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34|回复: 1

久保田并购大平原PK约翰迪尔收纳满胜,到底在争什么?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820

帖子

79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溉帮★五袋长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UID
223289
鲜花
7233 朵
农币
73278 枚
居住地
河北 廊坊
专职
农技推广
发表于 2016-5-25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20160525_155810_000.jpg 20160525_155810_001.jpg 2015年11月,从约翰迪尔(John Deere)中国公司证实,该公司已签署了收购世界著名播种机厂家满胜(MONOSEM)的最终协议。约翰迪尔收购满胜在法国的4家工厂和在美国的2家工厂,此举意在加强其精量播种技术方面的领导地位。
你方唱罢我登场,日本农机巨头久保田近日宣布,将收购美国拖拉机用农机具制造商大平原制造公司(GP)。此举旨在扩大在北美的农机业务。久保田将斥资约4.3亿美元收购大平原的全部股份。计划于7月完成相关手续。大平原成立于1976年,主要生产安装在农机上进行播种和割草等作业的农机具,年销售额约为4亿美元。久保田将把其产品和旱地用拖拉机组合销售,争取扩大去年开始量产的大型拖拉机的销售。久保田专务执行董事北尾裕一在大阪市内举行的记者会上解释称:“拖拉机与农具成套销售能打出产品的特色。这一收购能够为加强竞争力打下基础。”
20160525_155810_002.jpg 20160525_155810_003.jpg


1.jpg

为此,行业里可谓热闹非凡,一时间微信朋友圈成为轰炸对象,信息贩卖成为主流,泛媒介时代的传播特征显现无疑。但是,约翰迪尔与被约翰迪尔尊称为全球第一竞争对手的久保田,到底在PK什么?似乎行业并没有给予这个问题很深的思考。笔者不敏,剖析如下,愚者千虑,敢作献芹:这里有一个基本的逻辑,所谓产品设计、营销模式、并购策略、海外设厂云云全部属于战术层面,唯一的王牌战略即为比竞争对手给予用户更多价值。
任何农业活动,必须强调经济性,强调农业生产本身的竞争力。农业机械也必须农业生产中找到经济性所在才有生存的价值。脱离了“效率”二字的农业机械化没有实际意义。我们这里的效率,不是物理学上的有用功率和驱动功率的比值,而是经济学上的“配置效率(allocative efficiency)”: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下,经济资源没有浪费,或对经济资源做了能带来最大可能性的满足程度的利用。之所以要强调“效率”,最关键的是,经济学建立在“稀缺”的条件下。在经济学里,稀缺被用来描述资源的有限可获得性,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资源是有限的,相对于无限的欲望,有限的资源就是稀缺。换言之,土地是稀缺的,购置农机的资金也是有限的,作为理性经济人,我们必须强调“效率”---投入产出比,在有限的土地和购机资金条件下,追求最大的产出效益。
其实,约翰迪尔与久保田并购动作的背后,正是从土地资源和购机资金两方面发力。虽然两者的并购动作主要发力竞争区域在北美市场,但道理相通,尤其在中国市场更具有前瞻和指导意义。
2.jpg

