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18|回复: 6

青枣砧嫁接鲜食红枣实验总结(转载)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3904

帖子

582 小时

在线时间

3

好友

★溉帮★五袋长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UID
312410
鲜花
16239 朵
农币
17412 枚
发表于 2023-7-10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青枣砧嫁接鲜食红枣实验总结(转载)

(本文是原作者发表在农民致富之友期刊上的文章,现收入百度文库,本人用了一些方法,重新整理一下,供果友参考,如有侵权,马上删除。)
        青枣与红枣同科同属不同种,两者可以相互嫁接以及杂交改良,进而增加效益。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上红枣品种繁多、良莠不齐,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盲目引种,而通过青、红枣开展嫁接实验可以快速筛选优良红枣品种。在文中主要就青枣砧嫁接鲜食红枣实验总结。
一、实验起因
青枣即毛叶枣,有野生及人工选育杂交改良多个品种。红枣是中国特有树种,因含水量,含糖量及口感不同,分鲜食枣和干枣两类。比较系统地对青、红枣作嫁接实验起因是近年我地小红枣产业衰落,急需引进更优良品种更新换代,增加效益。但是市场上推广的红枣品种良莠难分,同名异种、同种多名,甚至各种假冒伪劣品种夸大宣传使一般农户眼花缭乱,如果盲目引种几年下来,损失会很大。
二、实验目的
我市乐百道东联村后有一块2.8亩九十年代栽培的老青枣园。我于2012年秋接手下来,希望利用青枣树耐砍伐,易萌发,一年可多次嫁接鲜食红枣的特性, 快速筛选优良红枣品种,同时进行鲜食红枣一年多次成熟和青红枣杂交改良实验。
三、实验过程
2012年秋季在青枣树离地80公分处砍伐后,增施肥水,于次月在保留主枝及树干上逐渐萌发出大量青枣枝芽。2013年春我从山东省平邑县、安徽省寿县引进近50个鲜食红枣品种分别依次嫁接在所留的这些青枣枝条上。
四、实验结果
由于嫁接方法和品种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1、所有的嫁接方法都容易成活,而且生长速度非常快,营养生长极度旺盛。
2、雨水过多季节嫁接的部分接穗易霉烂,高产枝外加雨水附着,重量增加易断裂,必须提前做加固及疏果处理。
3、12-1月由于日均气温过低(14℃以下),接穗不萌发,但大部分于雨水至惊蜇前后仍能萌发。
4、由于嫁接时间拉长,当年易座果品种一年三季都有果实。
5、从2013年2月嫁接至2014年7月除沾化冬枣、乌克兰黑枣、养生冬枣王、葫芦枣、大王枣外,其它品种都挂果。
6、紫枣、桂台五号、桐柏大枣、蜜枣王、大瓜枣、贡枣、大无核枣、小无核枣、四季枣、龙睛、大拐大龙枣等品种有明显缺点。应慎重发展。
7、至2014年8月已初选出金脆蜜、早脆王、中枣16号、子弹头枣、伏脆蜜、灰枣、大蜂蜜灌、中华大龙枣、大蜜黑枣、蜜浓王、金梅枣、冬枣2号、贵妃枣、国光枣、金丝新四号、香蜜巨枣等16个品种,其余品种全部淘汰,重新补接重点选留品种。
8、红枣嫁接青枣过程中,发现了两个有经济价值的新情况:
第一:就是发现即便接穗没有芽眼,于切断处远端愈伤组织仍能萌生枝芽,次年照样结果,品质肉眼口感难以区分。
第二:就是嫁接芽比酸枣砧或本砧更容易出现二次生长,二次结果,甚至少量三次生长,三次结果。
由于特早熟优质鲜食红枣比青枣售价高出5倍以上,效益十分可观。这一点在广大青枣产区有特殊推广价值。
9、由于2014年底东联村果园被征用,以上两个新情况未能继续深入研究。后面的实验只能另择我市中和营村和玉溪市元江县卓嘎村用蒙自小红枣做砧木继续进行,直到2018年10月底。
10、红枣原产自黄河中下游地区,引入滇南河谷平坝地区前,生育期普遍提前2-3个月,导致大多数品种成熟期恰好与我省的雨水集中期重叠,果肉吸水膨胀速度超过果皮生长速度,自然栽培条件下,极易出现严重裂果、落果。
11、由于高温高湿和多风,果实成熟期6-8月,恰好也是病虫害高发期,如果没有规范有效的防护设施,果实农药残留严重的问题就无法避免。
12、病虫害防活的重点在于彻底清园和设施防护,化学防治属不得已。
13、防虫网防冰雹网,防雨膜、排水沟、喷雾管网等设施最好要一体设计,不要逐项添加,可减少工序,降低成本。
14、在生产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随时注意观察,调整技术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五、通过几年的观察对比,下列品种未发现明显缺点,各方面表现比较突出,值得发展,其它品种需进一步观察,应慎重发展。
六、结果分析
1、各品种丰产性和成熟果实单果重、含糖量、外观着色等相关性状与各地自然条件及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密切相关。
2、果实品质与当地光照、生长期日温差、留果量、土壤N、P、K比例、土壤质地、成熟期降雨量密切相关。
3、青枣与红枣均耐旱耐贫瘠,但蔬松及沙壤地块和大肥大水能显著改善果品产量和品质。
4、果实成熟期与当地纬度、海拔、春季气温回升快慢、生长期有效积温相关。
5、云南省元江县海拔640米产区比开远海拔1090米产区提前成熟15-20天。
6、根据以上结果,在一定范围内,生产区海拔越低成熟期越早,优势越明显。
七、讨论
1、纬度变化对枣树成熟期的影响比较复杂,不在本文研究范围。
2、同名异种、同种多名及假冒伪劣品种由于敏感原因本文不一一列出。
3、枣树一年多熟及青、红枣杂交改良与病虫防治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
4、枣树的常规增产措施亦不在本文范围。
(作者单位:1.661699 云南红河技师学院;2.661600 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


