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300264
好友0
记录0
日志0
相册0
帖子6983
主题1275
精华9
积分50647
注册时间2018-8-14
最后登录2025-5-3
在线时间4202 小时
居住地广东 揭阳 普宁市 洪阳镇
种植规模在所有的水果品种里,杨梅树因为栽培方法相对容易,并且经济寿命长达100年左右,而享有“绿色企业”、“摇钱树”的美誉。
专职种植园主
★溉帮★九袋长老 农币101276 枚
鲜花25521 朵
- 积分
- 50647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溉帮★九袋长老
     
- 昵称
- 黑酥杨梅
- UID
- 300264
- 鲜花
- 25521 朵
- 农币
- 101276 枚
- 居住地
- 广东 揭阳 普宁市 洪阳镇
- 专职
- 种植园主
|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青种枇杷
产地:苏州市吴中区西山镇(现改名为金庭镇)
果实大,圆球形,果顶平广微凹,基部钝圆,果柄粗短。国面淡橙黄色,斑点集中在向阳面,绒毛及果粉较少。果皮薄,易剥离。果肉橙黄色,肉质细,汁多易溶,酸甜可口,果肉平均厚度0.79厘米。可溶性固性物含量11.6%,果实可食率66-73%。平均单果重33克,果实大小均匀。在当地果实5月底至6月初成熟。
该品种的抗冻性要优于其他四个品种,果实个头30-65克,目前5cm的大苗,实际最大果实45克左右,果肉浅黄色,糖度在13-16之间,在我们余姚成熟期在5月22日左右。,该品种树势相对中庸,分层次比较明显,但该品种还未完全细分,实际有3-5个青种品种,如长柄青种、短柄青种。

白玉枇杷
白玉枇杷原产于江苏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下同)洞庭东山白沙村,20世纪初,由该村农民汤永顺从实生早黄白沙选出50年代末;苏州东山白玉枇杷果实大,椭圆形或高扁圆形,白玉枇杷果实重33g,大者可达36g。白玉枇杷果顶平凹;基部钝圆;萼片宽短,平展;萼筒大;白玉枇杷果面淡橙黄色,绒毛多,绒毛呈灰白色,萼周绒毛长而密聚,深灰色。白玉枇杷果面斑点呈圆形;果梗附近较多;白玉枇杷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果肉洁白,果肉平均厚度0.85cm,肉质细腻易溶,汁多,风味清甜,品质佳,可溶性固形物12%—14.6%,可食部分70.55%,果皮薄韧易剥离。白玉枇杷种子长圆形,浅赭黄色,每个白玉枇杷果实含种子2—3粒,单粒种子重1.32g,种皮光滑,斑点小,白色,分布于种脐周围,基套小,绿色。
该品种树势比青种要强,5cm的白玉要比5cm的青种多出20%树梢,白玉果肉洁白,口感要比青种细腻,余姚的成熟期在5月15号左右,较青种早一个星期,但果实个30-45克,小于青种。

宁海白枇杷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宁海白枇杷果实圆形至长圆形,平均单果重35克左右;果面淡黄色、锈斑少,皮薄易剥;果肉乳白色,肉质细嫩、入口易化,汁多味鲜、清甜爽口,风味佳美。
该品种树势最强,一年生幼苗二年即可开花,但抗冻性最差,0度以下易受冻,建议设施栽培外加套袋,果实品质优秀,在当地的表现个头在35-65克,口感接近白玉,果肉白色。

冠玉枇杷
1983年由江苏吴县市果树研究所章鹤寿在白沙枇杷自然实生变异中选出。1989年通过鉴定。树势强健,树冠高圆头形,干性强,层性明显,分枝角度较大。花期为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份,较一般白沙枇杷晚。花穗较大。果实椭圆形到圆形,个大,单果重50克,最大果重70克。果面淡黄白色,皮中等厚,有韧性,易剥离。果肉白色到淡黄色,肉厚1.0厘米,质地细嫩易溶,但并不太软,味甜酸爽口,风味浓,微香,含可溶性固形物13.4%。每果平均有核3.5粒,可食率为71.2%左右。果实品质上等。在江苏吴县市,其果实于6月上旬成熟。果实裂果度轻,耐贮性好,丰产。
该品种在园区还未挂果,树势与青种类似,但分层性更明显,据当地专家称,该树幼年期长势缓和,后期长势加强,目前还有待观察,果实个头在30-65克,果实在东山比较个头比较大,而且带有一种带有淡淡的苹果香味,也是五个品种中唯一一款带香味的品种。

