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15|回复: 5

柑橘矢尖蚧如何发生的?专家教你这3防治措施,助你来年高优产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382

帖子

61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大学一年级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UID
53
鲜花
6531 朵
农币
13288 枚
发表于 2020-12-23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矢尖蚧又称矢尖盾蚧、矢根介壳虫、尖头介壳虫,属同翅目盾蚧科。常见的为害症状是以雌成虫和若虫固定在柑橘叶片、枝梢和果实上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卷曲发黄凋落,枝条枯死,果实不能充分成熟,果味变酸,对橘农造成非常严重的困扰。

一、发生规律

贵州、四川、江西、湖北和湖南等省橘区1年发生2~3代,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和重庆的一些地区,年发生3~4代。

各代重叠严重,多以受精雌虫越冬,卵产于母体介壳下,数小时可孵化出若虫,孵化率高达80%以上。

在3代区,以越冬代(第三代)雌虫产卵最多,每头产150~160粒;第一代次之,为120~150粒;第二代最少,一般20~40粒。从孵化和发育质量看,若虫数量多成虫量少、雄虫多雌虫少。

51.png

由于各世代雌虫产卵量差异很大,所以田间为害高峰和为害程度均与此相一致。在贵州都匀,橘园矢尖蚧发生情况为4月中下旬至5月初越冬代成虫产卵。

5月上中旬第一代幼虫为害高峰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第二代虫为害高峰;9月下旬至10月下旬为第三代为害高峰,并以雌成虫于11月下旬进人越冬。

二、危害特征

主要危害部位和症状。柑橘矢尖蚧主要以若虫和雌成虫危害柑橘叶子、果实和小枝的汁液为主。受害较轻的叶片常呈黄色斑点,若许多若虫聚集时,则受害处的反面呈黄色大斑,严重时叶片会弯曲变形,枝叶枯死。

而受害的果实则常呈黄绿色,外观很难看,味道比较酸,严重影响柑橘的质量和产量。

52.png

三、难防治

1、由于其背着厚厚的蜡质层,常规药物难以触及虫体。

2、在适宜环境中,蚧壳虫可在短期内迅速繁殖,并通过风或农事操作扩大危害范围,出现迭代危害。

3、种植者对蚧壳虫的防治意识不强,一般等到大量成虫出现时才开始施药,常规药剂很难透过蜡质层杀灭蚧壳虫,蚧壳虫危害进一步加大,造成巨大损失。

4、蚧壳虫体型微小、习性隐蔽找到适宜的处所后,便把口器刺入植株吸取汁液,开始固定生活,若不仔细查看,发现时通常为时晚矣。

53.png

四、综合防治

1、生物防治

矢尖介等柑橘介壳虫的天敌多种多样,主要有瓢虫(俗称花大姐)、寄生蜂、寄生菌等。

2、农业防治

冬季彻底清园,剪除严重的虫枝、干枯枝和郁闭枝,以减少虫源和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冬季和春梢萌发前喷8- 10倍松碱合剂,或95%机油乳剂60-100倍液,消灭越冬虫卵。定期施肥, 增强树势及树木的抗性。

3、药剂防治

蚧壳虫化学防治要抓住最佳用药时间:在若虫孵化盛期用药,此时蜡质层未形成或刚形成,对药物比较敏感,用量少、效果好。可以用丁醚脲和噻虫啉复配的化学药剂进行有效防治。

使用时注意几种药物的交替使用,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配药时,还可以添加一些有机硅、或者矿物质油,来增加药物的渗透性,使药效更好地发挥!
(来源:柑橘产业联盟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万

帖子

515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溉帮★六袋长老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UID
317320
鲜花
18438 朵
农币
74707 枚
发表于 2020-12-23 21: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沙发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3642

帖子

73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高中三年级

Rank: 12Rank: 12Rank: 12

UID
342888
鲜花
7318 朵
农币
-158 枚
发表于 2020-12-24 17: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570

帖子

846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溉帮★六袋长老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UID
284104
鲜花
4241 朵
农币
74954 枚
发表于 2020-12-24 20: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德阳
这个文章不全面,现在我们的经验是:用螺虫乙酯加它的助剂,在它孵化期,就是小蚧壳虫针尖大用药,间隔十天左右,用吡丙醚加氟虫腈,基本可以控制。需要无交叉重叠叶片,喷药均匀。冬季用石硫合剂加矿物油,或者松脂酸钠。最佳防治期就是孵化期,四川基本五月底六月初,两次药完全控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570

帖子

846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溉帮★六袋长老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UID
284104
鲜花
4241 朵
农币
74954 枚
发表于 2020-12-24 2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德阳
忘了说,孵化期普通杀虫剂都可以防治,因为它蜡质层没有形成,用啶虫脒溴氰菊酯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脂等等都可以杀死,最好用有内吸作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442

帖子

123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大学一年级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UID
345659
鲜花
3020 朵
农币
10991 枚
发表于 2020-12-25 10: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5-6 11:18 , Processed in 0.077610 second(s), 4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