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12月30日,为深入贯彻十四五规划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进一步探讨广东香蕉的国际发展、以及香蕉主粮安全问题,广东特色优势农业品牌(六大水果品类)宣传推介及品牌运营项目之中国(广东)香蕉国际网络文化节·中国(广东)香蕉与主粮安全主题论坛在湛江市新大天然酒店举办。
中国(广东)香蕉与主粮安全主题论坛现场
香芽蕉占据90% 美食蕉填补加工品种空白 香蕉是广东传统四大岭南佳果之一,同时也是全球第4大主粮农作物,仅次于水果、玉米和小麦。全世界有近5亿人以香蕉为主食,占总人口的近7.14%,在人类饮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是香蕉生产大国,也是香蕉消费大国,香蕉产业在我国地位毋庸置疑。但近年来,我国香蕉种植效益有一定下降,如何提高产品品质,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对产业健康发展迫在眉睫。 “研发培育出适合加工的香蕉品种对产业发展很重要。” 广东农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国家香蕉良种攻关秘书长盛鸥表示,当前我国香蕉种植品种较为单一,以普通香牙蕉为主,占据约90%,缺乏营养价值高和可发加工用的品种。
广东农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国家香蕉良种攻关秘书长盛鸥 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培育,国家香蕉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团队针对抗枯萎病、高产、优质、加工特色等性状,培育了可加工的“粤蕉”“美食蕉”系列品种,并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填补了我国香蕉粮食和加工用途品种的空白,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补充。 盛欧介绍,“美食蕉”褐化程度低、果肉金黄至橙黄色,类胡萝卜素、抗性淀粉含量高,适宜加工香蕉粉、香蕉片、代餐食品原料等。蒸煮后的美食蕉既美味又营养,总糖含量22%、可溶性固形物26%、淀粉8%-9%,达到或超过甘薯的营养价值。“粤蕉”则具有出汁率高、果肉有涩感等特性,非常适合用于加工香蕉啤酒、香蕉果酒等。
各类香蕉美食 加工比例不足1% 综合开发利用空间大 尽管我国香蕉种植分布广泛,且加工用品种陆续研发,但目前我国香蕉产业加工比例依旧不足1%,加工业的滞后,缺乏对种植业的有力支撑。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广东省香蕉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娟指出,加工技术的创新是关键。“香蕉剥皮后果肉会迅速褐变,活性成分在加热过程中损失严重,芳香物质在加工中劣变,甜度高导致杀菌与保藏困难。此外,香蕉货架期短,加工设备缺乏,这些情况导致香蕉加工技术难点大,要求高,除油炸香蕉片外,市面上少见其他香蕉加工品。” 王娟说道。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广东省香蕉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娟 针对这种情况,广东省香蕉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研究,成功找到应对方法,为香蕉的开发与利用打开了一扇门。王娟介绍,通过液氮排氧打浆技术、培育不褐变品种可解决果肉褐变现象;通过中低温加工技术和非热杀菌技术可解决活性成分损失、芳香物质劣变等现象,随着香蕉加工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多的香蕉加工品将走进千家万户。 对香蕉食品的未来王娟充满期待:“今后香蕉不仅仅是一种水果,更能以一种食材走进菜单,对人们调整饮食结构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种销仍是核心 采后保鲜提升品质 香蕉主粮与加工化的加快推进,对提升香蕉产业链,推动香蕉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我国香蕉产业以种销为主,鲜果销售仍是当前产业发展的核心。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采后处理与保鲜岗位专家陆旺金指出,种蕉的目的是把产品变成商品,为农户增收,为消费者提供鲜美果品。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采后处理与保鲜岗位专家陆旺金 “我国在香蕉生产前端技术较为完善,单产较高、品质过硬,但在生产后端却没有很好地配套跟上,在预冷、保鲜、催熟等技术环节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以致于在市场流通时竞争力下降。” 陆旺金表示,如何减少采后病害,提高贮运性能,延长货架期是香蕉产业发展的关键。 对此,陆旺金带领着团队与陈维信教授、国家香蕉体系果园生产机械化杨洲教授团队,经过多年的探索试验,共同研发了一套香蕉采后处理轻简装备。 据悉,该采后处理生产线轻简实用灵活,方便装拆移动,不仅能够显著提高保鲜效果和商品外观与档次,有效解决镰刀菌冠腐病(蕉把切口褐变腐烂)和炭疽病等采后腐烂难题,还能够显著提高香蕉落梳后清洗蕉果乳汁和去污效果,有效防止密封料袋内因湿度高引起的冠腐病(俗称“烂把”)、“水烂”和品质劣变等问题。同时,还提高了采后处理工作效率,节省劳动力,明显减少香蕉采后机械损伤。 陆旺金介绍,该采后处理生产线已在多产区推广应用,未来还将加大在广东产区粉蕉上的试验推广,切实解决粉蕉“运不远,不敢远运”的难点。
香蕉采后处理轻简装备应用(华南农业大学供图) 广东乃至全国香蕉产业的壮大发展,需以全产业链与国际化发展为目标,并正视香蕉产业面临的品种单一、产业链薄弱、采后及流通环节的不完善等问题,通过鲜果贸易、主粮化、加工化三条发展路径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由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湛江市人民政府指导,广东省农业展览馆、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推广中心、湛江市农业农村局、湛江市遂溪县人民政府、南方农村报、广东华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主办,iFresh亚果会承办。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郑宏宣,南方农村报主编陈永,广东省农业展览馆馆长(广东省农业对外经济促进中心主任)丘志勇,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推广中心主任黄恒福 ,遂溪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骆华庆,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副处长李秋瑾,湛江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拥军,遂溪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成员陈照,广东农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国家香蕉良种攻关秘书长、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香蕉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岗位科学家盛鸥,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采后处理与保鲜岗位专家陆旺金,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广东省香蕉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娟,遂溪县农业农村局种植股香蕉业务主管、植检站副站长、种植股高级农艺师翟少萍,遂溪县香蕉协会会长蓝朝平,德和资(北京)人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段玉,亚果会(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剑菲以及遂溪县政府办、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主要领导,北坡、杨柑、洋青、城月、乌塘等镇镇长,各镇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职领导以及20户香蕉种植户、30名粮食大户等参加本次论坛。
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推广中心主任黄恒福致辞
遂溪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骆华庆致辞
圆桌对话:忽视 正视 重视来源:来源:南方+ 作者:南方农村报 林鹏 王俊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