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登录
水果邦农人之家 返回首页

gyxsfz的个人空间 https://bbs.shuiguobang.com/?4376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黑杨产业期待新一轮变革

已有 627 次阅读2009-11-22 16:17

黑杨产业期待新一轮变革

                        王新生

              安徽省涡阳县林业局

[摘要] 黑杨作为目前中纬度地区栽培最多的速生用材林树种,由于其具有诸多优点,已逐步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并有望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的发展与先进的意大利相比较,存在着造林密度大、单位面积产量低、比较效益低、林农收入低、产业化程度低、材质低劣等六个方面的问题。为全面解决这六个问题,必须采取“因地制宜,选择良种;加强管理,优质高效;强化林改,措施细化;混农林业,复合经营;加工增值,开发新品;转变观念,科学采伐;强化服务,依法治林。”的综合措施,最大限度的发挥黑杨的潜能。以期实现新一轮黑杨产业革命,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黑杨    产业    问题    变革

 

杨树是最能解决问题的树种之一,三十多年前我国从意大利引进了意杨(黑杨种类之一)后,经过试栽与推广,已逐步被广大干群所接受。如今黑杨已遍及长江流域、淮河两岸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以安徽省涡阳县为例,到2005年,全县黑杨的栽培面积、株数、活立木蓄积均占现有林分的85%以上。黑杨的成功引进与推广,有望成为皖北地区致富农民的一个名牌产业。

1、产业问题的提出

如何进一步发展黑杨产业、提高其发展的水平与档次、怎样才能再迈上一个新台阶?为此,就必须在黑杨产业的做大、做强方面做文章。近几年,我们依据省、市业务部门的安排,结合林业技术推广的实际需要,组织林业技术人员深入到杨树主栽区,对杨树产业建设的今天与未来作了一番深入细致的调查与了解,并结合林业发展的趋势,进行了一番调研。一致认为,针对平原地区人口多耕地少,加之国家限制在基本农田植树,要想进一步扩大黑杨栽植面积,发展的空间余地是十分有限的特点。必须把发展重心从持续不断的增加黑杨有林地面积,转移到全力以赴提高黑阳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上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黑杨产业化建设方面。实现黑杨产业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方式的顺利转变,从而使黑杨的发展实现由量到质飞跃。即在不扩大栽植面积的情况下,使黑杨的经济效益也能成倍增长,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实现杨树产业发展的新一轮产业革命。

2、目前存在的问题

如此。监于从近年对黑杨栽培和产业发展的调研情况来看,黑杨虽然具有诸多优点,而且综合性状优于其它树种。但是,在目前所开展的黑杨栽培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少,可以概括为“一大五低”即造林密度高、单位面积产量低、木材质量低、比较效益低、林农收入低、产业化程度低。已成为黑杨树栽培和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2、1、造林密度大:  受错误思想和旧观念的影响,基层干群在开展植树造林时,不按科学办事,采取了不合理的造林密度,导致多种问题的出现。

一是不少人认为杨树栽的越密,树长得就越快,单位面积木材产量就越高,使2*2米、2*3米、2*4米、3*4米株行距栽植的杨树片林比比皆是,甚至还有按1*2米的株行距栽植杨树的。

二是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设想在初期栽的密一些,停几年可以采伐一部分;往往是杨树林郁闭后舍不得进行间伐,总想等几年杨树长大一点、结果以等就是数年,造成杨树生长整体受阻,胸径增长量大幅度下降,林木分化明显加剧,甚至有形成小老树的可能。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三是业务部门决策性的错误造成的,比如早几年实施的退耕还林项目(相对应的荒山荒地造林部分),上级部门要求杨树每亩地的造林株数最初要求110株,经过基层多次争取,才演变成每亩56株,目前栽植的黑杨大多是培育大径材的,这样的密度严重违反了杨树的生长规律。

四是农户在村庄周围的宅基地和自留地上植树,由于面积小,农户都想抢占空间,多栽几棵杨树,故意把栽植密度加大,+----   -就形成了目前95%以上的环村林是密密匝匝,老少数代,参差不齐;看似林相茂密整齐,细看实在不怎么的。作为占据平原地区有林地面积60%以上的环村林,出现这样的情况,实属不应该出现的一种现象,是今后改造的重点。

 

1   2、2、 单位面积产量低:   意大利曾在波河流域创造了世界上大面积杨树丰产栽培记录,年生长量超过每公顷30立方米,最高达53立方米(每亩2.0立方米---3.5立方米)。而安徽淮河以北地区黑杨的年生长量每公顷不足10立方米,仅为意大利的1/4-----1/7;黑杨的年生长量较高苏北地区每公顷的生长量也仅为意大利的1/3-----1/5。这足以说明我国黑杨的单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很多措施有待强化和落实。

