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集中了当时全国最有名的138个林果专家开始研究攻关。然而,直至1996年,此项技术仍毫无进展与突破,这个研究课题也被搁浅。 而林芳立的研究却并没有停止,他上洛阳,到郑州向专家求教。他每天坚持住在果园里搭起的小窝棚里,为了一个果树的促生物质,他翻书籍,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失败。老伴儿心疼地对他说:“国内大专家都弄不成,你也别瞎折腾了!”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动摇林芳立那一颗执着的心。2004年,他租了2.7亩地重新试验苹果芽苗嫁接、早果速丰技术。半夜想起一个好点子,他立即起来做笔记;正吃着饭突然想起一个试验手段,放下饭碗,就干起来。2006年6月,由于劳累过度,林芳立得了高血压,并导致偏瘫。虽经及时救治,但依然落下了后遗症。 经过400多次试验,2006年采用芽苗栽植技术栽种的苹果树终于在第二年开花了,并结出了累累硕果。 2007年,林芳立在巩义市康店镇礼泉村庄头岭上通过芽苗栽植技术种植了100亩苹果树。当时,不仅当地农民不相信,就连一些果树专家也给林芳立泼冷水:头年种的果树苗,次年根本就不可能开花。林芳立顶着压力,在果园里的窝棚里一住就是半年,直至果树形成花芽才离开。2008年秋天,这些果树上挂满了一个个诱人的红苹果;2010年,苹果亩产就达到7000公斤。 2010年,他又在许昌发展芽苗嫁接技术种植苹果树200亩。 经过20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不懈努力,林芳立终于实现了苹果芽苗种植当年种植,次年结果,三年丰收的梦想,并将此项发明申请了国家专利。 科研成果只为中国人造福,外国人出多少钱也不卖 2011年4月,林芳立的这项技术代表河南参加在山东寿光举办的世界果树博览会,赢得了国内外果树专家的一致肯定和高度称赞。一名日本果树专家主动找到林芳立,请他去日本观光、讲学,并表示愿出5000万元人民币购买此项技术。但被林芳立当场拒绝了。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用毕生精力发明的这项技术,只能用它来造福中国人民,外国人出钱再多也不能卖给他们!” 为多试验这种新成果,2012年,林芳立又在登封市唐庄乡三官庙村发展苹果种植600亩。2013年7月,国家农业部的几名专家在三官庙村的果园亲眼见证了幼树上挂着的累累硕果。一名姓董的领导高兴地握着林芳立的手说:“今天看了你种的苹果,真是太震撼了,你们也太低调了。这项技术简直就是苹果种植技术上的一次革命,完全应该在全国尽快推广,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44年前,与果树结缘;44年后,因种苹果树出名。由于在苹果树、葡萄树种植方面的突出贡献,林芳立先后被洛阳农专聘为副教授,被河南科技大学聘为副教授,被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聘为副研究员,被郑州市农科所聘为果树总监,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18项,市级以上各种荣誉和称号48个,并获得“中国科技金牌奖”。 面对获得的诸多成绩与荣誉,林芳立并不满足。他说,通过多年的实践,他已经完全掌握了苹果、葡萄等果树生长节能的新技术,只要通过简单的技术创新,果园就完全可以实现全年不除草、不追肥、不浇水,大大减少果树管理的劳动强度,减少劳动力的费用,进一步提高果农的收入。 近日,国家专利局传来喜讯,林芳立发明的“苹果芽苗栽植当年成型、当年成花、翌年结果”新技术获得国家专利。 “俺的目标就是要在今后三年内,将这项技术首先在全省大面积推广,使‘芽苗栽植,早果速丰’苹果树达到10万亩!”林芳立说。 苹果芽苗早果速丰高效栽培技术 一 . 技术简介 苹果芽苗早果,速丰,高效栽培技术是河南科技大学果树教学实验园(洛阳碧野园艺科技公司)著名果树专家林芳立教授历经16年艰苦攻关研究成功的最新科研成果。该成果的核心技术是:苹果长枝型芽苗当年定植、当年成形、当年成花,翌年结果,三年进入盛果期(亩产4000-5000斤),四年丰产(亩产8000-10000斤)。现已申报专利,专利申请号:201110395742.5,该技术于2009年4月15日代表河南省参加世界果树博览会,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对世界农业发达国家,日本、意大利、美国、新西兰、荷兰等国震动很大。 二 . 树型及栽培目标 (一) 树体结构 树高2.5—2.7米,干高70-80厘米,树型,主干垂枝型。全树着生30-40个单轴枝组(单轴延伸),枝组长以栽植密度而定,长度可达到株距1/2,枝式错落着生,与中干成110-120度下垂,枝组上只着生20公分以下的中短枝,枝组背 上一 般不着生枝条,可着生短枝。 (二) 栽植密度 行距2.5-3米,株距1-1.5米,可根据品种特性(长枝型,短枝型,矮化,桥化)调整。 (三) 栽培目标 第一年春定植牙苗或成品苗(需平茬),当年树高达1.6-2米,着生15-20个枝组,枝组大部分形成花芽。 第二年产量可达300-900公斤,树体基本成型。 第三年产量1500公斤以上。 第四年4000-5000公斤。 实生乔砧长枝型苹果芽苗,实现栽植当年成形、成花,翌年结果丰产 河南省科协普及部 唐伟岭 陈静 一边倒果树研究所副所长 王好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果的市场需求量在不断增长,果品的价格在不断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在不断的提升,广大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也越来越高,种植果树的市场前景诱人;同时,广大消费者对果品的质量和无农药污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为果树研究工作者和广大果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果树矮化密植、早果、早丰、优质、绿色成为果树科研工作者的果品生产者追求的目标。 