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蜂糖李优质高产水肥植保技术规程》 以下为《蜂糖李优质高产水肥植保技术规程》的标准化框架草案,适用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如贵州、云南等主产区),内容涵盖水肥精准管理、植保绿色防控及配套农艺措施。建议按地方标准(DB)格式整理,供生产应用与技术推广参考。 蜂糖李优质高产水肥植保技术规程 DB XX/T XXXXX—2025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蜂糖李(Prunus salicina 'Fengtangli')优质高产种植中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及配套栽培技术的术语、基本要求、操作规范与检测方法。 适用区域:年均温15~19℃、年降水量900~1200mm、壤土或砂壤土(pH 5.5~6.8)的蜂糖李中早熟产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NY/T 496-2021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DB52/T XXX-202X 喀斯特地区果树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调亏灌溉:花期主动减少灌水量(田间持水量50%~60%)以抑制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 生物炭基肥:以作物秸秆炭化产物(粒径≤3mm)为载体,负载腐殖酸及功能菌(解磷菌≥10⁷ CFU/g)的复合肥料。 4. 基本要求 4.1 园地选择与准备 地形:坡度≤15°,避开低洼易涝区,坡地需修梯田或等高种植。 土壤改良:定植前30天施生物炭(5t/ha) + 腐熟羊粪(10t/ha),旋耕深度≥40cm。 排灌系统:每50亩配置蓄水池(≥50m³),铺设滴灌管网(滴头间距30cm,流量2L/h)。 4.2 品种与砧木 接穗:选用省级审定的无病脱毒苗(如“黔蜂1号”)。 砧木:毛桃砧(抗旱型)或本地李砧(耐瘠薄嫁接亲和率高)。 5. 蜂糖李关键生育期水肥植保技术 5.1 定植期(当年12月-次年2月) 项目 技术措施 水分管理 定植后滴灌定根水20L/株,覆黑地膜(厚度0.01mm)保墒抑草。 肥料施用 穴施腐熟菜籽饼肥2kg/穴 + 过磷酸钙0.5kg/穴,距根系20cm外环施。 植保预防 主干涂白(生石灰:硫磺粉:水=5:1:20),防日灼与越冬害虫。 5.2 萌芽期(3月上旬-中旬) 项目 技术措施 水肥调控 滴灌补水15m³/亩,追施高氮水溶肥(N-P₂O₅-K₂O=25-5-10)5kg/亩。 植保重点 喷施3%氨基寡糖素800倍液 + 80%代森锰锌600倍液,预防溃疡病。 5.3 花期(3月下旬-4月上旬) 项目 技术措施 水肥协同 叶面喷施硼钼锌溶液,间隔7天,共2次。 虫害防控 悬挂蓝色粘虫板(20张/亩)诱杀蓟马,避免喷药伤蜂。 5.4 果实膨大期(5月-6月) 项目 技术措施 水肥一体 滴灌水肥(N-P₂O₅-K₂O=10-5-25)12kg/亩,分3次施用,间隔10天。 钙素补充 叶面喷施糖醇钙镁(Ca≥140g/L)1000倍液,防裂果,共3次。 病害防治 喷施25%吡唑醚菌酯1500倍液 + 40%苯甲1500倍液,防褐腐病。 5.5 成熟期(7月-8月) 项目 技术措施 控水提质 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田间持水量50%~55%,过量降水需开沟排涝。 防鸟措施 架设防鸟网(网目4cm×4cm)或铺设反光膜驱鸟。 6. 其他配套管理措施 修剪整形:冬季采用“开心形”修剪,疏除直立枝,保证通风透光。 生草栽培:行间种植白三叶草(播种量1.5kg/亩),花期前刈割覆盖树盘。 智能监测:安装土壤墒情仪(测定深度0-30cm)与气象站,数据接入农业物联网平台。 7. 检测与验收 果实品质:可溶性固形物≥16%,单果重≥45g,裂果率≤5%。 土壤指标:有机质≥1.5%,速效钾≥150mg/kg,pH 5.5~6.5。 生态效益:化学农药减量30%,氮肥利用率提高至40%以上。 注:本规程需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检测结果动态调整,初次使用者建议在农技员指导下实施。 技术支持单位:四川省盛丰农业科学果树研究所 若需补充某部分细节(如施肥量的全年分配表、病虫害具体防治阈值),可进一步细化! 