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url=http://xuanjinghong.jinnong.cc/archives/2010/126733.html][/url]一、品种来源 孤山大杏梅是辽宁省地方名杏。该品种为上世纪初叶由丹麦女传教士聂乐信用丹麦带来的黄杏与当地杏树嫁接,后经过长期的人工培育,因产于东港市大孤山镇而得名“孤山大杏梅”,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该品种品质极佳,属杏果中珍品,1999年在辽宁省优质果评选中被评为金奖,同时被辽宁省评为全省杏品种第一名。 二、果实特点 孤山大杏梅果型美观、果皮金黄有红晕、个大、核小、皮薄、肉厚、柔韧多汁、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清香诱人,含糖量16%以上,杏肉富含多种氨基酸,尤以含天冬氨酸、谷氨酸、脯氨酸和赖氨酸较高;杏仁为甜仁(可食)。杏肉和杏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具有很强的防癌抗癌作用。过去调查杏梅平均单果重为76克,大单果重105克;现在由于综合管理技术的提高,孤山大杏梅平均单果重105克,大单果重达到150克,而且品质更优。 三、栽植现状 孤山大杏梅栽后3年即可结果,10年进入盛果期。一般株产在75千克左右,最高可达150千克左右。目前,孤山地区有杏梅结果树9400株左右,有400余户居民种植,大部分都栽植在庭院前后,最大树龄70余年仍然可以结果。孤山大杏梅质量好,商品价值高,是馈赠亲朋好友的极佳礼品,人们都以能吃上孤山大杏梅为一年中的快事。每年孤山所产的杏梅连丹东地区都无法满足,供不应求,更别说是省内和其他地区了。在孤山地区鲜杏梅销价逐年上升,今年每千克40元还要提前预定,一株大的结果树每年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可观,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四、制约发展因素 单纯从果实的品质上来看,孤山大杏梅可以说在所有杏当中无出其右,怎样赞誉都不为过。通过与东港市利民果菜专业合作社及当地孤山大杏梅栽培人员座谈,认为有两个因素严重制约了它的发展,一是品种自身特性,二是受自然条件限制。孤山大杏梅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种性退化,并不是所有当地栽植的孤山大杏梅都品质优良,从成熟期、果实形状、果肉品质等多方面都存在种性分离现象,特别是孤山大杏梅雌蕊败育,有效花比率非常低,据调查有效花在1%以下,雌蕊的柱头普遍短小,因此坐果率很低,对产量的影响很大。孤山大杏梅大部分为庭院栽培,其栽培管理技术比较粗放,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大孤山南邻黄海,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区,每年春天,南面海洋暖湿气流北上,被大孤山山峦所滞,这里的物候期较其他地区提前一周左右,正常年份花期均在4月16日~4月19日,而此时最易发生晚霜、低温等灾害,杏梅花受冷害侵袭,很容易引起落花落果造成减产或绝收。杏梅的成熟期在7月初,这时候正是雨季,如果遇到阴雨天,经常会造成裂果和水烂,影响果品的商品性。 五、栽培技术研究及发展建议 该品种在省内外都有引栽。东港市果树站曾经将孤山大杏梅在黑龙江、吉林等省试栽,树体长势良好,但是坐果特差,基本上没有产量;10多年前,省农委(原省农业厅)和沈阳农业大学曾尝试在全省推广,但没有成功;在丹东市范围内布点试验,凤城市与孤山相邻的黄土坎镇引种没有成功,目前除大孤山南麓外,只在十字街镇、合隆镇获得部分成功,主要是授粉、坐果严重不良,基本上没有产量,究其原因也是受自然条件所限。目前全市面积仅有450余亩,产量较低。为了改变这个优良品种只能在大孤山栽培的局限,扩大栽植区域,也为了确保孤山大杏梅高产、稳产和大幅度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果树专家和栽培技术人员对大杏梅产量影响最大的两个时期——花期和成熟期进行了保护性耕作试验,即设置防护棚,人为调整温、湿度,为杏梅坐果和成熟创造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3月下旬扣棚,花期可以较对照提前5~7天,坐果率提高15倍,成熟期也相应提前,果实的商品性大大提高,试验初步获得成功,有望扩大示范面。 因此,针对孤山大杏梅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辽宁省果蚕管理总站牵头,组织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的果树技术人员,对孤山大杏梅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花期授粉、坐果等生理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二是对孤山大杏梅进行优良品系选育,统一繁育孤山大杏梅优良品系的大苗,在孤山地区建立50~100亩的孤山大杏梅示范园,以后逐步扩大在适宜区(乡镇)的栽培规模,先在东港市继续扩大试栽范围,继而扩展到丹东其他市(县、区)试栽。三是逐渐摸索孤山大杏梅的标准化栽培技术,包括苗木繁育、土肥水管理、适宜树形选择、花果管理及采收等全方位的栽培技术体系,同时继续进行孤山大杏梅设施栽培的试验及研究,探索出适宜的栽培措施,以扩大设施栽培规模。四是把孤山大杏梅的提纯复壮、示范园建设等相关工作,列入全省1000万亩优质水果开发与改造工程的内容,并给予相关果业发展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