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梧村,也叫大梧村,位于诏安县四都镇滨海,养殖海蛎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村里随处可见忙着开海蛎的妇女,她们坐在一个个简单搭起的棚子内,不停歇地开海蛎,剜出海蛎肉。1斤海蛎肉,要产生数倍重的海蛎壳,一天下来,整个村子堆积的海蛎壳就有10多吨,每年要堆积2000多吨。
据了解,20多年前,水泥比较贵,东梧村人建房子,都会把海蛎壳磨碎烧成灰,再混着土建房子。但随着水泥的推广应用,海蛎壳慢慢退出市场,海蛎壳污染环境的问题越来越严峻。5年前,东梧村建起一个小型加工厂,将海蛎壳简单磨碎加工后卖给漳州的饲料厂,但需要的量不大。
厦大赛扶团队成立于2007年,自2009年起开始关注东梧村的海蛎壳的再利用问题,先后多次前往东梧村进行调研和环保宣传。到了2010年,开始成立专门的项目小组,积极为当地寻求资金和技术支持,希望能够将这些海蛎壳“变废为宝”。
去年,在厦大赛扶团队的协助下,台商林先生来到东梧村,并引进台湾的加工技术,在村里投资建起了海蛎壳加工厂,通过高温煅烧,将海蛎壳加工成有机钙粉,然后运往陕西省改良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