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进入11月以来,经过2个多月的生长,各棚室中草莓已进入开花期,草莓上的主要害虫——蚜虫、蓟马、红蜘蛛等也开始蠢蠢欲动。由于红蜘蛛、蓟马、蚜虫属于小型害虫,隐蔽性强,早期不易被发现,但其繁殖速度快,极易发生成灾,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因此,需加强虫情普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为害症状
1、蓟马
草莓叶片被危害后,被害叶片褪色并留下齿痕,叶片初呈白色斑点后连成片,严重危害时叶片变小、皱缩,甚至黄化、干枯、凋萎,影响光合作用;花期被危害,可能引起雄蕊发生畸变、花不育、花瓣碎色等;成虫还可危害果实,影响果实的经济价值。另外,蓟马还能传播多种病毒对草莓生产造成损害。
2、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花、果实和果梗,叶柄也会受害。叶片受害,初期在叶背出现白色粉状物,随着病情加重,白粉布满整个叶片,叶缘上卷呈汤匙状,叶片逐渐枯黄;花蕾受害,花瓣呈紫红色,不能开放或开放不正常;果实受害,果面覆盖白色粉状物,果实着色差,幼果停止膨大,失去光泽并硬化。
3、红蜘蛛
危害草莓的红蜘蛛种类主要为二斑叶螨。雌成螨深红色,体两侧有黑斑,椭圆形。越冬卵红色,非越冬卵淡黄色较少。越冬代幼螨红色,非越冬代幼螨黄色。越冬代若螨红色,非越冬代若螨黄色,体两侧有黑斑。成、幼、若螨在叶背吸食汁液,并结网。初期叶面出现零星褪绿斑点,严重时遍布白色小点,严重时叶片焦枯脱落,造成植株早衰。
发生规律
1、蓟马
温暖干旱的天气有利于发生。在北京地区日光温室周年发生,并在其中繁殖越冬,一般15-20代/年;春秋棚6月初发生,一直到收获。若虫、成虫常潜伏于花心、花瓣的重叠处,具有很强隐蔽性,一般杀虫剂难以直接接触而杀死虫体。
2、白粉病
病菌多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寄主上一代一代地完成周年循环。首先分生孢子及子囊靠气流传播到寄主上,然后萌发产生芽管和吸器侵入,病菌分生孢子在生长季中繁殖迅速,5天后形成丛状菌丝,经7天后成熟,形成新的分生孢子,靠气流飞散传播,进行再侵染。
病害在整个生长季节不断重复发生,扩大蔓延。草莓白粉病菌为专性寄生菌,病菌可在植株上全年寄生,条件适宜时即可发病。病菌可随秧苗传播,可借风雨传播,侵染新的植株。
3、红蜘蛛
幼螨和前期若螨不甚活动,后期若螨则活泼贪食,有向上爬的习性。先为害下部叶片,而后向上蔓延。高温干旱最有利于红蜘蛛发生,长期高湿条件难以存活。
防治技术
1、蓟马
(1)农业防治:清除菜田及周围杂草,减少越冬虫口基数。干旱时发生较重,因此保证植物得到良好的灌溉就可减少危害。
(2)物理防治:采取蓝色或黄色诱虫板对蓟马进行诱集,效果较好。每亩挂20-30块,色板下边距植株顶端15-20cm,并随作物生长而提升。
(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捕食螨可有效控制蓟马的数量。如在温室中发现蓟马,及时释放巴氏钝绥螨或黄瓜新小绥螨20000头/亩,每月一次,可有效控制为害。释放前7天、释放期间不得使用农药。
(4)药剂防治:使用农药时,一要注意不同的农药交替使用以削弱其抗药性,二要注意喷施时除植株要喷匀外,地面也要喷施药剂,因为有部分老熟幼虫在土壤中化蛹。喷雾防治时,要避开草莓开花期,而且用药时将蜜蜂搬出棚外。
2、白粉病
(1)农业防治:有条件的地方要进行合理轮作,以降低菌源基数,减轻病害的发生。
(2)物理防治:将摘除的老、病叶移至园外销毁或深埋,以减少再侵染的几率。切勿漫灌,并加强通风以降低棚内的湿度,在不影响草莓正常生长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延长通风时间。
(3)化学防治:在分株繁殖期间,及时拔除弱苗、病苗,并用药预防2~3次,定植后发现发病中心时要立即进行防治。
3、红蜘蛛
(1)农业防治:清除田间杂草,消灭越冬虫源;及时 打掉下部老叶虫叶,带出田间外集中销毁。
(2)生物防治:发生初期利用天敌控制红蜘蛛种群数量,田间释放巴氏钝绥螨,50-150头/平方米,或智利小植绥螨,3-6头/平方米。
(3)药剂防治:发生初期使用,可选用相关药剂进行喷雾,7天防治1次,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喷雾防治时,要避开草莓开花期,而且用药时将蜜蜂搬出棚外。 文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