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刀在枝或干的一定部位割两道,深达木质部,并剥去两道之间的韧皮部,称为环剥(图4-42)。一般剥口的宽度为梨树枝干直径的1/10或1/8,过宽易引起树体衰弱或死亡,过窄达不到应有的环剥效果。环剥时间,山东省的胶东地区一般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 环剥是切断韧皮部中的筛管,阻碍了树上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沿韧皮部向下输送,使环剥处以上的新梢叶片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的下运被切断,贮存于环剥处以上的枝条内。因此,环剥有利于花芽形成和果实增大。但是,副作用也非常明显,一是易早衰,缩短树体结果年限;二是连续环剥后,结果个头小,果品质量有所下降。 现代梨树栽培应提倡做到:“能不剥,尽量不剥;实在不行,再环剥!” 环剥时要注意的事项如下:①剥口去皮要要干脆利索,不能用手触摸剥口的粘液,环剥后要及时保护剥口,可用塑料薄膜(图4-43)或牛皮纸包扎剥口。②剥口在20天内不能接触波尔多液、福美胂等农药。③严格掌握剥口的宽度,一般为2~3mm。剥后25~30天愈合(图4-44),剥后若达不到控制效果,可以在30天后再进行第二次环剥。④对主干环剥,虽能起到控制效果,但因控制不好易死树,或树势严重衰弱,应慎用。⑤环剥对梨花形成的促进效果明显,使用时结合拉枝等措施,效果更佳。⑥黄金、水晶、园黄、南水、秋月等日韩砂梨品种成花很容易,故一般不在日韩砂梨品种上使用环剥。⑦在树势特别难以控制的情况下,再使用环剥;一般情况下,不提倡使用环剥技术。提倡控制氮肥、多施有机肥、拉枝开角等综合技术措施缓和树势,促进花芽分化,不能一味依靠环剥来控冠促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