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48|回复: 0

[分享] 香榧生长习性及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万

帖子

5512 小时

在线时间

245

好友

★版主★

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

UID
12392
鲜花
37601 朵
农币
293377 枚
居住地
新疆 和田
专职
农技推广
发表于 2007-11-23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新疆和田地区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
第25卷第4期2005年l2月西南林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OUTHWEST FoRESTRY C0LLEGE
V01
.25 No.4 Dec.2O05

香榧生长习性及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戴文圣12 ,黎章矩2 ,程晓建2 ,喻卫武2 ,符庆功2
(1.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37;2.浙江林学院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临安311300)

摘要:针对香榧发展慢、造林成活率低的实际问题,结合对其生长习性的观察,在分析以往造林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进行技术集成并开展有针对性的造林试验,从中发现合理选择香榧苗木类型、起苗和造林时做好苗木保护措施、苗期遮荫、苗木浅栽并加强幼林管理是提高其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通过生产实践推广,造林成活率由过去不到40% 提高到现在的85% 以上.
关键词:香榧;生长习性;造林;成活率;抚育管理

香榧(Torreya granclis)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干果,主产浙江会稽山区的诸暨、绍兴、嵊州、东阳、磐安5县市.由于分布范围相对狭窄,长期以来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对香榧的生长习性和人工栽培研究不多.许多农民虽然看到其显著的经济效益,也曾试图进行人工规模栽培,但由于不掌握其生长习性,造林成活率很低,致使香榧的产量和面积增长不快,其产量主要依靠老树、老林,总量极其有限,增产潜力不大,香榧价格一直高居不下,产品供不应求.为探讨香榧基地化、规模化人工栽培途径,笔者对香榧的生长习性进行了观察并开展了造林试验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 香榧生长习性
1.1 树体生长特性
香榧树体生长状况调查表明:1年生实生苗高15 cm左右,3年生实生苗高40 cm左右,20年生实生树高4~5 m.香榧嫁接苗由于具有一定的偏冠性,其高生长尚不及实生苗,20年生嫁接树高仅3~4 m.从香榧树体生长情况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主要表现为枝叶的成倍增长,而树冠的高生长和径生长较为缓慢,没有明显的加速生长过程.调查中发现,香榧树体寿命很长,一般有300~ 400年,产区有500余年的香榧树,仍正常结实;其中最老的寿命已有1 300余年,仍见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因此,香榧是一种长效经济树种.
1.2 根系生长特点
香榧树早期有明显的主根,成年后侧根发达,主根衰退表现为浅根性.香榧水平根幅可达树体冠幅的2倍左右,吸收根主要集中在离地表15~40 cm处.根系年生长有3个高峰期,分别在早春、春末夏初和采收前夕至隆冬到来之前.根好气,林地荒芜和板结时须根上浮,生长衰弱.根系再生能力很强,一旦断根,产生的不定根粗壮有力.香榧根皮特厚,新根肉质,不耐水淹,因此,香榧根系怕长期积水.
1.3 新梢生长特点
香榧一般1年发1次梢,由先年生枝顶端的芽抽发;生长势旺的幼树或青壮年树,在个别枝上也可出现2次梢.枝顶端一般有3~7芽,呈簇生,通常中间1个长成延长枝,可达8~15 cm,周侧芽发梢成斜伸侧枝,主侧枝着生处显著膨大.枝条衰老时会自然整枝,衰老枝从膨大处整个掉落.香榧的顶端芽,在幼树上均为叶芽,在成年树上分混合芽和叶芽两种.在浙江香榧主产区,混合芽在3月中旬萌动,4月上句抽梢,至5月上旬生长基本结束,长3~7 cm,历时50 d左右;叶芽于4月上旬开始萌动,4月下旬抽梢,6月上句基本长好,长5~l0cm,历时60 d左右.根据这种不同性质芽萌动时间的差异性,可判断香榧树体是否已进入结实期,还可估算雌花枝的数量,为花粉准备提供依据.