丰玉枇杷
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1995年从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槎湾村枇杷园实生选育,2003年育成。15年生嫁接树,连续4年平均株产100kg以上,树梢成穗率高,结果性好,丰产稳产。树势旺,叶长椭圆形,边缘锯齿不明显,茸毛多,花朱大,花轴顶端偏向一侧下垂。果圆形,平均果重45.7g,大果重80g,果皮橙黄色,易剥皮,果肉白色。肉质细腻,风味浓,甜酸可口,可溶性固形物合量14.6%,品质佳,核较多,平均5.1粒,可食率68.7%6~72.1%,苏州吴中区5月下旬成熟。
该品种叶型与冠玉类似,但树势优于冠玉,据了解该品种个头在30-65克,丰产性比较好,果实长卵型。

大五星号枇杷品种
大五星号称枇杷之王,是我国目前最大果型的枇杷品种之一。曾获“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银质奖。其主要特点是果实大,商品性好,果核小,果肉厚。平均单果重79克,最大果重194克。果实含可溶性固形物13.5%。果皮色泽金黄,外观诱人丰产性好。每667米2栽植111株,不疏果,盛果期产量可达2500~5000千克。为了保证质量,应将其产量控制在1500千克以内。成熟期为5月中旬。该品种适宜在南方所有枇杷产区种植。

金丰1号枇杷
重庆南方果树研究所选育的超大五星枇杷优良品种。它是从大五星枇杷中选育的一个优良品种,结果性状稳定,品质极优,适应性强,在很多方面都超过大五星枇杷。果肉橙红色,汁液丰富,风味浓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3.8%、糖11.7%酸0.81%。平均单果重78.9克,最大果重188克。果皮易剥离果肉厚。单果有种子2~3粒。该品种丰产性好,坐果率高,3年生树株产果7.75千克左右,4~5年生树连续稳产果14~20千克。适应性强。通过试验表明,凡是有枇杷栽培的地方,都可成功栽培。该品种果实在重庆地区5月上旬成熟。

早钟6号枇杷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选育的大果型、优质、特早熟枇杷品种。树形较直立,树势较旺,丰产性好。果实倒卵形至洋梨形,平均单果重52.7克,最大果重100克以上。果皮橙红色,锈斑少,鲜艳美观,易剥离。果肉橙红色,肉厚、质细化渣、甜多酸少,香气浓。含可溶性固形物11.9%,品质优良。果实可食率为70.2%,鲜食与罐藏均宜。果实特早熟,在福州地区4月上旬成熟。

香钟11号枇杷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选育的大果型、优质、晚熟红肉枇杷品种。树形较开张,树势中庸,丰产性好不易裂果和皱果,抗果锈病和叶斑病能力强。果实倒卵形,平均单果重57.5克,最大果重可超过100克。果实橙红色,可食率为70%。肉细化渣,香气浓,肉质致密。含可溶性固形物10.8%,品质优良。鲜食和罐藏均宜。在福州地区果实成熟期为5月上旬。

晚钟518枇杷
福建省莆田县果树所选育的大果型、晚熟红肉枇杷品种。树形较直立,圆锥形。新梢粗壮,丰产性和稳产性好。抗逆性强,不易发生裂果。果实倒卵形。平均单果重76克最大果重可超过110克。果皮橙红色,锈斑少,鲜艳美观。果皮易剥离。果肉橙红色,可食率为75.5%,质脆化渣,有微香,肉质致密。含可溶性固形物11.2%,品质优。果实耐运输和贮藏。在福建地区果实成熟期为5月中下旬。

