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82|回复: 0

认识“四大虫害”新成员—稻秆潜蝇,防治正当时!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35

帖子

37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高中一年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68687
鲜花
4148 朵
农币
8386 枚
发表于 2021-6-16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作为近几年水稻上的新晋“网红”——稻秆潜蝇,已成为湖南水稻植保需要重点关注的“四大虫害”之一。在长江稻区、西南和华南稻区等地的山区丘陵也有危害。近三四年以来,在湖南已经逐步从丘陵向平原湖区扩散转移,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高。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防治稻秆潜蝇的有效药剂很少,方法欠缺,使其成为农民和农资经营者的梦魇,就像面对柑橘、瓜菜类实蝇属害虫一样,虽恨之入骨却只能望洋兴叹!


稻秆潜蝇,属双翅目,秆蝇科,主要以幼虫危害水稻的心叶、生长点和幼穗。寄主主要是:稻李氏禾(游草)、稗草和看麦娘。


一、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2.2-3毫米,翅展5-6毫米,翅展5-6毫米。全身呈鲜黄色。分成三部分,头部前方有1处钻石形黑斑,胸部背面有3条黑褐色纵纹,中间的一条较大,排列不整齐。腹背各节连接处都有一条黑色横带。翅膀透明,翅脉褐色;足黄褐色,腹部纺锤形,体腹部为淡黄色。(成虫见下图。来源湖南植保,侵删)


33.jpg
34.jpg


2.幼虫。蛆型,老熟时体长约6毫米,略呈纺锤形,11节,前期呈乳白色或黄白色,尾端分成双叉。


35.jpg
图片为幼穗分化期危害症状。稻秆潜蝇幼虫非常细小,与幼穗颜色形成保护色,需要仔细查看才能找到(技术有限,尾端双叉未拍出来)。2019年摄于湖南湘阴。

3.蛹。呈黄褐色,尾部形状与幼虫相似,呈双叉状。(见下图。来源湖南植保,侵删)


36.jpg

二、发生与危害

1.发生规律
幼虫在凌晨4-6点孵化,初孵幼虫借露水向下移动,从叶枕处钻入叶鞘,再入侵至心叶中(与二化螟1龄幼虫移动轨迹类似)。若无露水,幼虫无法行走与侵入,约2-3个小时后会因身体脱水而死亡。幼虫钻入稻株后5-7天,新叶上逐渐出现被害症状。从近年情况分析总结,幼虫危害有“三重”:在山区丘陵田危害重、青嫩稻苗田危害重、夏至到小暑卵孵盛期阴雨多危害重。


2.症状表现
稻秆潜蝇幼虫钻蛀进入心叶内危害心叶、生长点和幼穗。苗期受害,长出若干条椭圆形或长条形小裂缝或孔洞,后发展为纵裂长条状,导致叶片破碎,抽出的新叶扭曲或枯萎。受害株分蘖增多,植株矮化,抽穗延迟,穗变小,秕谷率增加。幼穗形成期受害后出现扭曲的短小白穗,颖壳变白,穗残缺不全,或变成白穗。


37.jpg
38.jpg
39.jpg
40.jpg


分蘖期:与稻水象甲的危害症状相似,但不同点是前者危害造成的长条纹会穿孔破裂,稻水象甲只啃食叶肉,留下一层叶表皮;稻水象甲危害水稻心叶后,长出的叶片上会出现一排或几排穿孔的破裂口,且不会失绿变色(见下图);


41.jpg

孕穗期:为害症状与颖花退化相似,区别为:幼穗在分化期间遇不良外界条件(温、光、肥、水),使颖花退化,抽出后变成白色,无孔口;稻秆潜蝇会在白色颖壳上留有孔口并有黄褐变色现象。


42.jpg
稻秆潜蝇危害稻穗,导致谷粒不闭合,黑褐色斑,无法灌浆,形成白穗、朝天穗。(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生活史:根据湖南植保植检网信息,湖南一年约发生3代(少数有4代),以成虫或幼虫在杂草上越冬。第1代成虫于3月底4月初,飞至秧田和本田产卵在叶鞘和叶背。4月上、中旬孵化为幼虫,钻入心叶为害。5月中旬老熟幼虫爬到叶鞘近叶舌处化蛹;6月中旬是第2代成虫盛期,产卵在中稻及晚稻秧田,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2代幼虫为害孕穗和抽穗的早、中稻,单、双季晚稻本田;第3代成虫于8月出现,9月开始产卵在越冬寄主上,幼虫孵化后钻入心叶过冬。成虫多在上午羽化,白天活动。羽化后1-3天交尾,雌雄均可反复交尾3-4次。一般羽化后2-5天产卵,但第2代成虫产卵前期有的可长达22天。成虫有趋嫩绿稻田产卵的特性。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冬季水稻收割后及时清除消灭田埂杂草,减少越冬虫源;统一耕作方式与时间,减少“桥梁田”;播种时避开成虫和幼虫危害盛期;控制田间湿度,高温干旱不利其发生;


2.物理防治。利用性诱剂诱杀、毒饵食诱等方式诱杀成虫,减少产卵量;


3.化学防治。以6月中下旬的第二代防治重点,尤其是抓好秧田防控这个”牛鼻子“,做好药剂拌种,做到带药下田,减轻本田受害程度。参照当地《病虫情报》在分蘖期受害株率1%,穗期3%-5%用药防治。药剂可选20%呋虫胺20-30克每亩。
其它药剂可以考虑选择内吸传导性强、渗透性强的成分混配快速击倒的成分复配组合。
笔者尝试过高含量噻虫嗪和吡虫啉,效果没达到理想程度。螺虫乙酯、噻虫胺等还需进一步试验,呋虫胺是参考当地农业植保部门的推荐,也请诸位多提意见。
虽然稻秆潜蝇目前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但如湖南已逐步向洞庭湖平原区迅速发展扩散,后续是否会向其它稻区扩展,值得关注。


来源:洞庭农香陈望平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4693

帖子

16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大学三年级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351247
鲜花
4805 朵
农币
8437 枚
发表于 2021-6-16 16: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4-4-25 13:59 , Processed in 0.030112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