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84|回复: 1

[分享] 美国扁桃品种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万

帖子

5511 小时

在线时间

245

好友

★版主★

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

UID
12392
鲜花
37559 朵
农币
293321 枚
居住地
新疆 和田
专职
农技推广
发表于 2013-3-23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新疆喀什地区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美国扁桃品种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扁桃又称美国大杏仁,2O世纪9O年代,我 国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引进1O多个扁桃优良 品种,试种获得成功,开始大面积种植。为了 掌握引进扁桃种植后发生的病害种类和为病害 防治提供依据,我们于1998~2002年在甘肃省 兰州地区4个扁桃园对12个扁桃品种发生的 病害进行了系统的观察,从每年春季扁桃开花 到秋季落叶,定期采集标本,进行发病情况调 查,基本摸清了这些扁桃品种在甘肃省兰州地 区的病害种类,现报道如下。 1 细菌病害 1.1 冠瘿病 一般从3年生树开始显症,受害植株根颈 处和主根、侧根形成许多瘿瘤,小瘿瘤为红褐 色,大瘿瘤为黑褐色,瘿瘤大小为5.5 cm×3.3 cm。1株根上有大小瘿瘤1O多个,侧根(直径1.5 cm)被瘿瘤包围后,根皮层变黑腐烂。植 株生长缓慢,植株矮小,最后枯死。病原菌为 冠瘿病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Smith et Townsend)Conn。
1.2 细菌性穿孔病
叶片受害后,开始出现水浸状小点,后扩 大呈紫褐色圆形或不规则斑。病斑大小差异明 显,圆形病斑直径1~3 mm,不规则病斑面积 2.0~3.5 mm×1.0~2.0 mm,病斑周围有一 淡黄色晕圈,病斑后期穿孔脱落。果实受害后, 由于果面有一层密集茸毛,病斑不易观察到,只 能见到模糊不清的蓝黑色斑块和胶粒,切开病 斑可见果肉呈黄褐色坏死。2001年7月中旬, 兰州地区降了几次雨,到7月下旬扁桃细菌性 穿孔病流行达到高峰,病叶率50 以上,病果 率超过30 。2002年8月18、19日降了2天 雨,8月下旬病害大发生。由此可见,6、7、8 月降雨多少是扁桃细菌性穿孔病发生轻重的关 键因素。病原菌为细菌性穿孔病菌Xanthomona campestris pv.Peuni(Smith.)Dye。
2 真菌病害
2.1 腐朽病 多发生在4~5年生扁桃树的主干及主干 分枝处,4~5月发病,8~9月长出担子果。受 害部位初期呈暗紫色小斑,发病严重时病处出 现大面积暗紫黑色斑块,上面长出担子果。腐 朽病菌是扁桃种植区带有潜在威胁的一种新病 害,尽管目前病株率只有9 ~15 ,但引进的 扁桃品种都有发病,随着栽培年限的延长病害 必然会加重,应引起注意。病原菌为革裥菌树 杆腐朽病Lenzites sp.。担子果初期银白色,后 呈淡灰白色,扇形,平伏,反卷,有短绒毛,菌 盖宽2 cm,半径1 cm,边缘波浪状,菌褶干后 呈淡紫灰色。
2.2 腐烂病 发生在扁桃树主干和粗枝上。发病初期,受 害部位呈紫红色斑,在病斑上流出树胶,随着 病斑扩大,斑与健康树皮之间皮层开裂,流胶 量增多。在开裂的发病皮层上长出许多小突瘤 (子座),严重的引起整株枯死。扁桃苗定植3~ 4年后开始发病,5~6月为病害扩展盛期,病 菌主要是从冻伤等伤口处入侵,扁桃品种间感 病程度有差异。病原菌为桃杆壳蕉孢Cytospora leucostoma Sacc。子座生于树皮下,以后外露, 具有多室呈牛胃状,其中着生分生孢子器。分 生孢子单孢、无色、香蕉形,3.0~6.0 m×1.3 ~ 2.0 m 。
2.3 枝枯病 树枝发病初期呈典型溃疡斑,边界明显,扩 展后出现明显下陷斑,病斑环绕树枝一周,造成 枝条病斑以上部分枯死,最后在枝条上出现许 多黑色小颗粒(分生孢子器),每年7~8月发 病,是影响扁桃种植的主要病害。从病枝上分离 到两种病原菌:一种是小穴壳孢菌Dothiorella sp.,分生孢子器连串联生于树枝表皮下,分生 孢子无色,单孢,圆柱形,一端稍尖,大小1.49 m×4.0 m。另一种为球壳孢菌Sphaeropsis sp.,分生孢子器2~10多个连串群生,分生孢 子器245~318.5 m×96~294 m;分生孢子 梗较长,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之间有 不孕菌丝,分生孢子黄褐色,长圆形,顶端钝圆, 大小24.9~28.6 m×8.7~l1.2 m。