1   2、3 、 木材质量低主要原因是栽培黑杨根本不修枝和修枝不科学、造成主干节疤多;没有及时防治树干破腹病,造成主干发生纵裂,木材的用途大打折扣;天牛危害造成树干内部虫道多,在原木旋切成板皮后出现很多孔洞、要花费大量的劳动力来进行修补,修补后仍属于残次品,不能作人造板的面板,只能作为胶合板的芯材,其使用及经济价值大大降低。

    2、4、  比较效益低:   黑杨和其它树种相比,虽然具有生长快、效益高的特点,但是目前的黑杨生产和黑杨生产水平高的意大利相比,仍属于低效益的。突出的表现在品种的栽植混乱、栽植没按“四大一深”要求、抚育管理的水平低下、不是适期采伐杨、产业加工能力不高。我省的杨树生产水平如能达到意大利的话,仅黑杨种植业一项的效益将比目前提高4---7倍。

     2. 5、  林农收入低:  农民栽植杨树没得到应有收入的主要原因是:中间环节多,揩油的多;集体办理采伐手续,无关的费用高;借建设项目之名,把农民的树木变相收回采伐出售;带有**性质的强行买卖;出售树木时干扰因素多、没有实行竟价拍卖。由于以上因素所在,造成杨树的栽植是丰产而不丰收,一句话也就是钱没有落入农民的腰包。

    2、6、产业化程度低:  受地方经济和加工业基础差的限制,多数地方是出售原木为主,搞初级加工的少;即使搞初级加工,又因机械的档次低,加工技术不高,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差,难卖高价钱;由于资金的问题,搞木材深层次加工的更少,加工附加值低,远没形成产业化。

3、解决问题的策落

        为解决黑杨栽培和产业化建设中存在的“一大五低”的问题,结合现代林业发展的需求,必须从选择优良品种入手,突出抓好林木抚育管理,以落实林权为突破口,不断强化杨树的施肥、灌慨、整形修枝等技术措施,大力发展混农林业,全面发展黑杨加工业,实施科学采伐,最大限度的发挥黑杨的潜能。

31  因地制宜,选择良种:

安徽杨树产业要实现第二次跨越式飞跃,首先是在造林地的选择方面,突出的问题是目前可供使用的造林地只有一些沟河坡滩、湖塘洼地和部分不适于种植农作物的地块,发展杨树要做到“树不上山、不占耕地、不阻洪水、不能下湖”。其次是必须从提高黑杨的单产和质量入手,是杨树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我省先期引入的黑杨主栽品种从意大利引种的,比如I214、沙兰杨等,由于我国的气候条件比意大利更有利于黑杨的生长,但种植水平和产出与意大利相比差距十分悬殊,意大利种植的杨树平均每年每亩木材生长量超过2立方米,最高达3.5立方米,而我省近熟林(1015年生)平均每亩木材蓄积量为6.86立方米,年生长量不到0.7立方米,只有意大利的1/31/7。也就是说,只要下大力气,不断提高黑杨林地的管理水平,将能使目前黑杨还有三倍以上的增产潜能。第三是黑杨品种经过多年的引进与培育,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五代,要依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选择既适宜本地气候和立地条件的生长速度最快、材质最好的优质黑杨品种。所选用的黑杨品种必须是经过引种区域试验,证明是成功的才能应用。切记不要盲目听从一些广告的虚假宣传,防止上当受骗,以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32  加强管理, 优质高效。

目前,杨树种植的技术已逐步成熟,关键是相关措施的推广应用要到位,变过去的粗放经营为精细管理、变雨养林业为农耕林业、变随意式管理为精准式管理。安徽杨树木材的质量也不如人意,主要表现为虫眼节疤多、干型差、湿心。好的木材可以加工出高质量的面板,差的木材只能做芯板,两者价格差距悬殊很大。由于目前生产的好木材少,现在皖北的木材加工企业只能用水曲柳或进口柳桉和其他树种做面板,而在国外杨木被大量用来做面板。杨木质量差,不仅不能用来做面板,即使用来做人造板的芯板,厂家也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来挖去上面因虫孔和死节引起的木材缺陷并修补填平,大大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因原木在生长的过程中形成的湿心,而旋切出的板皮颜色深浅不一,作面料加工成的板材,成色很差,属于残次品系列  。杨木质量差的原因是防病治虫不及时、修剪侧枝不科学,重栽轻管甚至只栽不管。要提高杨木质量,从技术上来讲很容易做到,问题出在种植、收购、加工三个环节的脱节上。由于目前杨木收购时质优质劣在价格上没有多大差别,优质优价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农民缺乏精心管理、生产优质产品的积极性。