叶片从5月中旬开始生长,至6月上旬基本定形,历时25 d左右.单叶寿命很长,长势好的树上叶寿命长达4 a之久,树势弱的仅有2 a.随新梢、新叶的生长发育,老叶与新叶间有明显的新旧交替现象.因此,香榧树总是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也是一种很好的景观生态树种.
1.4 侧枝群生长特点
香榧中央领导枝明显,其上长有多级侧枝,其中1~3级枝组成骨干枝,各级骨干枝先端都有向前延伸的延长枝.在第3级枝上着生许多侧枝形成侧枝群,由延长枝、营养枝、结实母枝、结实枝组成,它是香榧树营养生长与结“果”的物质基础.侧枝群一般有6~7 a的寿命.
侧枝群中的结实枝因受结“果”的影响而衰退,只能抽发营养梢或不再抽梢,多数至翌年脱落;而营养枝因负担轻,顶端形成混合芽,抽发结实枝.它们之间有明显的交替现象.
2 香榧对生境条件的要求
2.1 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据调查,香榧属喜光树种,对光照条件要求较高,枝叶向光性很强,但幼苗需要一定庇荫,否则,成活率很低.成林阶段,结果习性随光照强弱而异,一般阳坡比阴坡好,山坡比深谷强.树冠枝叶过密时,部分枝叶自然枯落以调节光照.由此看来,香榧不仅对光照条件要求较高,而且很敏感.
对水分的要求在不同生长时期和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差异.在新梢抽发期间要求有适量的水分供应;在秋季,由于此时气温高,如有正常水分供应,光合作用效率高,可以合成大量有机物质为翌年生长奠定物质基础.苗期、幼树期要求水分供应均匀,而成年香榧树则具有相当强的抗旱性.在2003年浙江大旱年份,香榧林周围的毛竹林、柏木林出现成片枯死的情况下,未见香榧树枝叶凋萎或干死现象.
香榧对温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也有一定的抗寒力,冬季气温达一l5℃ 的产区,未见香榧出现冻害现象.
2.2 对地形地势的要求
目前香榧主产区多分布在海拔200~800 m的山地,丘陵及平原地区已有少量引种,生长尚好.凡生长在阴坡或避风山谷,树势好但结实差.而在温暖迎风的阳坡,不但生长好,而且结实性能好.
2.3 对土壤的要求
香榧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由于根系好气的特性,以土壤深厚肥沃、通气性好的沙质壤土或石灰质成土为好;粘重的红、黄壤如管理好,土壤结构逐步得到改良,亦能使香榧正常生长.在林地管理时,如对香榧幼树根部一次加土太厚,特别是黄泥土,会使枝、叶发黄,甚至整株枯死.所以排水、松土、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等措施,能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将有利于香榧的生长发育.
3 提高香榧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香榧作为珍稀干果,栽培效益显著,产区农民一直尝试进行人工规模栽培.浙江省20世纪50年代开始育苗,60年代开始小苗嫁接,70年代以后陆续有实生苗、嫁接苗上山造林,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当时对香榧的生长特性了解不够,缺乏相应的造林配套措施,总的造林成活率在40% 以下.成活率低又导致放弃管理,保留下来的基地廖廖无几.多次的造林失败,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致使香榧的面积增长不快,增产潜力不大,香榧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仍将延续.近年来围绕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问题,林业部门、科研教学机构和生产单位进行了不少研究探索,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要提高香榧造林成活率,除了选好造林地外,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3.1 苗木选择
试验表明,香榧幼苗抗性弱,特别是根系受到损伤后,造林成活率易受影响;用大苗和容器苗造林则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因此,对上山造林的苗木规格,嫁接苗最好要2+2以上,实生苗必须在3年生以上.带土球苗好于裸根苗,容器苗最安全.近年在试验地上,用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均在95%以上.
3.2 起苗和造林时进行苗木保护