    第一,通过真正实现农机农艺融合,出具耕种方案,提高地力产出,农业机械化全面转向“做蛋糕”模式。
这里久保田提到的拖拉机与农具成套销售,可谓是无声惊雷。虽然语句平淡无奇,而如果把这种机具配套视同国内诸多厂家的拖拉机捆绑机具销售模式,可谓差矣。在这点上,我们需要对农业机械化所起的作用再行考量,前期的农机化发展方向主要在于攻破薄弱环节,尤其是粮食作物的收获问题。比如白人朴教授2008年文章《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三大成就》一文指出:从1979年9月国家农业机械部召开全国小麦收获机械化座谈会,1980年1月国务院批转农机部《关于积极发展小麦收获机械的报告》算起,我国集中力量突出抓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有领导地打好小麦收获机械化战役,用了23年时间,基本解决了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问题。据1979年全国小麦收获机械化座谈会上统计,豫鲁冀3个小麦主产省小麦机播水平50%左右,机收才3%—5%。经过23年努力,2002年全国小麦机播水平达73%,机收水平69.9%,成为我国第一个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农机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随着小麦、水稻、玉米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逐渐攻破,农业机械化向农业成产全程、全面开进。但问题在于,农业机械化不止于节流——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更应当注重开源(做蛋糕)——提高地力产出。笔者认为,随着约翰迪尔和久保田对农机具企业的并购完成,标志着世界级农机企业在中国以及世界开疆辟土的抓手转向全面提高地力产出,农机农艺融合下的动力机械与机具配比正是战略转型的重要抓手,同时还要注重区域适应性(耕种模式)要求下的机具多样化发展。浅显一点说,怎样种地才能丰产,不同区域、不同方案、不同机具。比如,玉米精量播种较传统播种节省种子22.5~30.0kg/hm^2,省工45~75个/hm^2,降低成本300元/hm^2,增产粮食1.5t/hm^2。近年来随着种子质量的不断提升,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有了保证,机械化单粒精量播种已经逐渐成为玉米播种的主要发展方向。精量播种机是实现玉米精量播种的重要手段。它一般由开沟装置、施肥装置、播种深度调节装置、传动装置、排种器、覆土镇压装置等组成,但由于地域、种植模式、地块大小、气候条件等因素千差万别,导致播种机形式多种多样。已耕地地表平整疏松,作业条件良好,多采用大型高速精量玉米播种机;少免耕地地表有秸秆覆盖,为防止秸秆拥堵播种机多配备有切草破茬装置;丘陵山地小地块由于作业条件的限制多采用小型玉米播种机;干旱冷凉地区为保水、增温多采用覆膜播种机(中国农业大学张东兴教授《玉米精量播种机综述》)。相反,国内不少拖拉机企业开始布局农机具产业链,但主要目的还是捆绑促销,远远没有达到耕种方案的战略营销层面,更没有下死功夫研究农机具的产业发展问题。
20160525_155810_004.jpg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国家,到20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基本上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资料显示,美国的农业机械化大致可以分为4个时期:从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时期,为改良农具时期;从南北战争结束到1910年,为以马拉农具为主体的半机械化时期;1911—1940年,为以内燃拖拉机为主体的机械化时期;1941年至今,为内燃机机械化到自动化发展时期,也是高级机械化时代。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60年代中期,美国的各类农业机械普及很快。1945—1965年,拖拉机数量增长了200%,谷物类的联合收割机增长了180%,其他类机械增长幅度也较大。到了1970年后,农业机械的数量增长有所放缓,逐步趋于平稳,部分机械有所减少,但是机械的性能与效率有了大幅提升。进入21世纪后,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辅助下,美国农业机械化向自动化、遥感化、计算化方向发展,农业机械化转向了农业精准化轨道,美国的农业完全实现了高度的机械化、规模化、自动化与专业化。到2013年,美国每英亩(1英亩≈0.405hm2)土地装备农业机械的成本为200美元,单台自动化的拖拉机能够担负210英亩耕地、93英亩播种、71英亩收获任务。高度机械化带来的农业生产高效率,有效促进了美国农业的发展。如果在现有的高度机械化水平和成本基础上,能够进一步结合耕种方案提高土地产出,这将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又一里程碑,也是世界级农机企业从根本上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3.jpg

相对久保田的暗度陈仓,约翰迪尔可谓是阳谋制胜,除却并购满胜之外,同期拿下还有对农业生产起关键作用的气候公司。约翰迪尔公司收购气候公司The Climate Corporation旗下精准农业公司PrecisionPlanting LLC的农机设备业务,也将实现约翰迪尔的农机设备与气候公司的ClimateFieldViewTM产品之间独有的、近实时的数据对接。两个平台的结合将帮助农民在机械化解决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对农田的天气和土壤数据的掌握,作出精准的农耕决策,更高效地管理农田。这些协议的签署促成了业内首个、也是仅有的通过第三方实时无线对接约翰迪尔农机设备数据的平台。斯特恩说:“农民们通过这些协议的签署有机会将业内领先的约翰迪尔的设备与Climate FieldView产品相结合。该平台将为农民们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以数字科学为依托的设备衔接。农民们通过收集数据,并将其分享到云盘,实现驾驶室内数据的可视化,支持以数据科学为驱动力的定制化需求的发展。”

4.jpg

第二,丰富机具配比多样性,上下延伸合力解决机具配比问题,提高机具比例,逆向提升拖拉机技术水平,降低拖拉机使用成本,有效利用购机资金,进一步强化市场竞争优势。
久保田拖拉机在中国市场的动作不大,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本身价格很高,即使到中国市场简配之后价格依然居高不下;第二,机具配套比例太低,拖拉机性能发挥不力。在第一个问题上,久保田以及其他进口品牌拖拉机只能选取上层用户资源对接,同时需要进一步等候和培养市场需求,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要提高,同时农业生产效益要提高,回到第一个问题的耕种方案上可以破题。在第二个问题上,久保田除却格兰和大平原的资源外,选择与中国农机具企业(比如常州汉森)深度合作,考虑到产品的性价比,也是一招好棋。在70-80马力可配的机具方面,国内产品可谓是参差不齐,习惯于打价格战的农机具产品的性能显然不能与久保田拖拉机有机联系,无法充分发挥拖拉机优势,在底层品质的问题上不能等量匹配。
20160525_155810_005.jpg

