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来源:兵团新闻网
新疆新闻网11月19日电 大力发展红枣产业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三十六团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的强有力的一笔。通过实践验证,此举是正确的,达到了目的、实现了目标——“米兰红”富了大漠人。
“我种植的20亩红枣,今年单产达到300公斤,纯收入有8万多元。没想到红枣有这样的好效益,真得感谢团里发展红枣产业的好政策。红枣成了我们发家致富的‘金豆豆’。”11月16日,三十六团园1连职工薛辉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基于对生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正确判断,三十六团作出了对种植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突破瓶颈制约,实现综合协调发展,给“红枣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距三十六团团部米兰东南侧7公里,有一处我国西汉时期的伊循古城遗址。曾经繁盛一时的楼兰、伊循、鄯善等历史名城,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化和绿洲文化,其中伊循城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著名的商贸重镇。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生存条件的丧失,这些名城相继被黄沙湮没,沦为供后人凭吊的废墟。
历史和现实的严酷事实,警示着三十六团人。这也决定了他们将和风沙抗争,和恶劣的生态环境抗争,用绿色捍卫家园,用绿洲生态保护新疆的南大门。
据三十六团志记载,米兰垦区每年8级以上大风和沙尘天气多达50天以上,大风以春夏之交最盛,对农作物危害极大。最近的一次是2006年4月9日至11日,垦区遭受了大风、强沙尘暴及降温等灾害性天气袭击,给工农业生产和职工生活造成严重损失和影响。
自创业之初,三十六团就十分重视发展林业,营造大漠绿洲。到1986年,这个团园林面积达到10005亩,农田林木覆盖率达12.4%,是兵团第一批实现农田林网化的团场。1994年,米兰垦区植被覆盖率上升到19.6%,生态环境逐步好转,对垦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为了不占用耕地,他们把发展的战略眼光瞄准了戈壁滩,决心开发戈壁滩,向荒滩要效益。
如何把防风固沙、改善环境的绿色生态建设,与产业开发、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使特色资源、品种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优势,促进规模效益的提高,突破发展的“瓶颈”?三十六团开发的号角打破了亘古荒原千年的沉寂,不毛之地涌动着创业的春潮。戈壁滩经济生态林建设成为团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2006年年末至2007年初,他们抓紧时间进行生态林的林床、地埋试压、机井、道路、电力线路架设、开沟、管线等工程的准备工作。两年中,全团17个单位2万多人(9次)积极会战生态林,全团人员起早贪黑、顶烈日、冒尘土、战高温,奋战在戈壁滩上,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在万亩生态林的大会战中,共计栽植枣树195万株,胡杨33万株,沙枣15 万株,人均植树1000 株,通过精心管理,生态林枣树成活率达70%以上,栽植的防风林成活率90%以上。
在2万亩生态林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质量高,没有外援的情况下,靠自身的力量圆满地完成经济林建设工作,两年完成了建团40年的建园面积的两倍。
团长杨志成告诉记者:“两年来,三十六团干部职工群众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打硬仗的精神,用勤劳的双手在亘古荒原上开辟了万亩绿洲;万亩生态林的建设,不仅将极大改善我团恶劣环境,成为保护米兰的绿色屏障,还将成为壮大团场经济,发展特色产业,致富职工群众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7年,三十六团红枣面积达到3.3万亩,仅红枣产业一项使职均增收1000元,出现20万元以上的红枣大户15个,5万元以上的近百人。亩产最高达500公斤,亩产值最高达的2万元。
(三)绿色来之不易,绿洲也用宽广的胸襟回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三十六团林园连职工张军宁说:“有了防风林的保护,我在16.5亩红枣园里套种棉花,获得大丰收,每亩的纯利润就有7200多元。”
统计数据表明,三十六团现有林木覆盖率已达到29.6%,比全国平均森林覆盖率16.55%高出13.05个百分点。
八岁就随家人从老阿不旦迁到三十六团民族新村的吐地·塔尔老人,见证了这方水土生态兴衰的两重天。他对我们说,那个时候就是因为阿不旦水源断流,生态环境恶化,才被迫迁到了这里。如今,米兰垦区大兴生态环境建设,我就在这里安享晚年了……
三十六团积极实施特色红枣兴团战略,到2007年已累计种植红枣3.3万亩, 并注册了“米兰红”等红枣商标。今年,三十六团挂果红枣产量达到1200吨,喜获丰收。三十六团米兰红枣以其“个大味甜,色泽红润,皮薄肉厚和丰富的维生素、人体所必需的18种氨基酸及钙、铁、锌、钾”等多种矿物质,深受广大顾客的青睐,红枣远销韩国及东南亚国家。进入10月份,米兰红枣陆续采收,每家植枣户的房顶院落都堆满了红枣,红红的一大片,非常壮观。他们生产的灰枣、骏枣、赞皇枣、米兰大枣 、圆玲枣品质优良,来自河南、温州、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红枣客户抢购一空。
“昔日放眼尽戈壁,无边尘埃遮四野”的荒漠景观,已在36人如椽大笔的描绘下,葱摇曳的绿色生机赶走了万古荒凉,良好的生态社会效益已经凸现,这也将成为三十六团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形成无可比拟的后发优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