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刘镇和他种植的“瑞香红”苹果
刘镇(木美土里集团公司董事长)还想扩大种植面积。他这两年已经种下1万亩的“瑞香红”,今年开始投产,表现不错,所以信心满满,只是担心单一品种种得太多,到时候采摘工人的压力太大,所以想种一部分其他品种。
“我想种一些‘维纳斯黄金’,你觉得怎么样?”刘镇问我,随即又阐述了他的理由:“我前几年在千阳试种了一些‘维纳斯黄金’,感觉还可以。这次正宇农场的王总(王炳海)不是也来参加中国好苹果大赛,拿了金奖。我的‘维纳斯黄金’跟他的一比较,感觉口感更清澈,说不定在这里能种出竞争力来。”
“没有竞争力。”我直接泼冷水,虽然知道他是八头牛都拉不回来的脾气,说“想”其实等同于“决定”,但既然问我,我也是实话实说,“如果2018年的时候你说种‘维纳斯黄金’,我是赞成的,但现在已经过去五六年,谁都知道种‘维纳斯黄金’能挣钱,这个时候我就不赞成了。现在种‘维纳斯黄金’**有竞争力的地方就在云南,比山东早一个月上市,香甜味远超你的‘维纳斯黄金’。”
姊妹品种:“瑞香红”(左)和“瑞雪”
“为什么不考虑‘瑞雪’呢?”我反问道。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几年推出的苹果新品种中,我最看好的是“瑞雪”,果面黄绿色,差异化明显,外观端庄秀气,口感甜脆清香,而且树势中庸,容易管理,不像“瑞香红”需要频繁的摘心、拉枝、刻芽,还有刘镇引以为傲的“以花换花(用今年的腋花芽换明年的顶花芽,以获得80以上的大果)”,繁琐操作看得我心焦。
“‘瑞雪’会种,我是想再增加一个品种。”刘镇解释道:“昨天张宗坤(烟台市农科院果树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还讲到用海棠专用授粉树可能不如用‘维纳斯黄金’作为‘瑞香红’的授粉树好,我想搭配着种一点。”
工人在人工授粉
“你还在纠结授粉树的事情。”我诧异地问道。
上次见面时他跟我提起过这种想法,我毫不犹豫地加以否定。因为对大果园来说,这种貌似能增加收益的做法因为增加了管理难度会得不偿失,就一名太极高手教军队“白鹤亮翅”“野马分鬃”等招式,到战场上还没等你摆好架势就被对方一枪撂倒。
“要种你就单独种,千万不能用这种小果园的方式去管理大果园。”怕他不明白,我又加了一条理由,“比如说,‘瑞香红’和‘维纳斯黄金’的树势不同,在肥水管理上肯定不同,一个需要大水大肥,一个需要控水控肥,到时候你怎么办?”
中国好苹果大赛上的“维纳斯黄金”
刘镇没有吱声,又尝了一遍桌子上的各个品种,说:“现阶段我爱吃‘维纳斯黄金’,它的香甜度超过‘爱妃’。”而我却最喜欢泸定带回来的“阳光富士”,它的糖酸比、细脆度、化渣性以及后续的风味都调配到极致。
“接下来你还要种多少面积?”等吃完苹果,我们又聊起未来的发展。
在宏观产业的判断上我和刘镇存在巨大的分歧。因为见多了农业企业的种种风险,所以我强调“上策不种”;而刘镇这几年在种植规模上形同脱缰的烈马,从最初的上百亩到上千亩,再到现如今的上万亩,依然未见他有按下暂停键的想法。
刘镇(左)在观察改接“瑞香红”的成活率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刘镇笑着说:“现在我的重点就是自己种苹果。如果单纯从企业的收益来做选择,我可能一棵苗都不卖,都自己种,先把‘瑞香红’的红利期都赚了。”
“这几年苗木生意不好做吗?”我明知故问。2020年刘镇以1100万元的高价拿下“瑞香红”**苗木经营权时我就不怎么看好日后的苗木生意,因为政策风口已过。
“国家政策不让种啊!”刘镇摇了摇头说:“很多苗木企业已经彻底停业了,现在都是老果园改造,卖接穗能挣几个钱。这不是我无能,是大形势使然。所以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就衍生出3个角色,既是卖苗子的,又是种苹果的,还是卖肥料的。”
木美土里在陕西千阳的菌肥工厂
菌肥是木美土里的老本行,10年前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头羊,但随着北方苹果种植效益的回落,肥料生意也日趋艰难,所以才有后来的中国好苹果大赛和生态农业板块。刘镇希望通过“种好果、卖好价”来引领行业重振雄风。
