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75|回复: 9

[分享] 堆肥基础入门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750

帖子

568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大学四年级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UID
330958
鲜花
8204 朵
农币
13283 枚
发表于 2020-12-18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为什么要做堆肥呢?

依照有机的理念,有机的肥料才能够提供作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让作物长得更健康。

但对许多生态农友来说,有机肥是可以用不算太贵的价钱买到的,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功夫自己做堆肥呢?

有些农友会认为自己做的堆肥比较有效,甚至还有自己特别的秘方。

以环境保护的观点来看,使用当地的材料来制作堆肥,一方面可以减少垃圾量、一方面可以让土壤变得更健康、同时也不需要消耗许多化石燃料,从外地输入肥料,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研究显示,虽然使用有机肥料对土壤比较好。但若是有机肥是购买而不是自制堆肥,则它对环境的好处会被运送肥料所需消耗的能源所抵消。

堆肥要怎么做呢?

视不同的需求与规模有许多不同的可能。至于详细的作法,上网搜寻有很多资料,只是大部分资料都只说怎么作,而没有说为什么。

这样的资料会让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且会让人有点紧张,是不是非得完全照着步骤作才会成功。再加上,讲到堆肥大家都会担心会不会发臭,这也让很多想尝试的人裹足不前。

其实,只要了解原理,堆肥相当容易制作,而且也不会失败。或者应该说,只要了解原理,不管堆肥出了什么问题,都可以举一反三地把它调整回来。

图片

堆肥的原理:养菌

堆肥会失败吗?其实不管怎么样,东西放着都会分解。

所谓成功的堆肥,是指分解的过程是受到控制的。不会慢到看不出来变化;也不会快到腐烂成一堆发出恶臭招引蚊虫的恶心东西。

图片

堆肥,其实就是利用各种细菌,把各种堆肥材料(如厨余)分解成小分子的养分,方便植物吸收。

所以,制作堆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营造细菌的良好居住环境。

细菌跟人一样,需要有食物、水和空气才能生存。所谓「营造细菌的良好居住环境」,就是指以「平衡」的方式,提供食物、水和空气给细菌。

细菌的食物,可以大致分为含「碳」量高的东西和含「氮」量高的东西。细菌生长需要这两类的营养:碳的用途是用作提供能量以及合成细菌身体的主要成分,氮的作用是用来合成蛋白质。细菌需要均衡地吸收两种养分,以专业术语来说就是维持「碳氮比」在30:1到25:1左右。

如果氮不够(也就是碳氮比太高),细菌无法合成蛋白质,生长就会减缓;如果氮太多(碳氮比太低),细菌可以很快速地生长,但没用完的氮会以阿摩尼亚的形式释放出来,就会产生臭味(而且氮都被浪费掉了)。

另外,水的份量也很重要。如果细菌没有水,成长就会变慢;但如果水太多,就会阻碍空气进入。在有空气的状态下,细菌会将有机质氧化分解以获得能量及营养,这个过程会产生二氧化碳;但如果没有氧气,这个分解过程就会变成厌氧分解,会产生如硫化氢之类的气体,就会产生臭味。

所以堆肥要成功,一是要注意「碳」跟「氮」的平衡,一是要注意「空气」和「水」的平衡。这两个平衡都照顾好,堆肥就成功了。

堆肥还有另外两个平衡也要稍微注意:

一个是堆肥的大小。堆肥如果太小堆,热量就容易散失,堆肥就不易发热;堆肥如果太大堆,空气就不容易渗透到最里面去,就会产生上述空气不足的问题。

另一个是堆肥材料的颗粒大小,如果颗粒太大,那表面积就相对较小,分解的速度会比较慢;如果颗粒太小,空气就不容易进入,一样会有上述空气不足的问题。

上述的说明,看起来可能有点太过专业、太过难懂。其实,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困难,也不需要什么专门的仪器,重要的是要多观察——特别是用鼻子——然后依据观察的结果来调整堆肥的组成。

图片

碳氮比

那么,哪些材料是富含「碳」的材料,哪些材料是富含「氮」的材料呢?

