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草莓(Fragaria × ananassa Duch.)属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果树,是世界上栽培最为广泛的浆果树种之一。近年来,中国草莓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随着草莓产业的蓬勃发展,市场对优质生产苗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草莓育苗逐渐发展成为草莓产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草莓主要通过母株抽生匍匐茎扩繁生产苗,草莓苗的质量对定植后的草莓长势和产量有较大影响。
草莓传统育苗方式为露地育苗,夏季高温多雨会导致炭疽病蔓延,章姬、红颜等品种的发病率超过60%,严重影响草莓的高产稳产。避雨育苗可以避免雨水将空气中悬浮的病原菌孢子带入土壤,从而减轻炭疽病的发生。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持续发展,草莓避雨育苗的推广面积逐年增加。笔者根据多年的避雨育苗经验,总结了关键技术要点如下,为草莓育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01 育苗地选择
草莓育苗地应选择平整、地势较高、土层较厚、土质相对疏松的田块,pH值5.5~7.0,砂壤土或壤土,具备良好的灌溉和排水条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选择连作地以及除草剂残留量过高的田块,以免对草莓苗生长造成负面影响。
02 避雨设施搭建
采用单体或连栋拱棚。单体拱棚长度50~60m、脊高3.5~4m、跨度6~8m。立柱采用40mm×80mm口径热镀锌方管,高度2~2.5m,立柱间距4m左右。水平杆采用32~35mm口径热镀锌圆钢管,间距2m左右。拱杆采用口径20~25mm的热镀锌圆钢管,拱杆间距1m左右,拱杆与水平杆间设置2条伞形支撑架。拱上覆膜,厚度0.04~0.08mm,有效辐射波段(380~710mm)的透光率不低于80%,具备防尘、消雾流滴功能。拱两侧各设置1.0~1.5m卷膜,以利于通风。棚四周加设裙膜,以防止雨水滴溅、传播病害。
在避雨棚上方搭设遮阳网,棚顶高4~6m,框架采用32~35mm口径热镀锌圆钢管,内设20~25mm口径支撑管、间距1.5~2.0m,配置自动收放遮阳网,遮光率50%~70%。
草莓连栋避雨育苗棚
03 配套水肥设施
采用水肥一体化设备进行灌溉施肥,水肥一体化包括水源、输水系统、施肥装置等。水源为地表水,水泵采用变频控制,配砂石过滤器,由离心泵将水输送至田间。田间输水系统包括干管、支管和滴灌带。干管采用10~12cm口径硬聚氯乙烯管,埋设于地下。支管通过PE外丝接头与干管相连,采用8~10cm口径软聚乙烯管,直接铺设于地表,输水至各棚。每棚入口处安装手动阀门和压力表,输水支管面向避雨棚内的一侧打孔,接口处通过旁通阀连接滴灌带。
水肥一体化效果图 (山东正博智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草莓母株两侧10cm内各布设1条滴灌带。繁苗畦面滴灌带间距20~25cm。滴灌带为内贴片式、双孔出水、孔间距10~15cm、内径16mm、厚度0.2~0.4mm。施肥装置包括主控制系统、带流量显示吸肥通道及报警装置等,保障吸肥量精准调控。
04 草莓种苗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栽培模式和销售方式等需求差异,合理选择草莓品种种苗作为母株。如章姬、红颜等适合休闲采摘,粉玉、香野、黑珍珠等适合中远距离运输销售,甜查理、全明星等适合露地栽培。
种苗要求品种纯正,茎粗1cm以上,4叶1心,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可选择上一年繁苗圃内健壮的匍匐茎扦插后、经过冬季自然休眠、春季肥水供应充足的种苗,有条件的可选择脱毒种苗作为母株。
05 定植前准备
定植前,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1000~2000kg、生物菌肥(有机质含量≥40.0%、益生菌含量≥0.2亿/克)120~240kg、纯硫基复合肥(N-P-K=15-15-15)40~50kg,深翻后起垄整畦。
可根据品种特性、栽培方式、避雨棚跨度等进行整畦。一般情况下,畦面宽1.5~2.0m,畦高30~40cm,呈龟背型,畦底间距20~30cm。
06 母株定植
一般3月底至4月初定植,株距40~50cm,每亩定植800~1000株。章姬、天使AE等繁苗系数高的品种可适当稀植,香野等繁苗率低的品种可适当密植。章姬、红颜、天使AE、甜查理等匍匐茎抽生数量较多的品种可在畦中间定植母株,双侧引插子苗;香野、粉玉等品种可在畦1侧定植母株,单侧引插子苗。