“在销售方面有没有什么想法?会不会做成像‘正宇’和‘黄胖子’这样的品牌?”我想起两个在“维纳斯黄金”这个单品中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相比之下,“卖好价”比“种好果”更难。
“当然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刘镇肯定地说:“因为现在全国一共就2万亩‘瑞香红’,我自己就占了1万亩,就算臭豆腐也能把它叫出名气来,没货嘛,就我有货。”
“瑞香红”的品牌名
刘镇给自己的“瑞香红”起的品牌名叫“唐尚天香”,配上品牌代言人——小乔的天资国色,确实也收割了一波流量。但我担心的是他的销售圈子,今年在好苹果博览会上签约的都是传统果商,走的也是代卖、经销的老路。尤其是“瑞香红”比例较多的70左右的小果,非常需要新生代营销人才的加入,才能扬长避短,像新西兰的“火箭果”一样——“把‘瑞香红’的小果卖成比‘富士’大果更贵的价格。”
“我的销售可以是多样化的。”刘镇解释道:“这次好苹果大赛来了百来个果商,线上线下,各种形式的都有,甚至我就卖原料果,不打自己的品牌,只要能卖上钱都行。”
工人们在分选“瑞香红”
“线上这块打算怎么做?”我刚从四川回来,在眉山走访了一家做柑橘电商的企业,100多个直播账号,每天20万斤的出货量,算是水果新营销的代表。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我觉得都得找专业的团队合作。”刘镇从2016年开始就涉足电商平台卖水果,但一直销量不佳,“我现在发现,种植环节我能干好,但终端销售我干不了。我就干到建产地仓,上分选线,做好品控,然后找足够多的销售商,给他们让利……”
我忽然发现,刘镇这几年从产中的肥料出发,上游延伸到新品种的苗木,中游拓展种植板块,下游触及到果品销售,已经形成一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闭环。缺的可能就是最后的临门一脚。
国色天香的“瑞香红”
“我现在最大的优势是新品种的红利。我几乎是从零开始切入,刚开始接触‘瑞香红’时一共才500亩,现在真正在种的也只有2万亩,我占了一半。尽管这个品种的口感像你说的不是很完美,但从外观加上口感的综合品质来看,‘瑞香红’对比现在市场上最大量的‘富士’,它是具有明显的优势。”刘镇自信地说。
这个说法倒挺符合我对“瑞香红”的预判:有望成为中低海拔苹果产区的主栽品种之一。
“你觉得‘瑞香红’的红利期还有几年?”我问道。如果对照“阳光玫瑰”葡萄的5年红利期,“瑞香红”从2020年召开第一届新品种品鉴观摩会开始算起,也已经过去4年,所以我对他还要扩种面积是心有疑虑的。
2020年“瑞香红”品鉴观摩会现场
“对企业来说,未来苹果园的利润都会趋近于零。”刘镇出乎意料地说:“因为市场价格会逐步回归,劳动力成本会越来越高,最后都像‘阳光玫瑰’一样没有什么利润。”
“对!种植水果的最终收益就等同于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这是我一直的观点。
如果高于打工收入,农民就留在家里种水果,种植面积就会扩大;当供求关系发生逆转,价格开始回落,当种植效益低于打工收入时,他们就会放弃,去外地打工谋生,然后种植面积又开始减少……从而形成一条无形的价格底线。
刘镇和员工们一起在观看“瑞香红”上市发布会
“所以我何不顺势而为,在果园管理模式的设定中就把所有的种植利润让给劳动者。”刘镇说:“我先给他工钱,手把手地教他怎么种出好苹果,然后把果园都舍出去,我占10%的股份就行了。对我的企业来说,因为整个产业链条都在我的管理和掌控之中,比如肥料的投入、品牌的运营都可以产生长远的效益。然后我就可以不断地去接产业发展遗留下来的‘烂尾楼’,不断地去买新品种,不断地去转化迭代……”
我经常讲,资本投资农业一定要“别有用心”。全产业链运营就为这种“别有用心”提供更多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