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开宗明义:这个说法没什么问题,做法也完全正确,新规定要求 @养殖户 将畜禽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
直接把养殖场的粪便拉出来,不经过无害化处理就送到地里面,这肯定是不科学的,也有着很大的危害。通过资源化利用,畜禽粪便不再是污染物,而是成为了新的可再生资源。可以用于制造有机肥料、沼气等绿色产品,这对环境和农业的资源节约都是一种可持续的利用方式。

过去,为了方便,往往将大量的畜禽粪便(未经充分腐熟)直接倾倒在田地上,这样不仅污染环境,浪费大量优质有机肥,而且会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更是对耕地这一不可再生资源,造成了长久的破坏,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是时候对此种做法说不。
早在先秦时代,中国人就认识到“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遂”。古人提出“多粪肥田”,到后来才发现,粪也并非越多越好。先是发现,“骤用生粪,又布粪过多,粪力峻热,即烧杀物,反为害矣。”后来又发现,“无力之家,既苦少壅薄收;粪多之家,每患过肥谷秕。”西汉农学家氾胜之总结出一种叫“区田法”的耕作方法,详细介绍了“沤肥法”的具体操作。而且堆肥也发源于东方,《陈敷农书》善其根苗篇(公元1149)南宋绍兴十九年则描述好氧堆肥的过程及特点,是我国最早对堆肥的科学记载。但是堆肥的科学研究是从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开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的堆肥进入快速工业化发展阶段,许多堆肥工艺及方法被开发出来并进入产业。”
因此,合理、科学的使用粪肥,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是古今中外,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总结,也是值得借鉴和实行的有益经验。

我国耕地土壤肥力基础薄弱, 居世界中下游水平 (见图) 。我国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18.63 g/kg, 仅为世界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 (32.54 g/kg) 的57%, 仅略高于中亚、西亚、北非等地区, 远低于东南亚、北美、北欧等地区。近几十年来,中国耕地有机质下降已成定势,1980—2010年间, 东北区黑土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由41.7 g/kg下降至24.4 g/kg, 减少了17.3 g/kg, 降低了2个养分等级, 黑钙土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了16.6 g/kg, 降低了2个养分等级。

2014年, 我国化肥施用量达5.996×107 t, 占世界的1/3, 单位耕地面积施用量高达567 kg/hm2, 居各粮食主产国之首,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多。
而据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统计数据, 有机肥在我国肥料总投入量中的比例不到10%, 在大田的投入比例更低, 远低于美国及欧洲等国家40%~60%的有机肥投入比例。

有机肥投入不足与化肥高投入导致耕地土壤酸化, 肥料吸收利用效率低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早期至今, 我国境内耕作土壤pH值下降了0.13~0.80, 南方地区耕地土壤酸化最为显著。

我国耕地土壤肥力提升需要实现从单一施用化肥向有机无机肥相结合的战略转变, 大力发展有机肥, 通过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以提高耕地土壤肥力。通过提高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率, 提高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恢复并扩大绿肥种植面积, 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 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 力争有机肥占施肥总量的40%以上。

回归主题,大力推广应用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工程:实施重点区域在四川、河南、山东、内蒙古等畜禽养殖业发达、畜禽粪便污染严重的地区。
以提高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水平为重点, 根据养殖规模推广相应粪便肥料化利用技术。依托规模化养殖场建设畜禽粪便收集再利用系统, 加强小型养殖场废弃物回收。加强畜禽粪便肥料化技术研究, 根据畜禽粪便具体种类及数量比例, 有针对性地开发不同类型肥料产品。加强加工装备研究和生产工艺升级, 在保证肥料有效性的前提下, 降低生产成本, 促进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大规模推广。
综上所述,新规定主要对养殖户提出了新要求,以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养殖废物(主要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这一规定明确了废弃物处理的主体与方式,对于此后能够直接获得优质有机肥的种植户可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