据报导,目前,世界各地在苹果栽培改制中,矮化密植已成为中心课题。其中心要求主要是:1、早结果、早收益,年年有稳定产量;2、果品质优,整齐美观,符合市场要求3、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用工,降低成本;4、易于更新,能及时按市场要求调整更换优新品种。这样,就使果树栽培技术产生了“宽行距、窄株距、长方形栽培方式;充分利用土地,种植绿肥;加大单位面积栽植密度”的生产变革。使人们谋求栽培小冠树。实现小冠树的措施一是利用矮化砧,二是利用紧凑型品种进行矮化密植。这种栽培方式结果早、高产早、生产成本低,一般都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所以,这样的果园在欧洲各地相继得到普及。至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欧洲已基本不再实行稀植,新建果园多采用矮化砧或半矮化砧,并采用较高的栽植密度。矮化密植早结果、早丰产的实验被肯定后,英、法、德、意、荷、匈、罗、捷、俄、保、美等国家,都在大城市效区或距公路、铁路近,交通方便的地方,发展大片的集约化果园。 据报导,1971年英国郎一埃士顿(Long Ashton)试验站以高密度栽培了全新的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所谓“草地果园”(Mezdow Orchzrd)。这个果园每公倾栽5万株—10万株果树,栽培当年成花,次年丰产,每公顷产16吨——51吨苹果。并于当年采收后平茬,隔一年再结果。实际上年均亩产1066.5斤,单株均产0.31982斤。 郎一埃士顿首创的“草地果园”给密植早丰产和果树生产机械化展示了诱人的前景。这种新型的栽培体制,引起了各国的注意,美国、前苏联、波兰等,都相继进行了类似试验。“超高密植制度”的兴起,使人们对原来无助于生产的极矮化砧M27和3426发生了兴趣。据普累斯顿(A.P.Preston1976)报道,金冠/M27在定植后18个月收得每公顷55(7333.3斤/亩)的产量。在我国,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均有这类试验,其中西峰水土保持试验站东湖园艺场的二年生山荆子砧上的金冠,亩产13060斤。 以上这些实例,均为利用矮化砧和紧凑型(短枝型)品种,解决了密植、早果、高产的问题。但是,矮化砧和短枝型品种所结果实的品质,远远赶不上乔砧长枝型品种所结果实的品质优良。而在同等条件下,实生乔砧普通型(长枝型)苹果树,因树冠太大不能密植,也不能早果早丰。这样以来,果树生产上始终存在着“能早果早丰又适于密植的矮化砧短枝型果品质量差”和“乔砧长枝型果品质量优但不能密值早果早丰”这一对突出矛盾。生产中急需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实现苹果生产矮化、密值、早果、早丰、质优的目标。为此,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寻求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佳途径。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原中牟农校)的园艺专业与洛阳林科所等单位合作,多年来,一直在探索苹果密植、早果、早丰、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他们经过十多年的反复试验研究、早丰产,又能实现密植。他们于1992-1994年用乔砧长枝型一年生苹果苗,在栽培过程中采用选择壮苗、合理密植(亩栽83棵),科学栽植、精细施肥浇水,巧妙整形,年生长周期中,前期促发新枝,后期控长促花等多项技术措施,实现定植当年,成形、成花,翌年结果的骄人成绩,亩均产1562斤,最高亩产竟达4753.3斤。树形采用“五主八侧二十组”小骨架。1994年11月通过科技成果鉴定,1995年获洛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被林业部列为农村星火重点推广科技成果之一。 在此基础上,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园艺系又与偃师市政协及洛阳林科所的园艺工作者进行了多次试验。2006年,他们又选用乔砧长枝型苹果键壮芽苗(嫁接后成活芽未萌芽发的苗子),采用主干型树型,共同建172亩新果园,砧木为怀来海棠,品种为新西兰的嘎富、西洋红、粉红女士,亩栽266棵,同样获得了定植当年成形、成花,翌年结果并获得了亩均产1753.7斤,最高亩产3206.5斤的惊人成效。尽管上述西峰水土保持站二年生金冠/山荆子实现亩产13060斤的好成绩,但他们采用的是矮化砧紧凑型品种,而采用乔砧长枝型品种能取得上述成绩,实述非常难得。 这一成果不仅河南前所未有,就是在全国、全世界也绝无仅有。2007年9月下旬,前往果园现场参观的有关专家,在实地参观并亲手接下又红又大又鲜亮的苹果的品尝后,无不连声叫绝。专家们预测,2008年产量很可能实现翻番。据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刘建枢教授介绍,采用这种新技术,苹果树栽植第4年的亩产达到10000斤毫不夸张。 这种能使苹果芽苗栽植第二年丰产的高新技术,是我们河南人的创举,是苹果栽培技术的重大突破,完全符合苹果早果、早丰、省工、省时、品质优、品种更新容量的国际生产标准,这项苹果生产技术的推广必然促进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使果农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因此,此项苹果生产技术的推广前景非常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