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55|回复: 0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0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普通会员

UID
6843
鲜花
-1458 朵
农币
-3808 枚
发表于 2008-1-19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又称香蕉巴拿马病、黄叶病。在华南地区多危害粉蕉、龙牙蕉和粉大蕉。最近在东莞市也发现危害大蕉,在番禹、中山个别蕉园香蕉也可见病株。
    (1)症状
    香蕉黄叶病属维管束病害。内部症状表现假茎和球茎维管束到褐色病变,呈斑点状或线状,后期贯穿成长条形或块状。根部木质导管变为红棕色,一直延伸到球茎内,后来黑褐色而干枯。外部症状在龙牙蕉上表现为叶片倒垂型黄化和假茎基部开裂型黄化两种。
    ①叶片倒垂型黄化。发病蕉株下部及靠外的叶鞘先出现特异性黄化,叶片黄化先在叶缘出现,后逐渐扩展到中脉,部分与叶片深绿色部分形成鲜明对比。染病叶片很快倒垂枯萎,由变褐色而干枯,形成一条枯干倒挂着枯萎的叶片。
    ②假茎基部开裂型黄化。病株先从假茎外围的叶鞘近地面处开裂,渐向内扩展,层层开裂直到心叶,并向上扩展,裂口褐色干腐,最后叶片变黄,倒垂或不倒垂,植株枯萎相对较慢。
    (2)病原与传播途径
    病原为镰刀菌属香蕉枯萎病菌。该菌有4个生理小种,生理小种1号感染大蜜啥品种(AAA)及龙牙蕉类(AAB);生理小种2号感染中美洲的棱指蕉;生理小种3号感染一种野生蕉;生理小种4号感染所有香、大蕉类,包括对其他小种有抗性的香牙蕉。在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已有香蕉枯萎病的报道,而在台湾,生理小种4号危害香蕉已相当严重。该病菌从根部侵入导管,产生毒素,使维管束坏死。蕉苗、流水、土壤、农具等均可带病。病苗种植和水沟丢弃病株是该病蔓延的主要原因。病菌在土壤中寄生时间长,几年甚至20年。酸性土壤有利于该菌的滋生。排水不良及伤根促进该病发生。每年10~11月为发病高峰。蕉园有明显的发病中心。
    (3)防治方法
     ①选择抗病品种。该病为土壤性病害,目前还未有理想的特效药。中南美洲由于该病使优质的大蜜啥香蕉90%以上发病,只好改种香牙蕉。台湾利用组培苗变异选出耐该病生理小种4号的台蕉1号及多个耐病优系;洪都拉斯利用杂交育种育成FHIA一01即金手指香蕉(AAAB)可抗黄叶病。我国除台湾外的其他省区该病目前仅危害粉蕉、龙牙蕉及粉大蕉,极少危害大蕉、香蕉。另外,经广东省果树研究所鉴定,龙牙蕉类的小黑芭蕉、孟加拉龙牙蕉及粉大蕉类的孟加拉菜蕉对该病有抗性,在病区可选用上述各抗病品种栽种或补种。
    ②感病品种栽培上要选用不带病的组培苗,于排水良好的无病新区小面积种植,最好是单造种植或与香蕉混植。多施木薯渣、草菇渣、蔗渣、石灰等改善土壤环境,使不利于病菌生长。起畦种植,注意排水,防止烂根。施肥要适当远离蕉头,防止断根伤根,减少病菌侵染机会。
    ③发病初期可用0.1%的多菌灵淋灌植穴根区,山区水源缺乏的可用3~5毫升2%的多菌灵注射球茎减轻症状。发病重时应铲除病株并进行土壤消毒。病株铲除前可先用10%草甘膦10毫升加2~3克多菌灵注射生长点,待病株死后烧灭枯干枯叶,挖除球茎,植穴(2米范围内)用32.7%威百亩300倍液10~20千克淋土,穴外用石灰进行土壤消毒。10~20天后扒开病穴土,撒上石灰晒干后再补种,最好是补种抗病品种。发病率20%以上的蕉园应改种抗病品种或水稻等。
1.jpg
2.jpg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5-1 17:07 , Processed in 0.087136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