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冯武杰和他种植的“阳光玫瑰”
与张现容一样,冯武杰也是2018年开始种植“阳光玫瑰”,只是他采用的是合伙经营的模式,4个股东,刚开始40亩,后发展到50亩,取名“同兴庄园”。效益也是可观的。2019年回本;2020年卖了220万元,几位股东拿着分红有买车的,也有盖楼的……2022年更是“杠上开花”,卖了480万元,但代价是2023年出现严重的黄化现象,一黄再黄,前后黄了4次。
“去年我的园子黄成这样,第一批果还卖到12.8元/斤,卖了不到12万斤;剩下的8万多斤卖5.4元/斤,一共卖了178万元。”冯武杰介绍道。今年除了钢架大棚的“阳光玫瑰”依然出现黄化现象之外,避雨棚的葡萄长势良好。
避雨棚中的“阳光玫瑰”长势
“那跟张现容差好多啊!”我没有作不同年份的纵向比较,而是作同年份的横向比较。
张现容去年的价格是16元/斤,有一块3.2亩的“阳光玫瑰”卖了33.6万元,创造了2023年陕西“阳光玫瑰”产区的价格和亩产值双标杆。他的理念是“舍得”,要多投入才能多产出,种好品质,卖好价格。“这种理念你们认可吗?”我颇感兴趣地问道。
“怎么说呢?现在这个市场……”冯武杰犹豫了一下:“其实我们今年也想这么做,但留不出他那种穗形,我的穗形就是瘦,没他的胖。他说也是留6~7层(支穗),我感觉他留了7~8层,然后去了穗尖……”
张现容的“阳光玫瑰”穗形(2023年)
“张现容的穗形跟他的树势有密切相关。”周晓杰解释道:“树势强了之后,花穗就胖。他去了点穗尖,支穗会拉得比较长,所以他的穗形就显得很胖。”
去年周晓杰带我去张现容的葡萄园时,我第一印象是典型的大穗大粒,跟我脑海中的精品穗相差甚远,但市场上恰恰认可这种穗形,因为装进礼盒中显得饱满,有视觉冲击力。
“关键是他的有机肥和其他营养的投入量都很大,这是根本。”我指出最根本的差异,并询问道:“你的肥料是怎么用?”
“我基本上都是跟着含之的方案走的,再加500元/亩的肥料。”冯武杰说:“今年计划加两次碳酸氢铵,一次50斤/亩,已经用了一次(夜间使用),还有一次在那放着。这两天温度太高了。”
周晓杰(中)和冯武杰等人在探讨技术
“高温一定不能用。”周晓杰提醒道。
“这个也在方案里吗?”我诧异地问道。
“这个风险很大,我哪敢放在方案里,如果他们使用不当我就完蛋了。”周晓杰的安全意识很强。
“我们敢用是因为我们地里有草,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冯武杰说:“去年因为我着急嘛,在软果期连续用了3次,后来周边的农户过来看,我不建议他们用,好多人地里一棵草也没有,会烧根的……”
果园生草是碳酸氢铵膨果的基础
“膨果确实有效吗?”我问效果。
“有效。”冯武杰点了点头,“我去年用了是有效果的,连续黄了4次之后,最后果粒也能长到14~15克。”
“对口感有没有影响?”我担忧地问道。
“反正去年我是没有影响的。”冯武杰去年的平均亩产是3900斤/亩,比2022年差不多少了一半。
“这个方法是谁搞出来的?”我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果园中待用的复合肥
在我小的时候,父亲所在的化肥厂就生产碳酸氢铵和氨水,整个工厂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后来化肥厂改制,我以为这类产品已经被淘汰了。所以前两年在网络上看到这种“阳光玫瑰”膨果方法时都觉得不可信。
“网络大师说的。”周晓杰笑了笑,没有点名,“但是他现在不再提了。他每年都有新理念、新方法,只是到下一年又不提了。”
“你去年卖了多少钱?”我接着问李二雷,他是冯武杰的同学。2018年冯武杰曾让他一起种“阳光玫瑰”,李二雷不敢,在外打工三年之后,见老同学又买车又盖楼,就差换老婆了,于是2021年怀着坎坷的心情在同兴庄园的对面种了5亩“阳光玫瑰”。
李二雷(中)在2021年刚种的5亩“阳光玫瑰”
那一年“阳光玫瑰”苗木开始脱销,我担心李二雷成为“接盘侠”,就像2014年我劝说同事进股市,他们无动于衷;2015年我清仓时,他们奋不顾身,结果可想而知。倒是李二雷跟对了人,第二年就种出5000斤/亩的产量,卖了33万元,回本有余。去年又新增了3亩。
