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清明节
近年来,随着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桃园生草作为一项配套措施,不仅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疏松土壤、改善果园小气候、提高果实品质,而且对害虫天敌具有保护作用,能促进桃园生态平衡。
相对于清耕园,生草后增加了植被的多样性,为害虫天敌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以及栖息场所,调节了天敌与害虫在发生时间上的不同步现象。天敌种群数量稳定后,更有效地制约害虫的发生发展,进而形成桃园相对持久的优良生态系统。笔者对大连地区生草桃园的桃蚜及其主要天敌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为桃园害虫的生态防治提供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试验园概况 试验地位于大连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桃示范园区,栽植中油4号桃,株行距3 m×4 m,Y形树形,树龄10~12年,树势中庸。土壤为弱碱性砂壤土,有机质含量较低。
试验桃园设3个土壤耕作制度处理,分别为种植紫花苜蓿5年的园区,面积5亩,种植毛叶苕子5年的园区,面积10亩。两个生草园区间隔2亩左右的清耕区。常规清耕园区(结合除草对土壤进行浅层土壤的翻倒)面积15亩,生草园区与常规清耕园区相隔10亩左右的苹果园。 调查方法 在3个桃园区,分别随机选取3株桃树,每株树分别在东、南、西、北和中5个方位各取3片已展开的叶片,分别调查记录桃蚜及可见天敌(瓢虫、草蛉、食蚜蝇)数,调查时间从桃蚜开始出现至消失,每周1次。计算每片叶桃蚜及天敌头数、益害比。益害比=益虫头数/害虫头数。
二、结果与分析
清耕园的桃蚜开始发生的时间(5月7日前)略晚于两个生草园区1周左右,且发生数量较大,两个生草园区桃蚜开始出现时间基本一致,数量接近,发生量小。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紫花苜蓿园区和毛叶苕子园区的桃蚜数量接近,发生平缓,均远少于清耕园区。清耕园区的桃蚜于5月28日、6月11日分别出现明显峰值,2个生草园区的蚜虫发生小高峰均晚于清耕区。进入7月后,桃蚜主要以有翅蚜虫迁飞到蔬菜上危害。生草园全年桃蚜发生整体数量远低于清耕园,紫花苜蓿园区和毛叶苕子园区的桃蚜发生量分别是清耕园的35.6%、27.6%。
2022年不同生草类型桃园内桃蚜发生情况
2个生草园桃蚜天敌从4月开始相继发生,清耕园天敌开始发生时间略晚于生草园。4~6月桃园内桃蚜天敌发生期间,生草园和清耕园均为6月发生量较大,生草园3种天敌发生总量大于清耕园。瓢虫发生量生草园小于清耕园,而草蛉和食蚜蝇发生量生草园远大于清耕园。 草蛉的发生时间在毛叶苕子园内早于其他处理区且发生量高于紫花苜蓿处理区,食蚜蝇的发生量略低于紫花苜蓿处理区。
从总体上看,在桃园中桃蚜发生期间的4~6月,生草园的益害比均高于清耕园。在生草园中,瓢虫在毛叶苕子园的益害比(1∶32)高于紫花苜蓿园的益害比(1∶37);草蛉在毛叶苕子园的益害比(1∶15)高于紫花苜蓿园的益害比(1∶28);食蚜蝇在毛叶苕子园的益害比(1∶32)和在紫花苜蓿园的益害比(1∶32)相当。所以毛叶苕子园中益害比比紫花苜蓿园的益害比更高些,控制桃蚜的作用可能更大。
三、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4~6月间,桃园内桃蚜的发生量生草园远低于清耕园,且桃蚜发生量变化平缓,只有1个小高峰,而这一小高峰出现时间比清耕园的初高峰出现时间晚。桃蚜天敌开始发生时间,生草园略晚于清耕园。草蛉和食蚜蝇发生数量生草的远大于清耕园,毛叶苕子园中,草蛉的发生量高于紫花苜蓿园,食蚜蝇的发生量略低于紫花苜蓿园。表明桃园种植毛叶苕子和紫花苜蓿在桃蚜天敌的保护和增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天敌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场所,致天敌的发生数量增加。天敌的增加可有效控制桃蚜的蔓延或爆发。通过连续多年桃园生草可形成平衡稳定的生物生态系统,桃园的有利因素逐渐显现并加强。当桃蚜虫口数显著增加时,通过刈割生草的方式可助力天敌迁移上树捕食桃蚜,减轻桃蚜的危害。生草腐烂后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根系生长发育。所以土壤生草制一举多效。
有翅蚜虫 本文作者:大连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 董思佳,摘自《落叶果树》2024年第1期。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须在正文前注明来源《落叶果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