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0|回复: 0

提升苹果产业水平 推进延安跨越发展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万

帖子

2261 小时

在线时间

537

好友

★版主★

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

UID
8184
鲜花
12871 朵
农币
140452 枚
发表于 2008-1-4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陕西渭南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具有生产苹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世界公认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延安人民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苹果产业,昔日贫穷落后的延安如今变成了绿洲遍野、富裕文明的新延安。延安苹果产业引领着延安农村的巨变,经济的腾飞。

一、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
从1986年到2006年二十年间,苹果栽植面积由28.6万亩增加到199.3万亩,产量由2.7万吨增加到117.8万吨,产值由2.4亿元增长至20.1亿元,从业果农由0.9万户、2.3万人增加至22.8万户、62.95万人,基本形成了产、加、贮、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和生产技术体系,建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统计显示,延安苹果面积和产量分别占陕西的28.7%和18.1%,全市22万户果农苹果收入占到人均年纯收入的40%以上。目前,全市建成省级苹果基地县8个、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80万亩,省级苹果标准化示范园23385亩,外企果汁加工厂3个,年浓缩果汁生产能力6万吨;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果业龙头企业6个,年销售苹果13.6万吨(其中出口3万吨);果品贮藏库16996个,贮藏能力41.1万吨,其中冷藏总量14.9万吨(气调库2座,贮量0.52万吨);巩固和建立果品直销窗口14个;发展和建立了果农协会142个,苹果科技示范园区2处、2000亩(市果树试验场、洛川千亩示范园),产业管理机构13个,技术服务组织14个。果业已成为延安从业人员最多、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第一大特色优势产业。
二、苹果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1、气候资源优越
延安地处西北内陆黄土高原中部,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年平均气温8-10.6℃,无霜期176天,年极端最低气温-16__-26℃,夏季平均最低气温15--18℃,一月平均气温-1__-8℃,6-8月份平均气温19--23℃,昼夜温差11.8-16.6℃,年降水580毫米,平均海拔800--1200米,年日照时数2400--2600小时,是中国苹果产区中唯一与世界优质苹果生产最优区七项气象指标相吻合的地区,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的苹果优生区。
2、果品质量极佳
延安苹果蜡质层厚,果形端正,色泽艳丽,酸甜适度,果形指数0.85以上,固形物含量15-17,硬度9-10kg/cm2,肉质甜脆,风味极佳,且耐贮运。
3、生产环境优越
深厚的黄土,无污染的农业环境,构成了优质苹果生产的生态环境。
4、公共财政投入机制良好
按照国家“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延安市人民政府正在研究制定“加快发展以苹果为主的绿色产业的意见”,“意见”中提出了多项支农惠农政策,涉及种苗、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建设、龙头企业发展等诸多方面,这将为果业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不利影响
1、自然灾害频繁
早春低温、干旱,夏季冰雹等自然灾害频发。使全市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达8000万元—2亿元以上。
2、土壤贫瘠
主要表现在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平均不足0.7%,苹果单产低,果品质量提高因此受到了根本的限制。
3、品种单一
该区主要是以红富士和秦冠为主的中晚熟商品果生产,缺乏中早熟以及加工品种。
4、果农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果农对科学生产新技术的掌握程度不一,技术实施标准偏差大,果园管理水平低下,难以形成综合性管理体系。
5、科研院所与果农的对接不够
虽然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本地区也作了很多有关苹果生产的科学研究工作,但成果转化力度不够。
三、提升延安苹果产业水平的对策
针对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特提出以下对策,与大家共同探讨:
1、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建立“苹果+养畜+沼气”的创新性管理模式
苹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循环经济模式,可有效解决我国苹果园肥水条件差这一制约苹果产量、质量提高的瓶颈因素。通过果园种草、果渣作饲料等形式和养畜结合,畜粪经沼气池无害化处理后,沼液、沼渣是苹果的高效有机肥,既增加了果园有机肥施用量,实现延安地区的肥水耦合,能大幅度提高苹果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果园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增加果农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洛川等八个重点苹果基地县建立示范性苹果+养猪+沼气+水窖,每县建设2个示范乡,苹果+养猪的示范规模达到每户养猪5头、1口沼气池、10亩果园。“苹果+养畜+沼气”的循环经济生产模式的示范推广,可使示范区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均提高0.1个百分点,苹果产量提高1/3以上,优果率提高8个百分点,苹果生产效益提高40%以上。
2、加强苹果产业相关加工、贮藏、销售等基础设施建设,延长产业循环链
延安市苹果产业的加工、贮藏、销售等基础设施薄弱,综合加工能力不足,加工品种单一,冷库和气调库较少,水利设施落后,公路交通条件差。因此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加大对龙头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对果品龙头企业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可给予部分无偿资助、无息或低息专项贷款、贷款贴息和税费减免;对加工和销售企业出口苹果产品,财政给予运费补贴;对龙头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财政可给予贴息。对苹果基地县实施直接补贴,鼓励农民生产优质苹果。
3、完善现有果园管理与品种调整
对现有果园进行改形和拉枝,推广高光效利用和下垂枝修剪技术。我国现有苹果园普遍密闭,光照不良。因此,针对不同区域果园类型,对现有果园进行改形和拉枝,间伐降低密度,提干开心改造树形,解决果园光照条件,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加大苹果高接换头力度,适度发展早中熟品种和加工品种及地方特色品种。早熟品种重点推广富红早嘎、红盖露、红夏、秦阳、信浓红等;中熟品种重点推广蜜脆、八月红富士、玉华早富、秋红嘎拉、早红将军;晚熟品种重点推广富士优系如烟富3号、烟富6号、礼泉短富,凯迷欧等。
4、建立苹果专业合作社或果农协会等经济联合体
实施苹果生产全程监控制度,建立果农、协会、果商风险共担机制,确保苹果安全生产和销售。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贯彻实施为契机,以市场化的网络服务为平台,引导果农大力组建专业合作社,构筑果业产业组织体系的基础。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起步阶段,由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其它市场投资主体给予扶持,使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经营所需的初始资金,在专业合作社成立后的运行期间,以项目效尹纳其内部成员资金。
5、建立信用担保,将苹果灾害保险纳入财政支持体系。
为减轻冰雹等自然灾害对果农造成的风险损失,政府对从事果业保险的机构提供财政补贴,使果农能以较低的保费率参加保险。由政府资助建立信用担保体系,解决苹果加工和销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问题。允许企业以自由不动产、动产以及注册商标等无形资产开展抵押贷款;对出口苹果产品企业的收购资金贷款,金融部门可凭企业出口订单和外商开户银行出具的信用证明优先发放贷款。
6、加强苹果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建议国家和陕西省立项支持苹果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研究。主要研究、示范和推广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苹果深加工工艺、苹果贮藏保鲜技术及肥水量化施用技术、果园IFP综合管理技术及认证体系的构建,使之形成一套完整的苹果技术体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教育部重点高校,人才济济,科技成果累累,并且有园艺学院和果树研究所。所以应建立以政府支持下、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地方农技力量为骨干的新的技术推广体系,建立示范基地,定时、定期培训果农,提高果农管理管理果园的水平。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5-17 12:29 , Processed in 0.053302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