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这几天促早的阳光玫瑰陆续发芽了,私信问促早管理问题的多了起来。其实我们当地暖棚促早的好多都准备保果了,半暖棚促早的也大都发芽了。从问题上看,好多朋友都是第一次做促早,好多细节都一无所知。这篇文章讲一下促早栽培容易忽视的坑,希望大家都能避开。
处理好气温和地温的关系
很多朋友以为,促早栽培大棚内气温高了长势更好,其实有些片面,我们分两个阶段看气温。
第一阶段,葡萄刚萌芽,此时主要消耗枝条储备的营养,气温高点确实长势好。
第二阶段,葡萄开始有绿叶,此时生长逐渐旺盛起来,消耗量也大了,单靠枝条储备量显然不足,可根系的吸收量往往受制于地温。地温13+生出嫩根,吸收量就大,就足以满足生长需求。反之,地温13-没有嫩根,吸收量就远远不能满足生长需求,于是就会出现黄叶,小叶,病害也拣软柿子捏,变得极难控制。了解一下提升地温的措施:
1.曲弓烤地,提升地温的方式主要靠太阳晒地,曲弓烤地和地表撒施黑色肥料可以让光照更有效果。
2.浇水看天,每一次浇水都会引起地温下降,浇大水地温恢复慢,浇小水地温恢复快,未来的天气阳光普照就果断浇大水,阴雨雾霾就尽量不浇或者小水润一下,总之看天浇水时老司机和新手最大的区别。
3.黑膜待花,早铺黑膜防草似乎都觉得对,可促早有草吗?黑膜保温不错,升地温却比较难,先让地温回升,花前铺上黑膜降低湿度就可以,所以你懂得。
处理好湿度和保温的关系
大棚内需要通风换气,通风在有效降低湿度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降低温度,所以新手往往难以权衡,非此即彼。老司机会分情况去做:
1.抹单氰胺前先浇透水大幅度提升湿度,然后再涂抹,因为单氰胺出药害大都是湿度不够造成的,单纯的浓度不是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必要时喷水增加湿度,高湿度要保持7--10天。
2.涂抹单氰胺后,北方大致需要30天左右才会绒球或者发芽,南方则要快很多,无论南北,10天后都要选择好天气进行气体交换,通风后浅耘可以降湿防病,浇水可以增加湿度减轻药害,没有固定套路,全靠根据外部天气做选择。
3.萌芽前后,棚内湿度大了,万一有灰霉就会烂芽,湿度骤降就会烤芽,最好足水足地温的前提下,通过浅耘降低湿度,必要时可以往棚里运秸秆降低湿度,最忌讳的是突然铺膜和通风,湿度降低太快。老司机会提前熏灰霉,免得手忙脚乱。
4.新梢的旺盛生长必然会蒸腾量大,湿度必然高,所以规律性的通风和降湿很有必要,一定要学会看天浇水,看天通风,这些细节不难理解。
总之别一味地保温升温,也别一味地降湿防病,提前控制湿度和熏灰霉会让病害基数变少,抓住灰霉潜伏期打药也会让灰霉的防控变得容易,欺负小孩总好过挑战成年人不是吗?
处理好温度和光照的关系 对于促早来说,温度要根据长势调控,不是越高越好,但光照确一定是越强越好,时间越长越好。大冬天难以避免的是雾霾和连阴无雪,保持对极端气候的敬畏吧。一旦遇到极端天气往往有几个误区:
1.低温就生炉子加温。没什么不对,千万别忘了地温要和气温协调,如果连阴天还不得不浇水,那时地温不足吸收量不够,此时生炉子加温,消耗量必然大,大概率会出现枝细节长,叶小葱心绿,这是虚旺,让花期和保果变得战战兢兢,投鼠忌器,左右为难。其实温度没必要那么高,适当省点煤电反倒会好点,无非开花晚几天。
2.补光灯开一晚上。补光灯是为了在缺少光照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可光合作用不仅有光反应,还有暗反应,需要光照时长和黑暗时长协调才好。好多朋友犯这类错误,甚至好多销售人员也不懂,其实这仅仅是初二生物的知识点。
补光灯正确的用法是早晨揭棉被前开两小时,或者阴天的白天开,如果晚上盖棉被后开必须在两三小时后关灯睡觉,葡萄也需要睡觉的。
处理好短梢和长梢的关系
阳光玫瑰短梢修剪不难,可促早的葡萄萌芽后光照严重不足,勉强能长出枝叶果穗就不错了,指望一两芽就成花显然太难了,就算有花芽质量也不稳定,所以不建议一味地短梢修剪,这会让果穗很差甚至没果穗。也不建议一味地留长梢,这会让萌芽太多营养分散整体生长就弱,而且难以恢复。
1.老司机会根据花芽质量留芽,花芽好就留两短一长,花芽太弱的就两长一短。长梢横绑,短梢尽量留水平的或者斜下的,向上的芽虽然壮,但太强势会一骑绝尘,我们要的是整齐和听话。
2.老司机还会根据花芽质量选择单氰胺的用法,如果花芽少而均匀,质量好,那就果断喷施,省心省力还安全。如果芽多还大小不一,老司机会带内一层乳胶手套,外一层棉手套,沾着药液撸想要他发出来的芽,这样萌芽量就可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