母株单侧定植 定植前,裸根苗可抖落浮土,穴盘苗需除去表层基质、剪掉1/3左右毛细根,以利于移栽后促发新根。可采用噁霉灵、甲基硫菌灵等药剂蘸根,降低带病基数。定植以“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宜。单侧定植时弓背朝外。
07 定植后缓苗、肥水管理
种苗定植后立即浇透定根水,次日复水。2d内检查缓苗情况,对定植过深或过浅的苗及时做出调整。缓苗期间午间遮阴,每天2次滴灌给水,保持土壤湿润。缓苗不成活的种苗进行补苗。缓苗结束后可适当减少给水,以促进新根系下扎。
草莓为浅根系作物,肥水管理要求“勤施薄施、小水勤浇”。①缓苗期,可滴灌益施帮、海藻肥等促进生根。②缓苗后至母株快速生长阶段,每天滴灌给水20~30min,每周每亩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N-P-K=20-20-20)0.5~1.0kg。③匍匐茎抽生阶段,每天滴灌给水2次,每次15~20min,每周每亩滴灌大量元素水溶肥2.0~3.0kg。每20~30d,每亩施用海藻肥、甲壳素等液态有机肥10~20kg,茎叶喷施流体钙、鳌合铁、糖醇镁等补充中微量元素。④8月上旬停止施用氮肥,促进花芽分化;适当减少给水,避免徒长;可茎叶喷施磷酸二氢钾、亚磷酸钾、矮壮素等进行控旺促壮,提高子苗抗逆能力。
08 病虫草害防治
草莓育苗期害虫害螨主要包括蚜虫、红蜘蛛、斜纹夜蛾、蓟马等。防治蚜虫可喷施15%氟啶虫酰胺·联苯菊酯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每亩喷施30%吡蚜酮·噻虫胺悬浮剂20~25mL。防治红蜘蛛可每亩喷施30%乙唑螨腈悬浮剂10~20mL或45%联苯肼酯·乙螨唑悬浮3000~6000倍液。防治斜纹夜蛾可在傍晚每亩喷施5.7%甲维盐水分散粒剂3~4g或15%多杀菌素·唑虫酰胺悬浮剂25~30mL。防治蓟马可喷施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000~1500倍液加240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1000~1500倍液。间隔4~7d,连喷2~3次,合理轮换用药以免产生抗药性。
红蜘蛛侵染 草莓育苗期病害主要包括根腐病、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等。根腐病一旦发生需立即拔除,并以30%精甲霜灵·噁霉灵水剂2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处理。避雨育苗可大大降低炭疽病发生率,药剂防治每亩可喷施450g/L咪鲜胺水乳剂40~60mL或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也可喷施430g/L戊唑醇悬浮剂1000~1500倍液2~3次,防病加控旺。防治细菌性病害可喷施36%春雷霉素·喹啉铜悬浮剂1500倍液。
杂草防控。在母株移栽前,每亩可在畦面喷施720g/L异丙甲草胺乳油80~100mL封闭除草,并在子苗引插前进行畦面喷水2~3次,以加速除草剂的淋溶。匍匐茎大量抽生前,可中耕除草2~3次。子苗引插后,可人工拔出杂草,或每亩喷施160g/L甜菜安宁乳油300~400mL防除阔叶杂草。
09 植株管理、引茎压苗、起苗
草莓母株生长期,及时摘除花蕾,减少养分消耗。6月匍匐茎大量抽生阶段,可喷施浓度30~50mg/L的赤霉素溶液2~3次,间隔5~7d,提高种苗繁育系数。每15~20d劈叶1次,去除老叶、病叶,降低害虫害螨基数。日间最高温度超过30℃,可进行午间遮阴。非降雨天可打开拱棚卷膜,加强通风,降低棚内湿度。
一级子苗发出3条以上不定根时,以压蔓叉固定子苗。固定子苗时,需保持畦面湿润,摘除匍匐茎下的副叶,促进不定根下扎。在匍匐茎抽发盛期,要及时将匍匐茎定向理顺固定,保证其均匀分布,防止交叉或重叠,发现浮苗需及时补插。
草莓起苗前2d需浇水1次,并喷施杀菌剂。土壤湿度以湿润但不粘工具为宜。起苗过程需棚上遮阴,防止水分散失过快。从苗畦侧以䦆头或铁铲将苗起出,在距离茎基3~5cm处剪断匍匐茎,剔除病苗,抖落根系浮土,摘除老叶,每50~100株扎捆,以保鲜袋裹住根系,标记品种和起苗时间,单层摆放、不打垛。起苗后可立即移栽,也可假植7~10d后移栽,或在冷库预冷后进行远距离运输。
本文作者: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省现代设施果树技术创新中心 武冲,姜莉莉,王晓芳,宗晓娟,摘自《落叶果树》2023年第1期。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须在正文前注明来源《落叶果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