网络上搜寻「碳氮比」(carbon-nitrogen ratio)就可以找到相关的资料,但我们也可以用直观的方式来区分这两者:只要是放久也不太会有改变的东西,就是富含「碳」的材料,如稻草、稻壳、木屑、落叶、纸张……之类的;如果稍微放没多久就会开始腐烂发臭的东西,就是富含「氮」的材料,如水果、鱼、肉、厨余、排泄物……等等。

图片

有些材料的碳氮比很接近30:1,这些材料非常适合做堆肥,如:水生植物、刚割下的草、草食动物排泄物、中药渣……等。

图片

实际操作

做堆肥的第一步,就是要下定决心。

堆肥传统给人的印象——恶臭和蚊虫——实在太吓人了,所以有心要尝试的人都会考虑再三。

在此,要再强调一次,只要仔细地规划和管理,堆肥是不会产生臭味的。甚至有许多人说,成功的堆肥会有泥土的香味喔。

堆肥的作法有很多,在此不一一介绍。建议可以上网搜寻或本公号内搜索(关键字:堆肥),并且选择最适合自己状况的作法。

规划的时候先想清楚:身边有哪些富含碳的物质是方便取得的?堆肥是否能够让空气进入?多余的水分该如何排除?这样在遇到状况的时候,才不会措手不及。

图片

如果堆肥看起来都跟刚放下去的时候一个样,没有要分解的感觉,那可能是含「氮」的材料太少,或是水分不够,可以视情况调整堆肥材料或水分。

如果堆肥发出臭味,那可能是含「碳」的材料太少,可以加入一些容易取得的含碳的材料。另一个可能是水分太多,可以加入上述材料把水吸干一点,甚至极端一点稍微晒晒太阳也无妨。

堆肥发臭是大家最害怕的状况。其实就算是堆肥发臭了,只要洒上一层覆盖的东西,臭味立刻就会消失了。

不管堆肥遇到什么状况都可以调整回来,千万不要一遇到发臭的状况就把堆肥丢弃。万一真的要放弃,也可以把堆肥找有土地的地方掩埋起来,让土壤中的细菌接手后面的工作。

只要有做过堆肥,体验过「把垃圾变成资源」的满足感的人,都会对「把可以喂给土地吃的东西包进垃圾袋里」这种行为感到相当浪费。

图片

在堆肥加入新的材料时,必须加以混合均匀,不然可能在局部地区会出现碳氮比不均衡的问题。但搅拌对于空气不足的问题并没有帮助。搅拌堆肥所带入的空气,会在短时间内就被细菌消耗完。

要确保堆肥中有足够的空气,除了控制水分之外,还可以透过肥堆的大小来控制。堆肥的大小最好不要超过1立方公尺。另外也可以故意在堆肥中加入一些大块的材料,也可以增加空隙。这段话另外的意思是,只要堆肥规划良好,其实不需要时时翻动,照顾起来并不会很麻烦。

如果是第一次做堆肥的人,建议堆肥不要做太大,这样管理上比较简单。虽然堆肥太小堆可能不会发热(因为热量都散失掉了),不过不发热的堆肥好像也没什么关系。

图片

市面上有在销售堆肥专用的菌种,其实依照上述原理制作的堆肥,并不需要特别加入菌种。在第一次做堆肥的时候,可以购买菌种加入(不买也没关系),后续细菌就会自己繁殖。如果不想花钱,也可以到田地或是山上挖一些土作为初次堆肥的材料,土壤中就含有许多细菌了。

堆肥里可不可以放骨头呢?各家说法不一。作者认为放入骨头并不会影响堆肥的分解,反正总有一天它会烂嘛。必须考虑的是堆肥的用途。举例来说,如果含有骨头的堆肥被施用在稻田中,那么在田里行走的时候就可能会踩到尚未分解的骨头而造成困扰。

如果堆肥中的材料都已经看不出原本的样貌,或是其中大块的材料可以一捏就碎,那堆肥就可以使用了。使用时在要种东西的地方挖30公分深的洞,把堆肥放入后覆土,就可以在上面种东西了。如果堆肥还没有熟成完成,发酵热可能会伤害植物的根,所以如果没有把握的话,也可以把堆肥埋深一点。

