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慢慢成长21世纪 于 2013-1-19 14:44 编辑
长枝修剪技术的特点 1、大幅度提高早期产量 对盛果期以前的幼龄桃树采用长枝修剪后,能明显减少新梢生长量,降低徒长枝和发育枝比例,枝类转化加快,总枝量迅速增加,树势缓和,提前1-2年进入结果期和盛果期,可大幅度提高早期产量。 2、有利于成年树的丰产、稳产和提高果实品质 长枝修剪的留枝量相对较少,且枝条中部和上部高质量的花芽被保留,从而能增强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有利于提高坐果率。长枝修剪后可明显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早期叶面积形成快,树体叶面积大,叶片光合效能加强,有较多的光合产物运往果实,有利于形成优质大果。通过长枝修剪树体能形成“小型锯齿状叶幕”,改善了树体的通风透光性能,尤其是果实的透光性能,有利于提早果实着色时间,提高着色果率和全红果率,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品质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3、较容易维持树体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 长枝修剪后树体早期营养生长较缓和,而后期生长旺盛,与短枝修剪后的树体营养生长正好相反,且长枝修剪树体上下新梢生长势较一致,长度差别不大,而短枝修剪树体上部新梢生长很旺,徒长枝多,下部较多的新梢生长过弱,且有部分新梢枯死。 4、枝条容易更新、树体内膛不易光秃 长枝修剪后的树体枝条更新较短枝修剪后的树更容易。主要表现在长枝修剪后树体上部的结果母枝靠枝轴处抽生的中长梢较多,而短枝修剪后树体上部过旺的营养生长导致树体下部有相当一部分结果母枝抽生的梢较短。此外,长枝修剪后树体的枝组和骨干枝上由潜伏芽发出的新梢数量多,有利于桃树枝组的更新复壮。 5、技术简易、省时省工 长枝修剪技术简单,容易掌握,可大幅度减小修剪劳动量,一般用工量仅为短枝修剪的1/2左右,提高劳动生产率。 6、开花期延长、观花效果好 长枝上不同部位开花时间不同,故可延长1-2天开花时间,且长枝观花效果还,有利于促进观光旅游业的发展。 二、长枝修剪的主要技术要点 桃树传统的冬剪方法是以短截为主,需做到枝枝动剪,技术运用复杂,费时费工。树体上部外围易发旺枝造成树冠郁闭,结果部位外移,树体通风透光不良,影响坐果、产量和品质,树冠内膛和下部易光秃,更新困难。长枝修剪技术是以疏、缩、放为主,基本上不采用短截的修剪技术体系,主要技术要点为: 1、延长头修剪 主枝的开张角度要保持在60度左右,侧枝70-80度。幼树的延长头带副梢小橛延长;对成年树的延长头,旺树疏除部分副梢,中庸树压缩至健壮的副梢处,弱树带小橛延长。 2、结果枝的修剪 冬剪时将长度大于70cm、带副梢的徒长枝和小于30cm 的偏弱枝、病虫枝全部疏除,保留长度在50~70cm 的健壮枝条。骨干枝和大型枝组上每15~20cm 保留1个长果枝,同侧枝条之间的距离一般在40cm以上,对其他枝条甩放或疏除。修剪完成后,全树留枝量为短梢修剪留枝量的一半左右,每666.7m2约留4000~6000个长果枝。 3、结果枝的选留及更新枝的培养 树冠直立型品种的果枝以选留向上斜生枝和水平枝为主,树冠上部可适当选留一些向下斜生枝和背下枝。树冠开张型品种的果枝以选留向上斜生枝为主,树冠上部可保留一些水平枝。树冠下部可选留少量背上枝。对保留下来的长果枝实行长放或轻短截,翌年在中上部选留果实,果枝压弯下垂或通过捋枝、曲枝等措施压低结果部位,使其后部抽生长枝,选留1个由果枝基部发出的健壮新梢作为更新枝培养,其余新梢尽早抹除。冬剪时疏除已结果的枝,长放更新枝。 对于桃树,李树,大樱桃都适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