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来云南建水不知不觉已经五个月多了,在这段时间里,通过走访交流,观察实践,对建水葡萄种植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建水种植葡萄远比想象的要复杂的多。这里葡萄大规模快速发展近十个年头了,面积已近十万亩,葡萄成为了当地的农业支柱产业。这些年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产业步入正轨,良性发展!
这里种葡萄的绝大部分都是外来人员,主要以浙江人为主占80%以上,其余是本土、山东、四川、东北等地人。种植葡萄的人员主要分为两类人,一类是没有农业基础的工商业者。另一类是有着丰富葡萄种经验的专业人员,其中还有不少葡萄界的知名人士,专家、教授。
第一类人最初没有技术基础,靠外聘技术员,积累到一定的技术经验后,改为自己经营管理。而第二类人是原本从事葡萄产业多年,看重这里的气候优势,相信能种出好葡萄,并获得高收益,奔高回报率而来。据了解到目前为止,不完全统计,未收回成本的园子达三分之二左右,而盈利与保本的园最多只有三分之一。
为什么产业发展了,而盈利的企业确不多呢?对此我分析有几点原因:
第一、对农业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投资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工商业者,对农业缺乏正确认识,农业产业本来就是投资大,回报慢,风险大的行业。受气候、管理、技术、市场的影响很大,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造成失败。纵观这几年建水葡萄产业发展,有严重冻害的年份,有市场行情不好的年份,有受媒体谣言葡萄烂市的年份。
大部分园子品种选择,一半夏黑,一半红地球,红地球效益不好,又改为夏黑,夏黑不好又改阳光玫瑰,蓝宝石等,品种不断更新,每更新一次至少要耗费2一3年时间成本与生产成本。还有因冻害、无花、病虫害等受灾年份,是天灾更是人祸。
第二、常规种植模式区域优势在消弱。
谈谈建水的气候对葡萄的影响:
建水地区位于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横穿南境,光照时间长,无霜期长,有效积温高,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节和地形变化影响,呈现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立体气候特征。
建水地区年平均气温19.8℃,年平均地温20.8℃,年平均相对温度72%,年平均日照时数232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805毫米。全年无霜期307天。雨季主要集中在6一9月(有的年份会稍早或推迟一些),7一8月份降雨量达到全年的60%左右。
从以上气象资料结合葡萄生产分析,这里种葡萄,如果是露天或简单避雨栽培,受气候影响还是很大的,成熟期正是雨季。造成葡萄裂果、病害发生、推迟成熟。早熟优势有,但是与其它产区(两广、福建、江浙)差距不大。加之交通运输成本高于其它产区,进一步消弱了建水葡萄产区优势。几年下来,露天、简易单行避雨模式的面积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大棚超早促成栽培模式。
第三、技术创新付出的成本与代价。
由于露天、避雨、受气候影响大,市场占有优势下降。大棚促早及大棚超早促成栽培模式逐步兴起,特别是夏黑葡萄超早促成栽培模式,经过葡萄种植户多年来的不断实践探索,总结出一套很成熟的配套技术,经过连续几年大规模推广。夏黑葡萄十月、十一月修剪,第二年三、四月份成熟采收,此时正是全国市场空档期,卖价好效益高。成熟期气候正是干旱少雨季节,对葡萄非常有利。当然在这技术探索过程,也付出了很大的资金与时间的代价。
建水葡萄产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逐步走向良性发展。
建水葡萄种植的优势与复杂性。
一、优势。
优势一:气候优势。 气候优势是建水种葡萄最大的优势,因为光照充足,大棚促早棚内温度上升快,而冬季极端低温也不是很低,偶而有的年份摄氏零下2、3度,只要防寒措施得力,2一3天的时间,就挺过去了。建水正是在这个光照与极端低温的交差点上,应运而生的“葡萄大棚超早促成栽培模式"。做到周年葡萄生产。 特别是: ①秋剪冬花春果模式。 夏黑十月修剪,十一月开花,三、四月成熟。 阳光玫瑰十、十一、十二月修剪,十一、十二月开花,五、六月一成熟。填补市场空白,市场价格高。 ②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模式。 夏黑、三、四月份,采收结束,主枝留两芽平茬,九、十月份促新梢的二次副结果,十一、十二月份成熟。 阳光玫瑰五、六月份采结束,修剪促二次结果,十一、十二月采收二茬果。 两次结果都避开了市场葡萄上市高峰期。
优势二:人力资源充足。 葡萄产业是个劳动密集行产业,需要大量使用工人,而这一地区工人多,分工细,经过多年培育,已经形成劳务市场,解决了用工难题。
优势三:葡萄产业链完整。 这里应该是全国葡萄产业链最完整的地区,从土地流转,建设,种植用工,技术服务,农资配送,采收包装,冷链,产品销售,都有完整的服务体系。
二、复杂性。
复杂性一:因种植模式变化,对技术要求的复杂性。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进行超早促成栽培模式,通常是十、十一、月份修剪,十二、一月份开花,三、四、五月份成熟采收。这样一来物候期完全变了。常规种植葡萄的生长期气温变化是:立春后,万物复苏,气温由低到高,春播夏种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而现在是:秋季开始修剪,冬季开花结果,春末夏初成熟采收,气温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气候完全变了。
秋季修剪破眠,容易出现出芽不整齐,没有花或花量少,发芽没有暴发力(因为葡萄没有休眠期和树体蓄积营养不足)。冬、春季低温,白天光温好,夜温时常在-2至10度左右容易出现,冻害、花序退化、座果不良、僵果率多、果粒膨大小、降酸上糖难等一系列问题。但是这里光照充足,塑料大棚升温促早效果好,其它葡萄产区没有这个光温条件,要做超早促成栽培没有这个优势。这就是这一地区超早促成栽培的优势所在,魅为所在。
复杂性二:土壤的复杂性。 建水的土壤分为黄棕壤、黄壤、红壤、燥红土、砖红壤性红壤、紫色土、冲积土、水稻土等8个土类。以红壤为主,以红壤为例:有机质含量低(1%以下),酸性高(PH值5以下),粘重不透气或保肥保水性差,铁、锰、铜含量极高,氮、钙、镁、硼缺,矿物元素极不平衡。经过几年大棚种植,化肥高频率使用,少有雨水淋洗,土壤酸化、盐渍化严重,加大了葡萄种植的难度与复杂性。
总之,建水葡萄产业的发展,在走一条有别于其它区域产区道路。因这里独特气候优势,而催生的大棚超早促成模式,是其它区域产区所难以复制的。相应的配套技术,也是要从生产实践中去摸索去总结,沉淀出一套适合建水气候、土壤条件的配套技术。
夏黑葡萄大棚超早促成栽培模式,已经相当成熟了,已经得到大面积推广,而阳光玫瑰葡萄的大棚超早促成栽培,配套技术还在探索之中,相信智慧的建水葡萄人一定能攻坚克难,取得成功!
吴银增随笔
2019-10-21 来源: 191葡萄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