图片
图片

在做成堆肥之前

以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堆肥是让「物质循环」变得完整的一个重要步骤。

以农场的角度来看,堆肥把农场产出的「废弃物」和农场需要的「肥料」做了连结,让原本单向的物质流动变成自给自足的循环。

图片

但若以生态学「能量流动」的观点来看,在把「废弃物」拿去变成「肥料」之前,如果能够有其他的生物先加以利用的话,会是比较有效率的。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750

帖子

568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大学四年级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UID
330958
鲜花
8204 朵
农币
13283 枚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8 10: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4万

帖子

8602 小时

在线时间

1

好友

★万户侯★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昵称
爷们
UID
340211
鲜花
99304 朵
农币
113450 枚
居住地
吉林 四平
发表于 2020-12-18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四平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万

帖子

1270 小时

在线时间

1

好友

★溉帮★七袋长老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UID
308025
鲜花
24293 朵
农币
71559 枚
居住地
山东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20-12-18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学习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971

帖子

47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初中一年级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42531
鲜花
2187 朵
农币
-34 枚
发表于 2020-12-18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四平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868

帖子

471 小时

在线时间

3

好友

大学三年级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134115
鲜花
9693 朵
农币
7995 枚
居住地
其他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21-2-21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3283

帖子

385 小时

在线时间

6

好友

大学毕业生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UID
228467
鲜花
8591 朵
农币
19952 枚
居住地
广东 中山 中山市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21-2-21 19: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肺癌跟堆肥有间接联系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27

帖子

116 小时

在线时间

1

好友

初中一年级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29202
鲜花
331 朵
农币
1408 枚
发表于 2021-2-21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其实楼主这篇文章有一个原理性的误解就是:现在堆肥就是为了快,基本上是越快越好。而且也不是越快就会发臭。而是通过选择菌群的品种达到既快速发酵,又不会发臭。其次通过堆肥培养益生菌,控制有害菌。这才是现在堆肥的主要目的。

现代的堆肥,基本上就是在控制品质的基础上越快越好,能快到什么程度呢。我曾经将一二斤一整块的鱼肉或者猪肉猪皮埋进去,一周之内就能发酵到你完全找不到肉块的痕迹的程度。这比很多发臭的腐烂速度快多了。当然这是认为添加发酵菌种的情况下。

其次,现在堆肥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尽量通过控制过程,达到控制有害菌群,增加有益菌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现在很多堆肥都是认为添加菌种的。譬如各种EM、微生物发酵菌粉等都是这个目的。通过添加适当的菌种,并控制发酵堆的湿度、温度、通气等条件,可以达到让堆肥内部快速发育有益菌群,从而控制有害菌群,甚至杀死大部分的有害菌及病原体。得到更加适合作物生长的有机种植基。
这里再普及一个知识,基本上你可以认为:有机物发臭的分解过程就可以称作腐烂,而不发臭分解的过程就称作发酵。无论是发酵还是腐烂,只要给与足够的时间,最终都可以得到作物生长需要的小分子养分。但是其中的过程家或者说途径是不同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对作物生长有害或者有益的微生物群落也会有些区别。

点评

厉害,学习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3-8 16: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481

帖子

1667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溉帮★五袋长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UID
279123
鲜花
3493 朵
农币
14397 枚
居住地
四川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21-2-21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广元
有没有常用的油枯配方发酵不臭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05

帖子

269 小时

在线时间

1

好友

大学一年级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UID
323713
鲜花
2361 朵
农币
14140 枚
居住地
湖北 宜昌 伍家岗区 宝塔河街道
发表于 2021-3-8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宜昌
simple.chen 发表于 2021-2-21 22:43
其实楼主这篇文章有一个原理性的误解就是:现在堆肥就是为了快,基本上是越快越好。而且也不是越快就会发臭 ...

厉害,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5-17 12:50 , Processed in 0.113735 second(s), 5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