再者,久保田在北美市场主销的大力拖拉机方面经验不够丰富,通过格兰、大平原机具公司的领域知识和专业能力,可以充分提高拖拉机的设计质量和性能发挥。久保田拿下大平原,直接在北美市场实施内部爆破,确实需要胆识。对于约翰迪尔来说,虽然自身具备全套机具配备能力,但是善假于物,通过满胜公司的技术积淀更能够提高机具配比的战略能力,作为大型拖拉机提质增效的有效抓手。在世界范围的农机购置日趋理性之后,提高机具配比,充分发挥动力机械性能,降低拖拉机使用成本,充分节流,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地位是智者所为。
20160525_155810_006.jpg

同时笔者还在这里抛出两个问题,对于国内市场来说,第一个问题是深松补贴拉动产生的大马力拖拉机机具配备如何处理,国内机具在130马力以上显然不具有优势;第二个问题是大马力拖拉机巨快上升之后,原本市场终端存量巨大的70-80马力拖拉机应当配备什么机具,如何盘活资源、提高效益,如果不能有效利用,那么就降低了国家补贴资金和农民自有资金的使用效率。
《日本经济新闻》5月11日报道称,日本农业机械制造商久保田计划在2017年秋季左右在中国增产农机。久保田计划在江苏省苏州市投入约60亿日元建设新工厂,将主力产品拖拉机的年产能提高至2倍,达到1万台。该公司将在苏州市的农机工厂附近新设工厂。厂房面积预计达约为3万平方米,将于2016年秋季动工。将把在附近租赁工厂生产的农机集中到自有工厂。此外还将增产联合收割机。主要用于收割小麦和玉米,计划把年产能增加20%以上,达到4.5万台。
20160525_155810_007.jpg

正如去年分析的那样:欧美五大巨头擅长的是高端大型(集约化),日韩企业擅长的是短小精悍(精细化)。因此,东北、新疆、内蒙等地,欧美五大巨头优势明显,而南方区域(尤其是水田),日韩企业优势明显。整体来看,双方在自身产品的辐射的市场区域中基本压住阵脚,势均力敌。久保田北上战略明显,正逐步从水田登陆旱田,从南方水稻向黄淮海小麦、玉米发力。这原本是约翰迪尔收获机的弱势市场,久保田以PRO100为基础的纵轴流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攻其不备,在未来几年可能通过压制国内企业而抢占中原市场很大份额;其拖拉机产品正在向大马力跃进,加上格兰与大平原的专业耕种方案将会很有看点。无论是北美市场还是中国化的市场推广,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中国农机增速降低的情况下,从新工厂的产能设定体量来看,久保田不可不谓其志不小,加之日系的洋马和井关农机正在进一步茁壮成长,无论国内国外企业都必须深思应对策略。笔者在去年曾发文分析,久保田很有可能从南方水田之王转为黄淮海冠军,对其在服务于规模化、集约化的大型农机方面对决迪尔、凯斯纽荷兰不甚乐观:有黄淮海区域属于欧美巨头向相对小规模延伸、日韩企业向相对大规模延伸的战略市场。黄淮海区域是未来农机竞争的首要战场和重要战场,目前欧美巨头尚未在这个地区有效盘踞,久保田异军突起完全有可能趁隙而入,选择在黄淮海市场定向突破,抢先于欧美巨头,并打压中国本土企业的抬头势力。但是,一定不能选择在大型产品上与巨鳄决斗,否则对攻欧美巨头毫无胜算。现在看来显然低估了他的决心和速度,但又不得不说,战略即为自身禀赋下的进攻思考,无法与历史、国情切割,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欧美巨头与日韩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即土地集约条件下的规模农机化与资源紧缺条件下的精细农机化之战,久保田缺乏规模、集约农业机械化服务经验,不可不谓任重道远。
20160525_155810_008.jpg

然而,外资农机巨头已经不约而同地逐步加快向农业生产源头——土地的延伸,那么对于农业生产的另一源头——种子问题,未来又会有什么新动作,这个命题值得思考。尤其在农业机械化高度发达时期,如何储备农业生产综合性服务能力尤为关键,科技力量全面进驻农业生产恰逢其时,大有文章可做。
来源: 小白 农机观察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1950

帖子

1486 小时

在线时间

19

好友

★溉帮★八袋长老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昵称
oli
UID
61
鲜花
7056 朵
农币
152008 枚
居住地
北京
专职
果业媒体
发表于 2016-5-25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科技力量全面进驻农业生产恰逢其时,大有文章可做
[color=Red][b]转载文章欢迎邦友拍砖补充
希望拍砖的过程成为大家共同进步的过程
若能引玉,实乃大幸[/b][/colo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5-3 06:38 , Processed in 0.086430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