东湖早枇杷
1986年在福建省连江县东湖镇发现的优良单株,属实生变异种。果实近圆形,单果重50~60克,最大果重110克果皮易剥离,果肉橙红色,肉质细化渣,味清甜,可食率70.5%以上,含可溶性固形物10.8%~11.2%。东湖早表现丰产、稳产,抗病虫害。果实成熟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比生产上的主要枇杷品种早15~20天。

贵妃枇杷
1999年从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文笔村方寿泉果园实生选育,优质大果晚熟白肉枇杷品种,果实卵圆形或近圆形,果顶微凹或平,果基宽楔形,个别果柄略歪,茸毛短、较多。果皮橙黄色、较厚,锈斑少,剥皮易,不易裂果;单果重52.3~67.9克,最大达115克;果肉厚0.91~1.07厘米,可食率高(72.6%~75.2%),果肉淡黄白色,肉质细腻、化渣、浓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13.8%~15.2%,最高达20.1%);每果种子数3.0~4.2粒。
贵妃枇杷树势中庸偏强,树姿开张,树冠圆头形,中心干较明显。25年生母树冠幅5.6米,树高5.1米。分枝力较强,新梢较粗短,抽花穗率高,新梢年生长量大,扩冠快;结果早,高接换种后次年或小苗定植后2年即可少量开花结果,高接后第2年树枝梢抽穗率42.86%~64.15%,盛产后抽穗率70.00%以上,座果率高,表现出良好的结果性能。
该品种树势中庸偏强,树姿开张,树冠圆头形,中心干较明显。在福州市种植,春梢发生期1月至2月初;抽穗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初花期11月下旬,盛花期12月,终花期1月中旬;果实成熟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叶片长倒披针形,先端渐尖或钝尖,基部窄楔形,叶缘上部锯齿较明显,叶脉轮廓分明。果实卵圆形或近圆形,单果重54.3~67.7克;果皮黄色、皮厚0.23毫米,较易剥离;果肉细嫩化渣,肉色淡黄白色,浓甜,品质佳;可食率70%,种子数5.1粒。丰产性好。经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分析测定:总糖12.7%,总酸0.33克/100克,维生素C 6.04毫克/100克。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田间调查表明,贵妃常见的病害有叶斑病和果炭疽病;虫害有枇杷瘤蛾、苹掌舟蛾、燕飞蝶、长卷蛾、蚜虫和蛀干天牛,发生病虫害的情况与当地解放钟、长虹3号、早钟6号相似。

软条白沙枇杷
原产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为白肉品种。该品种树势中庸,树冠开张,有明显的中心主干,分枝力中等,枝条细软。树冠呈圆锥形至圆头形,叶片大小中等,长椭圆或广倒披针形,叶面平坦,质地薄。
果实呈扁圆或圆形,顶部平广,平均单果重30g左右。果面呈淡黄色,不套袋下多锈斑。果皮薄,剥离后能自然卷成筒状。果肉呈黄白色或乳白色,肉质细嫩易溶,果汁多,味鲜且浓,含糖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8%,每果含种子2~5粒,可食率为70%左右。开花期10月底至次年1月中旬,果实在金华成熟期为5月中下旬成熟,主要缺点是果实抗逆性差,冻害重,成熟期遇高温干旱和多雨,易引起日灼果和裂果。

太平白枇杷
系丽水市农业局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从丽水地方资源中选育而成,树势中庸,树形较直立。果近圆形,果柄稍歪并弯曲,果面绒毛较厚,果顶平或微凹,萼片小、稍开裂。果面橙黄色,果皮较宁海白厚,果肉白色稍带乳黄色。平均单果重27.08g(疏果后单果重可达30g以上)。单果种子数2.2粒,种子小,单果种子重2.39g,可食率75.30%。肉厚、质细嫩、味鲜甜,汁多,可溶性固形物13.6%,可滴定酸0.39%。抗逆性好,果面洁净、果锈少,山地种植不裂果、无日灼、无紫斑。

转载于网络,仅供参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公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