香榧为常绿树种,如果在起苗、运输、造林过程中裸根苗受到风吹日晒,首先是吸收水分的幼根、根毛枯萎,吸水功能丧失,而地上部分消耗(蒸腾)水分的器官完整保存,吸水少消耗水分多,使水分失去平衡,导致苗木枯死.有时苗木只有部分吸收根枯死,造林后的苗木不会马上枯死,会通过落叶来减少水分消耗,但这种苗木恢复生长很慢、发育很差.对一般常绿树种造林,可通过保护根系、减少枝叶等方法以保证水分供应平衡来提高造林成活率.但对香榧来说,由于生长慢,苗木枝叶数量不多,修枝摘叶对苗木生长不利,惟一的办法是保护好根系.主要措施为:阴天或湿度大的天气起苗,每起20~50株,立即打泥浆后用尼龙袋包根放在荫凉处,当晚运苗遮蓬布防风吹,苗木运到后立即造林,造林时从尼龙袋中拿1株栽1株,不让苗木根系受到风吹日晒,成活率一般可保持在90% 以上.
据经验,应提倡就地育苗就地造林.也可从外地购来小苗,在当地苗圃培育1~2年或上钵培养容器苗,当年秋季或次春造林,效果良好.
3.3 大穴浅栽
挖大穴是为了投施有机肥并减少周围杂草灌木根系的干扰.一般挖60~80 cm见方、深40 cm大穴.施入基肥后,大穴挖出的土壤要回填90% 以上.苗木种植时,要浅栽,具体要求是苗木根系3/4在地面以下,1/4在地面以上,苗基堆成馒头形.若栽种过深,在穴土下沉后,上部继续淤土,使根系不透气,呼吸作用易受影响,甚至产生二重根,苗木生长不良,影响造林成活率.
3.4 及时遮荫
遮荫可降温并防止强日照,以减少苗木水分消耗,这是高温干旱地区提高香榧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措施.小苗造林后1~3年都要遮荫,一般用竹片围苗,上覆遮阳纱,但不能用遮阳纱包围苗木,否则侧方散射光不足,苗木同样生长不良.农户小规模造林用松枝插于向阳面也可起到遮荫效果.香榧在整个幼年期都要求有一定的侧方庇荫,因此,带状整地或块状整地的要尽量保留带两侧或块周围的植被,以造成侧方庇荫,不仅提高造林成活率,而且有利于水土保持.
3.5 加强幼林管理
以往人们普遍认为香榧生长慢、投产迟,这一方面决定于香榧的生物学特性,但同时又与幼林管理密切相关.近年试验证明,2年生砧木嫁接苗在苗圃培养4年,有60%以上植株可以挂“果”,利用实生小树嫁接4年就可挂“果”,说明香榧投产期并不是很长.浙江浦江县杭坪镇1998年用嫁接大苗造林,现在高产的单株已结蒲2 kg以上;诸暨陈蔡镇娄曹村20世纪70~80年代实生苗造林后嫁接,现保留404 hm2,单株产蒲15~20 kg,高的单株达30 kg;每667 m 产香榧干果40~50 kg,产值4 000~6 000元,所以加强幼林管理是香榧速生早实丰产的基础.
幼林管理的主要措施是保湿、施肥和林地水土保持.保湿主要是7~9月干旱季节,有条件林地引水灌溉或根际覆草降温保湿.香榧喜疏松肥沃土壤,应多施有机肥.幼年期化肥以复合肥为主,适当增加氮肥比例,1~3年生树每年春、秋各施1次,每次施化肥20~50 g/株.随树龄增大而逐步增加施肥量.香榧喜钾,在缺钾林地应及时增施钾肥.在酸性强的土壤上应增施钙镁磷肥和石灰.石灰不但可以调节土壤酸度,而且可以防止根腐病.近年来不少地区发生了香榧根腐病,施用石灰可明显控制病情;在发病较为严重地区,还可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浇土防治.
大砧高接换种的香榧树要注意及时除萌,并立支柱扶枝防风吹雪压,根际要松土施肥,修树盘保持水土.香榧幼年期耐荫,但随着年龄增长,对光照的需要日益增大,因此,立体经营的香榧林或野生大树进行高接换种的香榧树,要随年龄增长逐步调节光照,特别是有利于光合作用的散射光必须得到保证.
4 结论
(1)尽管香榧生长相对缓慢,但只要加强管理投产期并不迟,而且经济效益高,寿命很长,一代种植,多代受益,加之树体四季常绿,枝繁叶茂,能进行自然整枝,是一种很好的生态经济树种.
(2)香榧是一种喜光树种,对光照条件要求较高,枝叶向光性很强,但幼苗需要一定庇荫,避免强光照,这是香榧独特的生长习性,在香榧生产中必须加以注意.香榧对水分要求,在不同生长时期和不同年龄阶段有差异,枝叶生长期、苗期、幼树期要求水分供应均匀,而成年香榧树则具有相当强的抗旱性,即使久旱不雨,未见枝叶凋萎或干死现象.香榧对温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有较强的抗寒能力.
(3)研究表明,选用香榧嫁接大苗或用营养钵苗造林;起苗和造林时注意打泥浆进行苗木保护,特别是防止根系免受风吹日晒;及时种植,适当浅栽;造林后及时遮荫,防晒降温保湿和加强幼林抚育管理是提高香榧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重大招标项目(021102537);浙江省林业厅重点林业科技攻关项目(01A02);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Y304285).
作者简介:戴文圣(1963一),男,浙江浦江人,副教授,博士生,主要从事经济树种良种选育、栽培生理与生态学的研究.
.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4-6-21 10:59 , Processed in 0.02377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