2.4 盘色多格孢叶斑病 叶片受害后呈现近圆形斑,病斑边缘有一 紫褐色环带,斑与健康叶片之间有一淡黄色晕 圈,受害叶片提前脱落,7月份降雨多,病害发 生就重。病原菌为盘色多格孢Coryneum beijer. inckii 0ud.,分生孢子盘丛生,褐色,分生孢子 梗圆筒形,与分生孢子等长,分生孢子长卵形, 有隔膜2~5个,禾秆色,两端细胞较小,有极短 的柄,大小29.9~42.3 m×10.0~15.0 m。
2.5 炭疽病 受害叶片病斑近圆形,病斑直径0.8~1.2 cm,前期黄褐色,后期呈淡黄色,边缘色泽较 深,病斑正反两面均长出黑褐色小颗粒(分生孢子盘),多雨年份发病重,7~8月是发病高峰 期。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Z0P05 0r 0 5(Penz)Sacc.,分生孢子盘色 淡,直径lO8~l78.2 m,刚毛褐色,有l~3 个隔膜,大小lO8~148.5 m×4.9 m。分生 孢子新月形,无色,单孢,14.9~21.1 m×4.9 ~ 6.2 m 。
2.6 疮痂病 果实受害后,初期出现暗绿色圆形小点,后 病斑扩大近圆形淡褐色斑,直径1.5~3 mm, 有的病斑连成片,呈不规则淡褐色斑,病斑大 小6~7 mm,均微凸起呈疮痂状,周围有不明 显的水浸状环。后期疮痂上出现黑色小颗粒 (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在兰州地区,6~7 月降雨多少是扁桃果实发生疮痂病轻重的决定 因素(2001年7月上中旬多次降雨,到8月上 旬果实大量被侵染,病果率达2O 以上)。病原 菌为果生芽枝霉Cladosporium carpophilup Thum.,分生孢子梗直或微弯曲,黄褐色,有 隔膜2~3个,大小39.8~64.7 m×3.O~5.0 m。分生孢子瓜子形或卵圆形,单孢,无色或 稍带橄榄色,7.4~8.7 m×3.O~5.2 m。
2.7 褐斑病 叶片发病后病斑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初 为黄褐色和黑灰色,有明显轮纹。一般7~8月 发生较普遍,雨水多的年份发病严重。病原菌 为扁桃交链孢菌Alternaria sp.,分生孢子梗较 短,36.9 m×9.9 m;分生孢子有横隔膜5~ 8个,纵隔膜4~7个,大小59.4~79.2 m× 24.7~29.7 m;喙孢有隔膜3~4个,大小 29.7~ 49.5 m×9.9 m。
2.8 果仁黄曲霉 受害果仁尖端和基部呈黄褐色斑块,保湿 培养,长出的菌落,初期稍带黄色,渐成黄绿 色,后变成褐绿色。进入9月份扁桃果实成熟 时,开始感染,与扁桃自然开裂有关,一般病 仁率l ~2 。镜检病原菌,孢子为放射形,分 生孢子梗粗糙,孢子头黄绿色至橄榄色,分生 孢子球形,直径3.O~5.2 m。
3 生理病害
3.1 黄化病 叶片的叶脉间失绿黄化,而叶脉仍保持绿 色。 3.2 裂果 6~7月个别品种出现纵裂型裂果,从果缝 处裂开直达果仁,果实停止生长,干缩成疆果, 挂在枝条上不脱落。检查中看到,部分裂果是 梨小食心虫从果柄和果实接合处蛀入,直达果 仁而引起裂果。此外,扁桃进入迅速膨大期 (6~7月),果皮和果肉组织生长速度不一致, 而引起裂果。
3.3 非病菌引起的流胶 6~7月在扁桃枝干、果实上流出淡黄色透 明粘稠的树胶,流胶干后呈松脂状。非病菌引 起的伤口流胶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导致树的枝干 枯死,而病菌引起的流胶可很快导致枝干枯死。 非病菌引起的流胶因素很多,主要有冻害、叶 蝉产卵、天牛、梨小食心虫等危害造成的伤口 流胶,其中梨小食心虫危害新梢、果实造成的 伤口流胶更为突出。修剪后的伤口没有即时处 理也会引起流胶。
3.4 抽条 春季扁桃叶片展开后,部分枝条失水或枯 死。在枯死部与健组织之间有l~2 em宽的黑 褐色环圈,环圈以上枝条呈黄褐色干缩枯死。冬 季气温过低,冬、春冻土层深,解冻迟,早春 干旱多风,树体蒸腾量大,扁桃根系吸收不上 水分,造成树枝失水,引起抽条。 查阅(Review of Plant Pathology》(1990 ~ 1999)l0年的文献,世界各地报道扁桃有病 害44种,我们调查兰州地区扁桃园中仅发现有 l4种,这可能与兰州市种植扁桃年头不长有 关。随着扁桃种植年限的增加、栽培面积的扩 大和扁桃对环境的适应,估计病害种类会不断 增加。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兰州730070
将无花果进行到底!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08

帖子

128 小时

在线时间

7

好友

初中二年级

Rank: 8Rank: 8

昵称
南方园艺
UID
143052
鲜花
39 朵
农币
2224 枚
居住地
广东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3-3-23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来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4-6-19 05:25 , Processed in 0.024840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