图片1.png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383

帖子

22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高中一年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355027
鲜花
850 朵
农币
6346 枚
发表于 2023-7-10 12: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我有大蜜蜂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383

帖子

22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高中一年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355027
鲜花
850 朵
农币
6346 枚
发表于 2023-7-10 12: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看看是不是大蜜蜂罐

点评

个这么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7-10 14: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4万

帖子

752 小时

在线时间

1

好友

★百户长★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UID
364278
鲜花
14024 朵
农币
189487 枚
发表于 2023-7-10 14: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宜宾
楿倁天芐 发表于 2023-07-10 12:11
看看是不是大蜜蜂罐

个这么大

点评

放大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7-10 15: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383

帖子

22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高中一年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355027
鲜花
850 朵
农币
6346 枚
发表于 2023-7-10 15: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3万

帖子

3116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万户侯★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UID
320779
鲜花
59987 朵
农币
395303 枚
发表于 2023-7-11 04: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81

帖子

75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初中一年级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86362
鲜花
1175 朵
农币
3215 枚
发表于 2024-12-26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对于青枣树和红枣树的互接,我有过几次经验,发现两者枣树其实是不相容的,但是在高温和高湿度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相容!

我的几次互接开始都成功,但是过完冬天(最低温0度,平均7度),嫁接枝全部枯萎。

我的一位在越南的朋友,因为讨厌红枣树的根部侵略性,用青枣做粘木,批量嫁接蟠枣,非常顺利,完全没有不相容的问题,而且解决了红枣树根部侵略性的问题。

我也请教了一位澳洲专家关于青枣树/红枣树互接的问题,他的回答是:我已经嫁接它们很多年了,我的结论是它们长期不相容,在热带气候下可能是可行的,我在干热气候下的经验和霜冻将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所以这篇文章忽略了地缘环境的因素,其实在中国很多地方,搞青/红枣树互接是不会成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1-18 04:33 , Processed in 0.039815 second(s), 4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