33  强化林改, 措施细化。

以往的黑杨生产之所以是粗放式栽植与管理,关键的问题在于集体林权制度的不落实,农民缺乏栽植与管理树木的信心,对待树木的管理远没有达到管理农作物那样认真仔细,相对投入的资金与劳动力较少,所以就无法谈其所谓现代林业建设的高投入与高产出。因此,目前的情形下,只有下决心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扎扎实实的做好林地勘界和林权证的办理、发放工作。给农民吃个定心丸,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林木的主人。在落实林权后,要进一步强化科学造林,实施杨树定向培育,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不断细化林木的管理措施。特别是为杨树施肥、浇水和整形修剪等措施的落实更是管理的重中之重,在施肥方面强化立体全面平衡施肥,以培肥林地土壤为基础,实施林地中耕、林下生草、林地养蚯蚓等措施;以不断强化杨树注干剂为突破口,为杨树快速生长提供源泉和动力;在杨树的灌慨方面,注重48月的浇水工作;在整形修剪方面,注意主干的培养,随时修除中央领导干的竞争枝,始终保持杨树树冠的高度占整个树高的2\3,使杨树有足够的物质制造空间,在修枝时掌握“宁肯树受伤,不愿树扛枪”,确保整个树干无疖疤。

34  混农林业, 复合经营。

由于以前种粮效益低下,种植杨树的效益相对较高,农民种植杨树的积极性很高。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出台与实施,目前大田里成片单纯种植杨树的纯效益已经低于种粮,如果不及时改变原有种植与管理模式,比较效益不能有所提高,平原地区成片种植的杨树将失去动力和竞争力,毁林种田的现象将在所难免。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就在于大力推广多种形式的复合经营,提高林地的综合经济效益。一般每亩地种植杨树20株左右,前4年的时间里杨树还小,不会影响农作物生长,4年后可以种一些耐荫作物如中药材、牧草等。经各地实践,目前适合我省杨树林区的复合经营模式有很多,主要有林农、林药、林菜、林渔、林草、林禽、林苔干、林蝉、林牧、林(食用)菌等。如,亳州是谯城区的十九里、大杨等镇在杨树下种植菊花,每亩净收入超过3000元;涡阳县牌坊、义门等镇林下种冬瓜亩产量超过5000公斤。总之,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开展复合经营,是提高杨树林经济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而且这种做法能起到松土、保墒、施肥、灌慨、防治病虫害等作用,不仅不影响杨树的生长,对杨树反而起到促进生长的作用。

35、开发新品,发展产业。

发展杨树产业要以要以“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生态改善、效益提高”为目标。杨树木材加工业是种植业的延伸,加工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整个杨树产业发展兴衰成败的关键。我省杨木加工企业很多,主要产品有纤维板、胶合板、细木工板,这些产品市场销路很好,但档次、效益不高,而且以原料产品为主。要进一步提高加工行业效益,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生产高档次高效益的新产品。比如杨木用作建筑模板,效果比钢模板还好。还有,可以利用杨木开发出新型建筑材料,比如建筑结构材料;杨木还可与秸秆混合在一起做成复合材料;利用重组木生产技术把黑杨小径材加工成大规格的木材;利用树木自增强技术把普通的杨树木材加工成高档次的、多用途的木材;总之,杨木的开发利用前景很广,其加工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杨树产业的发展前途。

36、转变观念, 科学采伐。

提高杨树产业经济效益还有一条途径,说起来非常简单,但要很难做到。那就是做好杨树的适期采伐。杨树被誉为“5年卖铜,10年卖银,15年卖金”,杨树只有在连年生长量达到高峰时才能采伐,即年收益增值最高的时候砍伐,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在皖北地区,一般最佳砍伐期是15年前后。但实际上农民在采伐树木年限方面随意性很大。特别是房前屋后的树木,不到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不采伐树,造成部分生长势已经衰弱的杨树仍没有采伐,对有限的林地资源是一种浪费。另一种情况则是村庄以外的道路、林网、堤坝、田间的黑杨树大多在“青幼年”的时候就被提前砍伐掉了,不仅影响了杨树经济效益,还导致大规格、高质量的原木严重短缺。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使黑杨的采伐按照科学的路子走下去。

通过多种措施的实施,把黑杨的潜能发挥到最大程度,认真抓好黑杨的产业化建设,实现我们期待已久的新一轮黑杨产业变革。

3、7、强化服务,依法治林。

    林业部门不仅要做好业务技术指导工作,更应该在林权证和采伐证的办理方面做更细的工作,特别是平原地区更是平原地区土地分包的比较零散,这就导致了每户居民所拥有树木多点分散性。一是林业部门在办理林权证时,一定要把林权证办到每个农户。不能贪图一时的省事,不做过细的工作,不把林权证办到户,给以后胡乱作为留下了潜在的隐患、埋下了伏笔。二是采伐证的办理也要从细处着手,办证要办到农户个体,以改变目前的乡村统一办理采伐证,个别人拿群众的利益当儿戏,拿林权证作要挟,强买强卖,违法作为。只有认真作好以上两证的办理工作,才能真正的是广大群众成为树木的主人,真正当家作主,不被其它人所左右。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盗伐和乱砍滥伐林木的不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4-5-21 10:43 , Processed in 0.013717 second(s), 1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