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98|回复: 2

葡萄霜霉病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55

帖子

15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普通会员

UID
56540
鲜花
15 朵
农币
356 枚
发表于 2011-6-5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病原 :葡萄生单轴霉,属鞭毛菌亚门。   寄主: 葡萄等。   危害 :是一种世界性的葡萄病害,我国葡萄的主要病害。生长早期发病可使新梢、花穗枯死;中、后期发病可引起早期落叶或大面积枯斑而严重削弱树势,影响下一年产量。病害引起新梢生长低劣、不充实、易受冻害,引起越冬芽枯死。 分布 :各葡萄产区。 症状:萄霜霉病只为害葡萄地上部幼嫩组织,如叶片、新梢、花穗和果实等。  (1)枝干:新梢上端肥厚、弯曲,由于形成孢子变白色,最后变褐色而枯死。如果生长初期侵染,叶柄、卷须、幼嫩花穗也出现同样症状,并最后变褐,扭曲或干枯脱落。   (2)叶片:病部油浸状,半透明,角型,淡黄色至红褐色,限于叶脉,病斑大小因品种或发病条件而异。发病4~5天后,病斑部位反面形成幼嫩密集白色似霜物,这是本病的特征,霜霉病因此而得名。病叶是果粒的主要侵染源。严重感染的病叶造成叶片脱落,从而降低果粒糖分的积累和越冬芽的抗寒力。  (3)花:花穗积聚的露水利于病菌侵染,发病小花及花梗初现油渍状小斑点,由淡绿色变为黄褐色,病部长出白色霉层,病花穗渐变为深褐色,腐烂脱落。   (4)果实:幼嫩的果粒高度发病,感染后果色变灰色,表面满布霜霉。果粒长大到直径2厘米时,不形成孢子,也就是没有霜霉状物。果粒成熟时较少发病,但感染的果梗可以传染给老果粒,病粒变褐色,但不形成孢子。白色葡萄品种感染的较大果粒变暗灰绿色,而红色品种则变粉红色,感染的果粒保持坚硬,甚至比正常果还硬,但成熟时变软。病粒易脱落,留下干的梗疤。部分穗轴或整个果穗也会脱落。 病原物病菌特性:霜霉病菌不能用人工培养,对病菌的生长适温不够了解,但已查明,气温在30℃以上,寄主组织内的菌丝生长受抑制。13℃以上,病叶形成薄壁孢子囊,22~24℃,湿度95%以上时大量萌发。孢子囊形成温度为9~36.8℃,最适温度为18~22℃。黑暗环境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孢子囊是起传染作用的重要器官。游动孢子在12~23℃经24小时萌发。卵孢子萌芽适温为16~24℃。 霜霉病在我国不同地区发生的时期有所不同。华北地区于7~8月份开始发生,9~10月份为发病盛期;华东地区于5月份开始发生,6,7月和9月为发病盛期;广东地区以5月下旬开始发生,7月份为发病盛期,秋季如遇降雨或重露,发病可延续到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而苗圃则于3月中旬使开始发病。 发生因素      (1)寄主抗病性:美洲种较欧亚种抗霜霉病。不同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有较大的差异。 (2)气候因素:气象条件对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有密切的关系。总的一般说来,潮湿、冷凉、多雨、多露雾的天气或季节利于霜霉病的发生。秋季冷凉,潮湿,降雨多、雾重、露大、风少的地区,利于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各地如春季遇多雨潮湿的天气,霜霉病叶片外,还可为害花序和幼果。   (3)栽培因素:地势低洼,土质黏重,雨后不易排水的果园,田间湿度大,较之坡地排水条件好的果园,霜霉病发生较重。如南方一些由水田改种的葡萄园发病较重;缺少有机肥而靠大量施用速效化肥的果园,枝叶茂盛徒长,组织幼嫩,抗病力差,田间郁闭,小气候潮湿,也利于霜霉病的发生;种植密度过大,棚架过低以及不重视夏季修剪和管理粗放的果园,或由于通透性差,或由于植株抗性低,发病均较重。 防治方法    在病害流行地区防治葡萄霜霉病应以栽种抗病品种为主,在此基础上,搞好越冬期防治,尽可能减少初侵染菌源;重视丰产控病栽培管理,并结合药剂防治:  (1)农业防治: ①种植抗病品种。 ②秋末和冬季,结合冬前修剪进行彻底的清园,剪除病、弱枝梢,清扫枯枝落叶,集中烧毁,以及秋冬季深翻耕。 ③加强葡萄园的管理, (2)药剂防治: ①清园后在植株和附近地面喷3~5度波美的石硫合剂,可大量杀灭越冬菌源,减少侵染。 ②6月中、下旬开始喷药,雨早、雨多年份及南方地区可提早到6月初开始喷药。用1∶0.7∶200倍式波尔多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霜霉病的特效药),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泰克可湿性粉剂6000倍液,或75%猛杀生800~1000倍液,或90%疫霜灵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6.5%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或50%甲霜铜5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剂800~1000倍液,或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40%锌霉磷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0%甲霜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叶片正面和背面都要喷均匀才能取得良好防治效果。上述杀菌剂或复配剂应交替轮换使用,每隔10~15天防1次,全期防治3~5次。秋雨多的年份,中、晚熟品种采收后还应喷药2~3次,以免早期落叶。
http://blog.163.com/huichiboy@126/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1万

帖子

2631 小时

在线时间

263

好友

★溉帮★七袋长老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爱心勋章

昵称
控从现在做起
UID
66653
鲜花
9334 朵
农币
36398 枚
发表于 2011-6-5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谢谢学习了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4408

帖子

1161 小时

在线时间

23

好友

★溉帮★五袋长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UID
65997
鲜花
5007 朵
农币
18546 枚
发表于 2011-6-5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
为什么不用经济又无害的代森猛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5-4 15:18 , Processed in 0.070032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