浸出液的制备,氮、磷、钾混合标准溶液的配制以及三种养分的测定方法。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2569

帖子

213 小时

在线时间

18

好友

大学一年级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昵称
小屁股
UID
186591
鲜花
1123 朵
农币
7875 枚
发表于 2015-4-3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支持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9870

帖子

681 小时

在线时间

12

好友

★溉帮★五袋长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UID
186997
鲜花
14540 朵
农币
36096 枚
专职
园艺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6

帖子

2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幼儿园

Rank: 1

UID
196933
鲜花
5 朵
农币
25 枚
发表于 2015-4-23 11: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你讲的只有学过这专业的才懂吧!农民够呛知道~如果想测土地的酸碱度~就是ph~可以到环保局~或者附近的制药厂化肥厂~都有这种仪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5-7 12:22 , Processed in 0.067935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