蜂糖李优质高产水肥植保技术规程 针对蜂糖李这一特色品种的水肥管理与植保需求,其论文撰写需紧密围绕其生理特性(如果实高糖度、抗逆性弱)、区域性种植难点(如西南喀斯特地貌区土壤贫瘠)展开。以下是具体研究框架与创新方向建议: 一、蜂糖李的生物学特性与痛点结合 生理瓶颈与需求: 糖分积累期水分敏感:膨大后期至成熟期需控水(土壤含水量控制在55%-60%田间持水量),但干旱易引发果实日灼,需平衡指标。 根系特性:浅根系(主要分布在0-30cm土层)对土壤表层养分依赖度高,但喀斯特地貌保水保肥能力差,易导致缺素症(如钙、硼缺乏引发裂果)。 文献支撑:引用《Scientia Horticulturae》中关于李树糖代谢与水分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如蔗糖转运蛋白基因表达调控)。 区域性病害关联分析: 高发病害:花期灰霉病(湿度>80%时爆发)、果实褐腐病(成熟期多雨诱发),需结合水肥调控降低病原滋生条件。 数据举例:贵州产区调研显示,过量施用氮肥导致新梢徒长,田间湿度提升15%,灰霉病发病率增加22%。 二、蜂糖李专用水肥方案设计 1. 生育期划分管理(关键物候期重点突破) 生育期 水肥需求 管理要点 萌芽期 促根系活化 滴灌补水(20-25m³/亩)+ 腐殖酸促根肥(2kg/亩),搭配土壤地膜覆盖增温 花期 保花防冻防病 叶面喷施硼锌肥(0.2%浓度)+ 氨基酸寡糖素增强抗逆性,避免根部灌水以防降温 膨大期 高钾控氮补钙 水肥一体化滴灌(N:P₂O₅:K₂O=1:0.5:2),叶面喷施糖醇钙3次(间隔7天) 成熟期 控水提糖防裂 土壤水分下限降至50%田间持水量,喷施0.1%螯合硅增强果皮韧性 2. 根区微环境优化技术 土壤改良:定植前添加生物炭(5-8t/ha)提高保水能力,配合丛枝菌根真菌(AMF)接种提升磷吸收效率(参考《Plant and Soil》方法)。 精准监测:埋置根系生态监测仪(如Triscan系统),动态追踪根际pH、EC值变化,预防根腐病。 三、植保与水肥协同管理创新点 水肥-病害耦合模型: 建立“施肥量-新梢生长速率-田间郁闭度-病害风险”量化关系(通过R语言构建广义线性模型)。 案例:云南试验表明,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0.3%)可降低灰霉病孢子萌发率30%,同时提升坐果率8%。 绿色植保替代技术: 生物防治结合水肥:滴灌系统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菌液(10⁸CFU/ml),抑制根癌农杆菌的同时促进氮素矿化。 物理防控:仿照智利车厘子种植,铺设反光膜控湿增光,降低褐腐病发生率17%(Journal of Plant Diseases数据)。 四、实验设计示例 1. 处理组设置(聚焦蜂糖李特异性) 处理组 水肥策略 附加措施 观测指标 对照组(CK) 农户常规漫灌+复合肥(N-P₂O₅-K₂O=15-15-15) 无 果实糖度、裂果率、新梢长度 T1 滴灌+高钾配方肥(N-P₂O₅-K₂O=10-5-20) 膨大期喷钙 果肉硬度、叶片SPAD值 T2 智能水肥一体化(根据EC值动态调控) 根际接种AMF 土壤酶活性、根系生物量 T3 调亏灌溉(花期限水50%)+生物炭基肥 悬挂UV型诱虫板 病害指数、农药残留量 2. 数据采集技术升级 无损检测:使用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NIRS)快速测定果实糖酸比,替代传统破坏性取样。 环境传感网络:部署LoRa无线传感器,实时传输温湿度、光照数据至云端分析平台。 五、论文成果转化建议 技术规程输出:编制《蜂糖李优质高产水肥植保技术规程》,纳入地方标准(如贵州DB52/T XXXX-2024)。 田间推广工具:开发微信小程序“蜂糖李管家”,农户扫码即可获生育期管理提醒(如“明日建议减水10%”)。 六、投稿期刊匹配 中文核心:《果树学报》近期关注特色果树资源,可突出蜂糖李品种特异性; SCI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IF=5.2)偏好生理-环境互作机制,建议强化根区微生物组数据分析。 研究风险提示: 蜂糖李地域性极强,跨区域推广需验证适应性(如广西引种可能出现果实糖度下降); 智能设备成本较高,需在讨论部分加入成本效益模拟(可运用Monte Carlo模型)。 如需某部分细化(如AMF接种操作步骤、病害指数计算公式),可告知具体需求进一步展开! 13037791668 李子植保水肥管理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