“去年5亩地卖了27万元。”李二雷一脸轻松地说:“去年价格低,10元/斤,前年是13元/斤。产量比前年略多一点,5400斤/亩。”
去年我和含之团队到李二雷园子时,见留枝量和留穗量都很高,担心会重蹈冯武杰前年的覆辙,所以建议他要下狠心剪掉。李二雷是照办了。“今年计划留多少产量?”我问道。
过多的留枝量和留穗量(2023年)
“今年最起码6000斤/亩。”冯武杰抢着回答:“去年我们俩留的是5层,今年留的是6~7层,把穗尖去掉,让它变胖一点,相对留粒数就多一点;再加上今年保完果后的那段时间天气好,没有低温,本来想留5000~5500斤/亩,最后就成了6000~6500斤/亩。”
“还是要把产量做出来。”我无奈地笑了笑,这差不多是今年“阳光玫瑰”种植者的共识了。
“我们镇上的一个人,去年的亩产量是1万斤,穗形漂亮,11.5元/斤定的,因为上不了糖客商不要了。”冯武杰举例道:“最后到10月份才卖的,8元/斤……”
“还是比你们卖得多。”
含之团队在李二雷(中)葡萄园指导技术(2023年)
“比我们多。”冯武杰笑着说:“我今年又去看了,产量还可以,不像我前年8500斤/亩,去年不到4000斤/亩。”
“他说的园子去年是第3年的树,第3年和第4年的‘阳光玫瑰’是最能挂果的,这两年高产一般能撑得住。”周晓杰分析道:“如果这两年连续高产,到第5年就会出问题了。”
“我觉得主要是我高产之后没有加肥料,2022年就加了一次5公斤的平衡肥,所以才导致去年黄化。”冯武杰把主要原因归结在自己的用肥量没有跟产量配套,含之方案的产量标准是4000斤/亩。
“去年你加了多少肥料?”我又问李二雷。
“我就加了2次碳酸氢氨,这个便宜,一亩地一次50斤才25元钱。”李二雷笑着说。
去年新种的“阳光玫瑰”园(2023年)
“在你之后,还有没有新种的?”我在寻找新的“接盘侠”。
“有啊!很多。”李二雷说:“我好多同学都是去年刚种的。”
“这两年新种的,有没有像二雷一样,今年种,明年就能收回成本的案例?”我问冯武杰。
“几乎没有。”冯武杰摇了摇头说:“一亩地从包地栽树到第二年卖果之前,最少要投入3万元,高的在3.5~4万元,以现在的行情,你说他怎么能在第2年回本,回不了本的。所以今年就很少有新种的了。”
李二雷在查看果实膨大情况
“如果按照你的投入和产量,一斤果的成本要多少钱?”我问李二雷。
“我一亩地的投入是1万元多一点,如果按照去年的产量,成本是2元/斤。”李二雷核算道。
“我的要4元/斤。”还没等我问,冯武杰就告诉我答案:“我每年的成本都在100~105万元之间,等于每亩2万元,如果按5000斤/亩的产量算,刚好是4元/斤。”
“行情跌到你没效益的时候二雷还是有效益的,而且效益还不错。”我笑着说。
“这就是小园区和大园区的区别。”周晓杰说:“大园区的管理成本比小园区大得多。”
疏果是“阳光玫瑰”最大的用工开支
“所以现在要节约成本,今年我的成本要控制在95万元之内。”冯武杰说:“比如加肥料,我就和别人不一样,别人要品牌,我只要效果好。我今天去看了一个同学的葡萄园,他今年已经加了3~4次肥,花了不少钱;我说我只计划加两次,你去看一下我的果,不比他们的差。现在‘阳光玫瑰’的行情下来了,一定要节约成本。”
“你怎么看这两条不同的道路。”我问周晓杰:“一条是冯武杰说的要节省成本,还有一条是张现容说的多投入才能多卖钱,你的建议呢?”
“我的建议是两个方向都没错。”周晓杰先打了个哈哈,然后分析道:“张现容代表的是赚钱后的思维,他的亩产值一直都在10万元以上,他就愿意一亩地多花1万元去养树;但更多的人是还没有赚到钱,他们是贷款在种植,所以正常思维应该是要节约成本……”
周晓杰(左)和张现容在查看“阳光玫瑰”品质(2023年)
我不敢猜测这两年刚入场的种植者会不会真的成为“阳光玫瑰”的接盘侠,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站在种植者还是消费者的角度,现在的“阳光玫瑰”已经不是当年的“阳光玫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